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目錄
001化學工程學院
● 070300 化學
● 081700 化學工程與技術
● 085600 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
● 090403 農藥學
002機械工程學院
● 080200 機械工程
● 080700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085500 機械(專業學位)
● 085800 能源動力(專業學位)
● 125603 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學位)
003信息工程學院
● 081000 信息與通信工程
● 081100 控制科學與工程
● 085400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
004管理學院
● 120100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20200 工商管理
● 125300 會計(專業學位)
● 125604 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學位)
005生物工程學院
● 071005 微生物學
● 071010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081703 生物化工
● 083600 生物工程
● 086000 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006建筑工程學院
● 081300 建筑學
● 081400 土木工程
● 083300 城鄉規劃學
● 085900 土木水利(專業學位)
007藥學院
● 086000 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 100700 藥學
● 105500 藥學(專業學位)
0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 081200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083500 軟件工程
● 085400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
009理學院
● 070100 數學
● 070200 物理學
● 080300 光學工程
● 085400 電子信息(專業學位)
010人文學院
● 045300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
● 050100 中國語言文學
● 050300 新聞傳播學
● 055200 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
011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 120400 公共管理
● 125200 公共管理(MPA)(專業學位)
012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 040100 教育學
● 045400 應用心理(專業學位)
● 078401 教育技術學
014法學院
● 030100 法學
015設計藝術學院
● 130500 設計學
● 135108 藝術設計(專業學位)
017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
● 086000 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 100700 藥學
● 105500 藥學(專業學位)
018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080500 材料科學與工程
● 085600 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
019海洋學院
● 083200 食品科學與工程
● 086000 生物與醫藥
● 095135 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學位)
023馬克思主義學院
● 010108 科學技術哲學
● 030500 馬克思主義理論
024環境學院
● 083000 環境科學與工程
● 085700 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
025經濟學院
● 020200 應用經濟學
099MBA教育中心
● 125100 工商管理(專業學位)
● 125601 工程管理(專業學位)
001化學工程學院
070300化學
化學學位點依托化學一級學科,該學科是浙江省“十二五”高校重點學科及“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計劃”第三批重點建設學科。浙江工業大學化學ESI排名2010進入全球前1%,是浙江工業大學首個進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專業。學位點2006年成功申報了有機化學、分析化學和物理化學3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2017年成功申報化學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學位點擁有教授(研究員)19人、碩導35人。其中教育部長江學者1人,省級各類人才7人(次)。學科形成了有機功能分子設計與應用、無機納米化學與技術、催化及表面化學和分析化學四個二級學科。曾獲國家及省級科技獎4項,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獲美國、歐洲、中國發明專利50余項,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50余篇、近5年科研到款3000多萬。
001化學工程學院
081700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工程與技術學位點依托化學工程與技術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并列第八(A-),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業催化),依托科技部“綠色化學合成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能源材料及應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級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在國內外化工教育界、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盛譽。
學科擁有教授(研究員)63人、博導59人、碩導120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省特級專家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杰青1人、青千3人、優青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1人、省級各類人才52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人,獲“侯德榜化工成就獎”、“侯德榜化工創新獎”各1人等。
學科形成了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綠色化學與技術、海洋化學與化工等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先后獲國家級科技三大獎16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省部級一、二等科技獎勵26項,出版學術專著30余部,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的總經費4000余萬元,獲美國、歐洲、中國發明專利200余項。
001化學工程學院
085600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
化學工程學院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點依托“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浙江工業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擁有博士后流動站和一級學科博士點、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業催化)。在國內外化工教育界、學術界和產業界享有盛譽。
本學位點現擁有教授(研究員)63人,碩導127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省特級專家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1人、杰青1人、青千3人、優青1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4人、“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1人、省級各類人才52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7人,獲“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成就獎”、“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創新獎”各1人等。
學科形成了化學工程、化學工藝、應用化學、工業催化、綠色化學與技術、海洋化學與化工等長期穩定的研究方向。曾獲國家級科技三大獎16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26項,出版學術專著30余部,年發表SCI、EI收錄論文300余篇、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總經費4000余萬元,獲美國、歐洲、中國發明專利200余項。
001化學工程學院
090403農藥學
浙江工業大學農藥學碩士點1997年經教育部批準建立并開始招生。2011年被浙江省教育廳批準為浙江省重點學科。2015年進入浙江省"綠色農藥2011協同創新中心"。學位點長期從事新農藥創制、農藥及其中間體工藝工程開發、農藥分析及環境安全等研究。曾承擔國家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省基金、科技廳項目等國家、省部級項目以及橫向項目百余項,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顯著。本學位點已取得農藥科研成果百余項,獲獎16項,其中獲得國家發明四等獎1項,國家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省科技進步獎、化工部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項9項,廳局級獎項7項;近年來發表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SCI收錄200余篇, 影響因子2.0以上高水平論文7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余件。學位點現有專職導師10名,其中正高職稱6名,副高職稱4名,另有校外兼職導師9名,具有豐富的教學、科研及研究生培養經驗。
002機械工程學院
080200機械工程
