核心提示
專家認為,大批碩士博士進入城管系統,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人才的浪費。要改變這一不正常現象,既要破除“體制內”迷思,也要加強對“體制外”就業人員的權益保障,改善他們的工資待遇。此外,高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嚴重脫軌,也是造成高學歷浪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教育結構應該調整。承擔大眾教育功能的大學(包括高職)要更多地適應社會、走向社會,以培養應用性、技術性人才為主。
26歲的海歸碩士小孟(化名)最近有點煩。自從今年5月底考上上海市某區城管大隊后,他發現自己突然成了新聞人物。盡管在公示的“工作單位/畢業院校”一欄,他低調地填寫了“待業”兩字,但還是被敏銳的媒體挖出了英國名校碩士的背景。
其實,不僅僅是小孟,今年報考上海城管的還有一批“高學歷軍團”。據悉,僅青浦一區,180個進入城管面試的考生中,就有2名博士、119名碩士,其中不乏來自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等名校的高材生。
高學歷人才為何熱衷城管?是“最難就業年”背景下的無奈之舉,還是“死也要死在編制里”的翻版重現?為此,記者采訪了幾名當事人和有關專家。
無奈的選擇
“就業壓力相當大,找合適的公司很難,報考公務員也不容易。”海歸小孟直言,留學背景并未給自己增加太多的競爭籌碼。他從去年9月就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盡管如此,筆試成績也只是“低空飛過”,僅比分數線高了一點點。所以他選擇了招錄人數比較多、競爭相對沒那么激烈的城管。在他看來,“這是當時比較理智且勝算較大的選擇”。
在被問及為什么要報考城管時,應屆紡織工程碩士艾倫(化名)給出了兩個關鍵詞:“形勢和過渡。” 艾倫說,他之前一直想到外資紡織企業發展,但是因為今年紡織行業形勢不好,沒有如愿找到心儀的工作,于是退而求其次,報考了公務員。可是自己的專業又比較偏,沒有太多的崗位可報,只好選擇了城管。
他坦言,這只是權宜之計,他希望以后有機會可以進入市團委或者區團委。“哪個年輕人愿意一輩子在城管待著?”他說。
對于艾倫們“曲線入仕”的想法,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副教授王道勇表示可以理解,他認為,現在的就業環境不理想,“拼爹”現象也比較多。對于高學歷求職者來說,報考城管可能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應該也是他們經過理性考慮后的結果。
“當然,畢竟城管做的多是事務性工作,并不需要太多的高學歷人才。碩博大批進入城管系統,對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無疑是人才的浪費。”王道勇說。
破除“體制內”迷思
來自浙江的可樂(化名)雖然放棄了進入城管系統的機會,但還是想繼續“考公”。他表示,先回老家找個事業單位待著,因為事業單位相對比較清閑,可以邊工作邊準備“考公”。“還是想在體制內發展,滬考、浙考和國考都會參加,爭取盡快‘上岸’吧!”他告訴記者。
王道勇認為,高學歷人才對“體制內”的憧憬是綜合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結果。從歷史上看,中國歷來就有“學而優則仕”的文化傳統,對于很多人來說,當官是最好的職業選擇。而從現實的角度看,中國正處于一種全民焦慮的狀態,選擇工作穩定、壓力較小的公務員,正是年輕人規避風險,對抗對未來強烈的不確定感、不安全感的一種方式。此外,相比歐美國家,中國公務員權力大、聲望高、福利好、掌握的資源多,也因此更具吸引力。
王道勇說:“公務員的隱形福利、引申出來的裙帶關系等受到法律的嚴格控制后,體制內的吸引力自然會相對減小。”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的潘錦棠教授認為,既要破除“體制內”迷思,也要加強對“體制外”就業的保障,改善工資待遇,鼓勵創新創業,增加優質就業資源。他指出:“越是高學歷人才,越不愿意主動創業,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所冒的風險,所吃的苦,和得到的回報不成比例。”
高校教育結構該調整
高校培養的人才與市場需求嚴重脫軌,也是造成高學歷浪費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道勇指出,承擔大眾教育功能的大學(包括高職)要更多地適應社會,走向社會,將自己定位為培養應用性、技術性人才為主的高校,增加社會實踐、實習機會,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實現高校和企業的無縫對接。
潘錦棠則希望高校結構調整可以走得更遠。他認為,導致高校人才與市場需求脫軌的根本原因是高等院校的結構配置失衡。“現在我們的高等院校都是普通教育,培養的都是一般性、理論上的東西。對高級專科教育重視不夠,應用性、技工性、培養工程師的學校太少。”他分析說,“這和中國的文化有關,中國素來推崇坐而論道的人,而看不起動手的人。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研究生,專業性不強、就業技能差,進入就業市場毫無競爭力,最終只能選擇到體制內從事寫公文之類的工作。”
他提議,應減少本科院校,增加高級專科院校。“當然這種高級專科院校不能是高職、大專,而應是和本科同一級別的高級技工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實行‘2年文化課+2年實踐’的模式。請有實踐經驗的高級工程師、企業有經驗的技工師傅當老師,手把手教學。有授予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稱號的權利,可以大量培養各行各業的技術人才、直接能上手的人。另外,這些人才輸送之后,國家也要在福利政策上給予他們與普通本科生一樣的待遇。”他解釋道。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