我校“機械工程”學科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建有“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教育部和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浙江省"高端激光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與劍橋大學、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等國外高校合作設立了聯合研究實驗室。該一級學科下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和船舶與海洋裝備工程6個二級學科。學科現有教師180余名,其中教授59名、副教授56名,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入選浙江省特級專家,5人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31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6人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近5年來主持國家“973”與“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90余項、省部級項目150余項,研究經費超過2億元;獲授權發明專利3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400余篇次。先后獲國家科技三大獎3項,教育部和浙江省等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獲得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20余項,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002機械工程學院
080700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為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建設工程A 類支持學科。學科已建有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3 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過程裝備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8 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國家級機械類虛擬仿真教學實驗示范中心等國家和省級教學實驗平臺5 個。學科下設化工過程機械、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3個二級學科。學科現有教師56人,其中教授19名,博導12名,博士54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家3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省功勛教師1名,特聘短期海外教授3名。學位點與國內20多家機構共建了研究生培養基地,企業兼職導師30余名。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獲化工過程機械博士授予權。
學科主要研究過程裝備結構完整性、工業泵閥與流體密封、高效過程裝備、過程裝備智能監控與物聯網、清潔能源工程等。近五年學科承擔國家重點研究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3項,省部級項目43項,企業委托項目442 項,研究經費1 億余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省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發表SCI 收錄論文145篇、EI 收錄論文116篇,授權發明專利86項,編制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2項。
002機械工程學院
085500機械(專業學位)
我校“機械工程”學科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級學科,建有“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教育部和浙江省重點實驗室、“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浙江省"高端激光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機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與劍橋大學、烏克蘭國立科技大學、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等國外高校合作設立了聯合研究實驗室。該一級學科下設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工業工程和船舶與海洋裝備工程6個二級學科。學科現有教師180余名,其中教授59名、副教授56名,其中包括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3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1人入選浙江省特級專家,5人入選浙江省“錢江學者”,6人入選浙江省“XX計劃”,31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6人入選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近5年來主持國家“973”與“863”項目、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90余項、省部級項目150余項,研究經費超過2億元;獲授權發明專利30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錄400余篇次。先后獲國家科技三大獎3項,教育部和浙江省等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6項,獲得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20余項,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
我校“機械工程領域”是教育部研究生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和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機械工程專業是國家卓越工程師計劃研究生專業。擁有一批學術水平高、工程研發經驗豐富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建有一批研究生企業聯合培養基地。
機械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獲得者應掌握機械工程領域的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掌握解決機械工程領域工程問題的先進技術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擔負機械工程領域工程技術研發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002機械工程學院
085800能源動力(專業學位)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一級學科為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建設工程A 類支持學科。學科已建有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3 個國家級科研平臺,過程裝備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種裝備制造與先進加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8 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國家級機械類虛擬仿真教學實驗示范中心等國家和省級教學實驗平臺5 個。學科下設化工過程機械、流體機械及工程、熱能工程3個二級學科。學科現有教師56人,其中教授19名,博導12名,博士54名。國家XX計劃專家1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家3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名,省功勛教師1名,特聘短期海外教授3名。學位點與國內20多家機構共建了研究生培養基地,企業兼職導師30余名。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2000年獲化工過程機械博士授予權。
學科主要研究過程裝備結構完整性、工業泵閥與流體密封、高效過程裝備、過程裝備智能監控與物聯網、清潔能源工程等。近五年學科承擔國家重點研究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53項,省部級項目43項,企業委托項目442 項,研究經費1 億余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省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發表SCI 收錄論文145篇、EI 收錄論文116篇,授權發明專利86項,編制國家標準2項、行業標準2項。
002機械工程學院
125603工業工程與管理(專業學位)
本專業領域培養具備系統的現代工業工程知識,具有扎實的解決綜合性生產系統優化能力,能從事生產系統的規劃、設計、運營和優化工作的高級技術管理復合型人才。
浙江工業大學工業工程專業是浙江省重點專業。專業所在學科屬于機械工程學院,設有工業工程與物流系、工業工程研究所、物流工程研究所,主要從事精益生產、物流與供應鏈、生產與物流系統仿真、制造業信息化、智能物流裝備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具有工業工程博士、工業工程學術型碩士和工業工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學科研人員20余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13人。近5年來學科承擔省部級以上項目3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8項,承擔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生產系統精益改善、生產管理軟件開發、工業工程在企業導入等企業委托項目百余項,學科在國內具有明顯的研究特色與優勢。
本學位點即原工業工程工程碩士領域(代碼085236),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工程管理教學指導委員會安排,調整為工程管理類工業工程與管理領域(代碼125603),可以面向應屆學生招生。
003信息工程學院
081000信息與通信工程
本學位點是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依托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該學科被列為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計劃”重點建設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與電子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應用物理等構成信息社會的基石。研究信息的獲取、傳輸、交換與處理,研究信號編碼、檢測、估計與識別等的理論、方法和實現技術。本學位點建有浙江省通信網技術重點實驗室和浙江省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有專任教師36人,教授13人,省級人才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8人。本學位點在光纖通信、移動通信、數字信號處理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級、省部級和企業委托等科研項目。設立了“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等多種獎學金,支持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就業、留學交流等活動,助學體系涵蓋全體研究生,本學位點研究生可以通過國家高水平大學計劃赴國外進行聯合培養。多數畢業生進入電信、互聯網等信息行業工作,近5年就業率保持在100%。
003信息工程學院
081100控制科學與工程
本學位點屬于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具有一級學科碩士點、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省重點A類建設學科。擁有浙江省嵌入式系統重點實驗室等多個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現有教授20余名,副教授50余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5人,省部級人才10多人,師資力量雄厚。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國家重點基金等國家與省級項目近100項,科研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學位點在銀江科技集團等多家信息技術上市公司建立了研究生培養基地。設立了 “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等多種獎學金,支持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等活動,培養的碩博連讀生獲得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在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等賽事中多次獲獎。本學位點研究生可以通過國家高水平大學培養計劃赴國外進行聯合培養,利用學科平臺可優先推薦優秀研究生赴國內外高校進行合作培養,目前,已有一些研究生獲得了國際化培養項目資助,并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003信息工程學院
085400電子信息(專業學位)
信息工程學院負責電子信息類中的兩個研究方向招生,即“控制工程”(原085210控制工程專業領域)和“電子與通信工程”(原085208 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領域)。
控制工程2013年進入教育部研究生層次學科領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主要培養從事控制系統和裝置研究、設計、開發、管理和運行維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它包含網絡化運動控制、工業互聯網及安全、機器人與智能系統、人工智能技術與應用、圖像與視頻處理技術、智能感知與檢測技術、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等七個研究子方向。人才培養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浙江A類一流學科、浙江省嵌入式系統聯合重點實驗室,并與多家上市公司建立了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現有教授20余名、副教授50余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5人,省部級人才十多人;近年來,承擔了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國家重點基金等國家與省部級科技項目近100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
電子與通信工程是2000年開始招生,重點對接杭州信息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在通信網技術與應用、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多媒體數字通信、信息處理與控制、信號處理與智能儀器、嵌入式系統與應用等六個子方向開展研究和學生培養。它依托浙江省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浙江省通信網技術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建有通信與信息系統、光纖通信與信息工程、智能系統與機器人三個研究所。近年來承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重點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及企業合作項目等共計一百多項,多項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獎勵。
學院設立“銀江創新基金”和“建龍基金”, 支持研究生開展科技創新、創業就業和學術交流等活動,形成了區域和行業特色鮮明的培養方式。
004管理學院
120100管理科學與工程
管理科學與工程是浙江省重點學科,是我校培養既懂技術又懂管理高級管理人才的重點學科和碩士學位點之一。設有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以及信息智能與決策優化3個研究所,擁有教授6名,副教授7名。十余年來,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完成和正在進行的國家、省、市和企業委托的科研項目100余項,在國際學術刊物、國際學術會議以及國家一級期刊上發表論文200余篇,其中被SSCI/SCI收錄80余篇,EI收錄60余篇。
學科在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數據挖掘與人工智能管理、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信息智能與決策優化、商務智能與資源規劃、生產組織與決策優化、智能決策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研究、企業計算機輔助管理集成系統的開發和研究、以及信息技術支持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集成優化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研究成果具有相當高的學術水平和應用價值,部分研究成果得到國際同行的認可。
004管理學院
120200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學位點依托工商管理浙江省A類一流學科、工商管理一級博士點、工商管理博士后流動站等平臺,在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住房消費與房地產投資、企業戰略與國際化、公司財務與會計監控、消費者認知與神經決策等方向形成了鮮明特色和優勢,已成為浙江省工商管理領域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2016年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科整體水平進入B+檔,排名位于全國前10%~20%。
近五年來,學位點教師承擔國家社科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哲社重大攻關項目3項,國家社科重點項目2項,其他國家級項目51項,實到經費超3500萬元。在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Urban Studies、《管理世界》、《社會學研究》、《會計研究》等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2項,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3項。學科現有教師77人,其中博導21人,碩導48人。正高26人,副高2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1人,入選省部級各類人才資助計劃23人次。
004管理學院
125300會計(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MPAcc項目堅持差異化發展戰略,培養具備國際視野,立足中國制度背景、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與資本市場,熟悉民營企業、創業型中小企業內外經營環境特點,具有良好職業道德、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會計、財務、審計等相關領域專業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高素質、高層次的會計應用型專門人才。
經過多年建設與發展,浙江工業大學已經形成了“本科(財務管理)——碩士(會計學、會計碩士)——博士(會計學)”完整的財會人才培養體系,并擁有工商管理(財務與會計研究方向)博士后流動站。
浙江工業大學MPAcc項目擁有一支科研能力強、教學效果佳、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教學團隊和導師團隊。校內MPAcc專任教師2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學歷比例80%、高級職稱比例87.5%;同時學校聘請企業財務總監、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等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校外MPAcc實踐導師。另外,MPAcc項目為學員提供職業發展規劃,通過開展各項活動為學員獲取信息、整合資源、促進事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
004管理學院
125604物流工程與管理(專業學位)
物流工程與管理是將工程技術與物流管理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工程技術領域。物流工程與管理將結構化、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管理科學與經濟學的理論相結合,研究物流系統的規劃與設計、實施與控制、組織與管理等,培養應用型、復合型的物流技術和物流管理高級人才。該學位點依托浙江省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在物流工程與管理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體系上形成了特色,搭建了以學術為主導、實踐為基礎的創新人才培育體系。
物流工程與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具有物流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物流與供應鏈系統的規劃設計與評價技術,具有較強的利用物流工程技術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獨立承擔物流管理工作。熟練掌握計算機數據分析、仿真與信息管理系統的應用知識,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能夠把握物流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方向,整合國內外先進的物流技術和管理方法,開發適合未來發展趨勢的新興業務與服務,以適應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物流業的競爭環境和發展趨勢。
005生物工程學院
071005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學位點依托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入選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建設計劃和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計劃”第一批重點建設學科,建有國家“2011計劃”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生物技術制藥分中心等一批國家、省部級教學與科研平臺。學位點以《微生物學》國家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和浙江省首批重點創新團隊——農業“生物三藥”產業創新團隊為核心,組建了一支結構合理、專業素質強的師資隊伍。現有碩士生導師5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等重大課題項目,在Appl Environ Microbiol、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Front Microbiol等國內外權威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其中SCI收錄的論文50余篇。
微生物學碩士點從1993年開始與本校相近專業聯合招生,2003年批準為碩士學位授權點,2004年開始獨立招生,已培養碩士畢業生150 余人,其中有省級優秀畢業生、全國“挑戰杯”二等獎獲得者等。
005生物工程學院
071010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現代生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生物技術專業和生物工程專業的重要基礎。本學位點于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現依托于浙江省生物工程“一流學科(A類)”。目前學位點導師隊伍梯隊結構合理,力量較強,共有專職導師10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包括省優秀教師1人,省特聘教授“錢江學者”1人,省“151”人才第一層次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省三育人先進個人2人,具有美國和日本知名大學留學工作經歷者5人。近年來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973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0余項;承擔省科技廳、省自然科學重點、省杰青、省基金、日本和新加坡知名企業國際合作等科研項目40余項。學位點在Biotechnol Bioeng,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Bioresource technol, J Hazard Mater, Toxicol Sci, Chemosphere, Chronobiol Int等國際期刊發表SCI論文100余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畢業生主要流向中科院或國內外名校繼續深造,或在高校和生物醫藥等相關企業從事研發、管理等工作。
005生物工程學院
081703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學科是浙江省首批重中之重學科,1998年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建有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劃)生物技術制藥方向、生物轉化與生物凈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制藥中心、可再生資源利用與加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手性生物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隊伍,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
近年來,學科承擔了國家973 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科技開發校企合作項目等重大課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多項獎勵,在《Chemical Reviews》、《Journal of Biotechnology》、《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Biotechnology Progress》等學科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
005生物工程學院
083600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學科以生物化工重中之重學科為基礎滾動進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建設,并于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一流學科(A類)”和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計劃”第一批重點建設學科。學科建有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劃)生物技術制藥方向、生物轉化與生物凈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制藥中心、可再生資源利用與加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手性生物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教學科研平臺。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隊伍,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
近年來,學科承擔了國家973 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科技開發校企合作項目等重大課題,瞄準生物產業發展過程的重大技術需求,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戰略性重點產品開發,工程、工藝、產業化技術優勢明顯,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多件,建成多套生物制造工業化生產裝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005生物工程學院
086000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生物工程領域以生物化工重中之重學科為基礎,滾動進入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建設,并于2015年入選浙江省首批“一流學科(A類)”和浙江省“重點高校建設計劃”第一批重點建設學科。學科建有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2011計劃)生物技術制藥方向、生物轉化與生物凈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生物制藥中心、可再生資源利用與加工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手性生物制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生物有機合成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擁有一支較高學術水平的學科隊伍,其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教授18人,副教授24人。
近年來,學科承擔了國家973 計劃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浙江省重大科技專項及重大科技開發校企合作項目等重大課題,瞄準生物產業發展過程的重大技術需求,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和戰略性重點產品開發,工程、工藝、產業化技術優勢明顯,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0多件,建成多套生物制造工業化生產裝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006建筑工程學院
081300建筑學
建筑學專業辦學已歷30余年,2010年建筑學本科專業通過專業評估,是浙江省屬高校中的唯一;2018年獲得建筑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建筑學科現有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其中錢江特聘教授1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5人。近五年,學科先后承擔和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9項、省部級科技計劃項目30項,科研到款總數千萬余元;在國內外表論文100余篇;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項。
建筑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包含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設計及其理論、建筑遺產保護及其理論、建筑技術科學四個二級學科,研究內容涵蓋綠色建筑技術、城市設計、古村落保護和鄉村環境設計、建筑遺產、養老設施設計、建筑工業化、建筑色彩與材料等領域;結合長三角地區和浙江特色的城鄉建設的新常態,形成“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學科特色,并擁有浙江省特色專業、浙江工業大學重點學科等支持平臺,特別在地域性人居環境理論和建筑文化研究上具有學科優勢。
006建筑工程學院
081400土木工程
土木工程學位點所依托的學科始建于1979年,在浙江省屬高校中辦學歷史最悠久,為浙江省一流學科,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下設巖土工程、結構工程、市政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港口航道和水資源工程,共六個二級學科方向。
學位點依托科技部濱海軟土工程防災減災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土木工程防災減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浙江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科研教學平臺,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的發展戰略和建設需求,堅持創新與應用并重,倡導產學研一體化協同創新和跨學科研究的交叉融合。近五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內的各類國家級項目48項,研究經費6100余萬元,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授權國家專利14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40余篇。
學位點先后與多所國外高校開展合作研究,優秀研究生將有機會赴合作學校參加學習或課題研究。
006建筑工程學院
083300城鄉規劃學
城鄉規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與浙江省城鎮化示范區為導向,是APSA(亞洲規劃院校聯盟)的正式會員,“城市規劃與設計”也是浙江省重點學科。碩士點目前擁有四個穩定、相互支撐的學科方向,在城鄉規劃、建筑和景觀設計等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具有鮮明特色,在區域內奠定了學科特色優勢和廣泛的影響力。
近5年來,本學位點的科學研究水平快速提升發展,承擔國家社科重大課題1項,國家自科或社科基金7項,發表學術論文180多篇,出版專著及教材20余部;獲得廳級以上科學技術和教學獎9項。對接浙江省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地方政府經濟社會發展,完成的百余項規劃設計咨詢項目獲得多項省城鄉規劃設計獎項,以及多個省部級領導批示。
各研究方向所開展的科學技術研究將直接支撐浙江省發展戰略和工程建設,以提升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能力為發展主線,立足浙江、對接區域、走向全國,為浙江省以及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006建筑工程學院
085900土木水利(專業學位)
土木水利學位點所依托的學科始建于1979年,在浙江省屬高校中辦學歷史最悠久,為浙江省一流學科。下設結構工程、巖土工程、橋梁與隧道工程、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五個研究方向。
學位點依托科技部濱海軟土工程防災減災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工程結構與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土木工程防災減災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浙江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等科研教學平臺,主動對接國家和地方的發展戰略和建設需求,堅持創新與應用并重,倡導產學研一體化協同創新和跨學科研究的交叉融合。近五年,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內的各類國家級項目48項,研究經費6100余萬元,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獲授權國家專利14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40余篇。
學位點建立了30余個校外實踐基地,緊密聯系工程實際,培養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先后與多所國外高校開展合作研究,優秀研究生將有機會赴合作學校開展課題研究。
007藥學院
086000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本專業碩士學位點依托于學院及“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首批“2011計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綠色制藥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制藥工程重點實驗室等學科及研究平臺,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深、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經驗豐富、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正高37人,副高39人,具有博士學位80人。本學位點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國家重點試制產品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技專項、國際合作和省技術創新等項目30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30余項;發表三大索引論文9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400余項,出版專著3部。
生物與醫藥(原制藥工程)碩士是與制藥工程師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本學位點旨在培養既有生物與醫藥(原制藥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知識,又有廣博的現代化學、生物學、藥事管理、藥劑學的專業知識,掌握現代化學制藥工程、生物制藥工程技術、藥事管理和現代藥劑學的方法與手段,并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的科學素養,能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化學制藥、生物制藥、藥物制劑等方面的新藥研究、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和藥物篩選、鑒定、藥品質量監督管理以及藥品企業管理、市場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
007藥學院
100700藥學
藥學一級碩士學位點由藥物化學、藥劑學、天然藥物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化學生物學等7個二級學科組成,為國家首批2011計劃——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和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的支撐學科。本學位點擁有兩個國家級平臺---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還擁有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綠色制藥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新藥創制科技服務平臺、浙江省制藥工程重點實驗室等科學研究平臺;擁有新藥開發、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藥物合成工藝、機械化學、生物制藥、生藥及天然藥物、藥物制劑、藥理、藥物分析、中藥等10個研究所及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
學位點現有正高37人,副高39人,具有博士學位80人,博導28人,碩導71人;國家外專千人1人,國家千人1人,省特級專家1名,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錢江學者”2名,省千人3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7名,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24名。本學位點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國家重點試制產品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技專項、國際合作和省技術創新等項目30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30余項;發表三大索引論文9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400余項,出版專著3部。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藥學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創新意識強,能獨立承擔藥學相關前沿科研、解決藥學相關實際問題和勝任藥學相關學科教學等的綜合性高級藥學技術人才。
007藥學院
105500藥學(專業學位)
本專業碩士學位點依托于學院藥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擁有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首批“2011計劃”)、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綠色制藥浙江省工程實驗室、等學科及研究平臺,建有新藥開發、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藥物合成工藝、機械化學、生物制藥、生藥及天然藥物、藥物制劑、藥理、藥物分析、中藥等10個研究所及浙江省重點創新團隊1個。
本學位點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深、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經驗豐富、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其中正高37人,副高39人,具有博士學位80人,博導28人,碩導71人;,省特級專家1名,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錢江學者”2名,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7名,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24名。本學位點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國家重點試制產品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科技專項、國際合作和省技術創新等項目300余項;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30余項;發表三大索引論文90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400余項,出版專著3部。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藥學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承擔新藥研制與開發、制藥工藝改造、藥品質量檢測、藥事管理及藥品銷售管理等實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層次技術人才。
0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081200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和浙江省重點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計劃,擁有浙江省可視媒體智能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臺,與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建立教育合作伙伴關系,與英國拉夫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合作培養人才,在(浙江)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杭州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基地等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有研究生培養平臺。
學院現有教職工180余人,教授23人,教授級高工2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71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115人。師資隊伍中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省“151 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骨干教師以年青人為主。主要學術骨干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各類項目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余篇。
0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083500軟件工程
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工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建設計劃,依托浙江省“可視媒體智能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軟件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浙江省網絡空間安全創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與國內的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科學院遙感研究所,國外的英國拉夫堡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以及杭州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產業基地、(浙江)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等單位在科研和聯合培養研究生方面開展合作。
學院現有教職工180余人,教授23人,教授級高工2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71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115人。師資隊伍中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省“151 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骨干教師以年青人為主。主要學術骨干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各類項目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余篇。
0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085400電子信息(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和浙江省重點高校重點學科建設計劃、軟件工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建設計劃,擁有浙江省可視媒體智能處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浙江省軟件產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浙江省網絡空間安全創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在(浙江)國家數字娛樂產業示范基地、杭州國家軟件產業基地、杭州國家動畫基地等高新技術開發區建有研究生培養平臺。
學院現有教職工180余人,教授23人,教授級高工2人,兼職教授6人,副教授71人,博士生導師30人,碩士生導師115人。師資隊伍中有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省“151 人才”、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高層次人才,骨干教師以年青人為主。主要學術骨干都有國外留學或訪問研究的經歷,絕大部分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973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各類項目200多項,獲得了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多項重要成果,在包括IEEE Transactions等國際頂級和權威期刊在內的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500余篇。
009理學院
070100數學
數學一級學科設有浙江工業大學幾何與分析研究所和數據科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學科設有分析與幾何、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可視化計算、優化與控制、金融數學與應用統計、數據科學等六個有特色的優勢研究團隊。
本學科現有教授12名,副教授33名,碩士導師21人,擁有博士(后)學位的教師56人,省“151”人才6人,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有長江杰青特聘兼職教授。經過多年的建設與發展,數學學科已經形成了研究方向明確、職稱和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科研隊伍。
學科教師近年來主持承擔國家級項目(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0項)、省級重點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目前主持在研12項)多項和科技創新應用項目。發表SCI、EI收錄的重要學術論文數百篇,其中ESI高被引17篇,申請和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3項,研究成果受到了國內外同行高度關注。學科教師獲得省級以上教學、科研成果獎多項,指導學生獲得國際數學建模競賽特等獎一項和特等提名獎二項,獲得全國數學建模MATLAB創新獎、國家一、二等獎多項。
009理學院
070200物理學
物理學是浙江省一流學科。學科有5個二級學科方向:光學、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等離子體物理、聲學。光學學科2005年以來一直是浙江省重點學科,是理學院的主干學科。量子光學與精密測量、納米材料光學及器件、相對論與引力等方向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學科擁有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國家級物理課程教學團隊。
學科注重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的結合、國家急需和區域特色的結合,近年來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一批重要的科研項目,科研經費充裕。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論文,獲多項省部級以上科研和教學成果獎,擁有數十項發明專利。學科隊伍由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浙江省特聘“錢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組成。
學科現有量子精密測量實驗室、激光實驗室、鍍膜實驗室、納米材料制備實驗室、光纖實驗室等。學科的研究方向穩定、師資隊伍學術水平高、研究成果豐碩、學術氛圍濃郁,發展態勢良好。畢業研究生就業渠道寬,受到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光電子行業企業及教育界的廣泛歡迎。
009理學院
080300光學工程
“光學工程”學位點依托“光學工程”一級學科。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取得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成為浙江工業大學校重點學科。
側重在工程光學及其在交叉學科領域開展研究。近年來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在內的省部級以上項目30余項。獲教育部獎、中國專利獎優秀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僑界貢獻(創新團隊)獎等多項獎勵。發表SCI、EI索引論文100余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70余項。與國內外多家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有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
學位點現有導師21人,并聘請烏克蘭科學院院士為首席科學家。培養過程中,既注重引導學生熟悉國際前沿,培養學生學術研究能力,又精心指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培養學生項目研發能力。學科研究生先后獲得多項浙江省新苗計劃項目和浙江省研究生創新科研項目支持,以及全國“挑戰杯”二等獎、浙江省“挑戰杯”特等獎等獎勵。畢業生廣受信息類、光電類用人單位歡迎。
009理學院
085400電子信息(專業學位)
光學工程學位點依托理學院“光學工程”一級學科,是電子信息領域專業碩士培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光學工程”于2005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取得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成為浙江工業大學校重點學科。
近年來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在內的省部級以上項目30余項。獲教育部獎、中國專利獎優秀獎、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僑界貢獻(創新團隊)獎等多項獎勵。發表SCI、EI索引論文100余篇;獲授權中國發明專利70余項,其中13項專利轉讓給企業實施產業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與浙江省信息產業、光電子產業的眾多企業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并建立了多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
光學工程學科方向現有學校導師21名,企業導師15名。在校學習期間,學生通過專業課程學習專業基礎知識,通過案例課程培養工程觀念。企業學習期間,學生直接參與企業導師的項目開發,鍛煉項目研發能力。畢業生受到國內用人單位,特別是信息類、光電類高新技術企業和運營商的廣泛歡迎。
010人文學院
045300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2018年獲批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 2019年開始招生。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點依托于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學科目前建有浙江省一流學科,設有浙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1支國家教學團隊、1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個省重點學科和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和科研實力強勁。
本學科師資雄厚,現有教師39人,教授19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3人。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名、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浙江省特級專家2名、浙江省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名。
近年來,學科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語言》等刊物上發表高水平論文300余篇,在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34部,主持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和一般等項目41項,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浙江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近20項。
本學科重視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的國際化培養工作,學校目前已分別與美國瓦爾帕萊索大學、加納共建孔子學院,本學科與美國西密歇根大學等國外高校建立合作項目。
010人文學院
050100中國語言文學
浙江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學科是浙江省一流學科,設有浙江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與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聯合自主設置有“文化傳播與媒介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有1個國家特色專業、1支國家教學團隊、1門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個省重點學科和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和科研實力強勁。
本學位點師資雄厚,現有教師39人,教授19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3人。其中國家級教學名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1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2名、國家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浙江省特級專家2名、浙江省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名。
近年來,學科教師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00余篇,在商務印書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34部,主持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和一般等項目41項,獲國家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浙江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浙江省社科優秀成果獎等近20項。
010人文學院
050300新聞傳播學
浙江工業大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它與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聯合自主設置有“文化傳播與媒介管理”二級學科博士點,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是浙江省屬高校首個新聞傳播學學位點,現有教授7名、副教授13名、博士(后)和在讀博士15名,其中多人曾赴美、英、加、澳等世界名校訪學或學術交流。導師中有浙江省傳播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十二五”學科組專家、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等多名。另有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等校聘客座/兼職教授多名。
學位點已與國內6家傳媒與公關機構建立研究生教學實習基地,聘請業界導師20名。新聞傳播學碩士點有多名畢業生考入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有多名在讀生赴美國、日本、臺灣交流學習。一大批畢業生進入高等院校或傳媒/公關機構工作。
010人文學院
055200新聞與傳播(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學科,新聞與傳播碩士專業學位點名列浙江省屬高校前茅。現有教授7名、副教授13名、博士(后)和在讀博士15名,其中多人曾赴美、英、加、澳等世界名校訪學或學術交流。導師中有浙江省傳播學會副會長、浙江省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十二五”學科組專家、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浙江省“151”人才等多名。另有美國密蘇里新聞學院、加拿大西門菲沙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大學等校聘客座/兼職教授多名。
學位點已與國內6家傳媒與公關機構建立研究生實踐教學實習基地,聘請新聞傳媒、廣告等業界導師20名,為高級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優良的教學條件保障。
新聞傳播學碩士點有多名畢業生考入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武漢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名校攻讀博士學位;有多名在讀生赴美國、日本、臺灣交流學習。一大批畢業生進入高等院校或傳媒/公關機構工作。
011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0400公共管理
浙江工業大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設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和教育經濟與管理等研究方向,設有教育經濟與管理研究所、現代大學制度研究中心、綠色低碳發展研究中心、社會保障與社會政策研究所、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創新研究中心、社區發展與公共政府研究所、區域發展研究所、終身教育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學位點學術力量雄厚,有研究生指導教師3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21人,其中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入選人7人。學位點科學研究成果豐富,近五年來,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30多部,發表學術論文500多篇,其中在《Energy Policy》等SSCI檢索期刊、《管理世界》、《社會學研究》、《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期刊論文多篇。學位點先后主持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招標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軟科學研究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國家發改委重大課題、中國科協重大課題等國家級課題30余項,主持省哲學社科規劃重大招標、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課題、省發改委重大課題、省長課題等省部級課題50余項,在研各類課題40余項。科研獲獎10余項,其中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3項,其他省部級獎9項。學位點科研經費充足,年均科研經費達200多萬元;研究條件較好,擁有專業實驗室1個,圖書2萬余冊,期刊雜志60多種。
011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125200公共管理(MPA)(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秉承“厚徳健行”的校訓,堅持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以政厚德,為公健行”辦學理念,以“天下為公”的思想,高標準、嚴要求、培養新一代的具有社會主義政治素養、專業精神和為民服務思想的公共管理人才,形成區域特色鮮明、辦學質量高、綜合實力強、學生滿意度高的公共管理(MPA)專業碩士培養和教育體系,在全省“走在前列”。學科師資力量雄厚,有研究生指導教師4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31人,擁有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等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才近20余人次。教師均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承接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并與政府有長期的合作經驗。近年來,承擔國家級項目20多項,其中國家社科重大項目1項(作為合作單位),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招標項目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50余項目,在Energy Policy、IJTM等SSCI期刊及《管理世界》、《社會學研究》、《教育研究》、《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期刊發表權威論文10余篇,出版專著與教材30余部,獲得國家級領導人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30多件。學校同時還聘請各級政府學者型高管及國內外知名院校的教授擔任MPA任課教師和導師,增強學員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我校先后與省發改委、省規劃研究院、省工業和信息化研究院等10多個政府部門建設了長期穩定的實踐基地,為開展MPA教育和培養奠定了基礎。我校MPA將為各位學員拓展人脈、獲取信息、整合資源、促進事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
012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040100教育學
本學位點面向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以職業技術教育學為核心,著力體現技術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學(高等工程教育、高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心理學學科特色,培養新時代職業教育、普通教育創新型研究人才或教育實踐工作者。
學位點依托“十二五”浙江省重點學科和“十三五”浙江省一流建設學科,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師人才培養計劃單位。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10人,副教授25人, 5人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0人入選校學術帶頭人,10人入選級青年學術骨干,90%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和國際訪學與留學經歷。學位點人才培養實力強,擁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視頻公開課程3門,在建浙江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和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學位點科研成果突出,承擔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課題等國家及省部課題100余項,發表論文5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20余部。核心成員人人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多次榮獲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012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045400應用心理(專業學位)
本專業學位從“和諧社會”發展、“兩富浙江”建設以及“幸福中國”創建等宏觀需要出發,以“人文關懷”與“心理健康促進”等微觀需求為切入點,立足“以人為本”,強化與堅持學科生態化融合、基礎研究與社會服務結合、重點突出與協調發展并重等原則,把人的幸福、社會各階層的人際和諧等作為專業發展重點,從兒童與青少年發展與教育、心理健康與咨詢方向兩個研究方向進行突破,旨在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心理學專業人才。
本專業學位點擁有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理論基礎扎實、教學經驗豐富和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隊伍。現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學位10人,外聘企事業單位實踐導師10名。本學位點教師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國教育科學課題等國家及省部課題20余項,發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0余部,多次榮獲省部級科研獎勵。本專業學位點已為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搭建起良好的實踐基地、教學基礎和科研平臺。
012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078401教育技術學
面向智能時代的信息化教育領域,培養具有教育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教育應用、信息技術變革教育和創新教育生態等能力與素養,能在教育技術中心、職業院校、中小學校和教育企業從事信息技術教學、信息技術教育應用與創新等工作,并能成長為該學科高水平學術型創新人才。
學位點是浙江省一流建設學科和重點學科,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教師人才培養計劃單位。第三方學位學科評估排名,在全國200多所高校穩居前15,本學位點進入全國同類A+行列。學位點師資力量強,教授5名,副教授10名,省“151人才”和省中青年學科帶頭人6人次,導師具有良好的師德和卓越的教學和科研能力。學位點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建設有VR&AR教育應用、教育大數據和智能機器人與智創空間等實驗室,提供一流的實驗裝備和學習環境;近5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0余項,承擔省部級課題30余項,課題經費1000余萬元,為研究生提供充足的課題研究經費和助研津貼。
014法學院
030100法學
法學碩士一級學位點主要分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四個主要方向,其中訴訟法學和民商法學為浙江工業大學重點學科,刑法學為浙江省重點學科。學位點師資力量雄厚,專職教師中,法學專業教師在編教授5人,副教授33人,其中博導1人,碩導24人;獲博士學位39人,占60%多數教師具有從事檢察、審判、行政執法和律師工作經歷。近5年來,法學院共獲得法學類國家社科規劃辦、教育部、司法部、省社科規劃辦等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項目近40項,在法律類權威和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3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10多部。在刑事與民事司法改革、知識產權訴訟、刑民交叉研究等領域已形成鮮明的研究特色,在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
015設計藝術學院
130500設計學
設計藝術學院于2006年申報成功設計藝術學碩士點,2009年申報成功設計藝術學省重點學科,2011年申報成功設計學一級碩士點。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碩士生導師34人、博士32人。近三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省社科等重大科研20余項,在CSSCI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并出版專著、教材10余部,第11屆、12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11項,科研經費三年累計到款突破3000萬元。
學科堅持以工科背景下的“藝術+設計+工程”復合型創新人才培養為特色,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擁有扎實理論功底和創新設計能力、適應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勝任設計學學科及相關領域的理論研究型、設計創意型、工程管理型等高級精英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有:設計理論研究、工業設計研究、環境設計研究、公共空間藝術研究、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研究等多個重點研究方向。
015設計藝術學院
135108藝術設計(專業學位)
學院藝術碩士專業學位點2014年獲教育部批準,2015年起招收全日制藝術設計專業碩士。學科圍繞地方經濟和傳統文化開展設計,在設計創新實踐上富有成果。現有教授12人、副教授33人、碩士生導師31人、博士29人。近三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省社科等重大科研20余項,在CSSCI及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并出版專著、教材10余部,第11屆、12屆全國美展入選作品11項,科研經費三年累計到款突破3000萬元。
本專業旨在培養具備中國文化底蘊和國際視野,擁有出色的創新設計實踐能力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掌握設計學科專業的基礎知識,同時也需具備在某一研究方向上開拓創新的能力。能夠基于原有的設計理論知識結構,在實踐與管理方面有更進一步提升的能力。主要研究方向有:工業設計、環境設計、公共空間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與媒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等。
017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
086000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生物與醫藥(原制藥工程)是以藥物的研究、開發、生產、效能分析為主要內容工程技術領域,生物與醫藥(原制藥工程)碩士是與制藥工程師相聯系的專業性學位,側重于工程應用。本專業碩士學位點依托于“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首批“2011計劃”),由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醫學科學院、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核心成員單位,美國IPS公司、美國UCI、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等國際創新力量以及華東醫藥、浙江醫藥、海正藥業、華海藥業、仙琚制藥等一批制藥龍頭企業共同支撐。
本學位點擁有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綠色制藥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新藥創制科技服務平臺等科學研究平臺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深、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經驗豐富、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中心現有成員37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省特級專家等高層次領軍人才近30人,兼職特聘人員20余人,2011訪問學者近20人 。人員隊伍的專業背景涵蓋了制藥工程、藥效學、毒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多個學科;1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創新團隊入選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1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0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既有生物與醫藥(原制藥工程)領域堅實的基礎知識,又有廣博的綠色化學、生物學、藥劑學的專業知識,掌握綠色化學制藥工程、生物制藥工程技術、現代藥劑學和制藥環境治理的方法與手段,并具有創新意識和良好的科學素養,能獨立擔負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綠色、環保的化學制藥、生物制藥、藥物制劑等方面的新藥研究、產品開發、生產工藝和藥物篩選、鑒定、藥品質量監督管理以及藥品企業環境治理、企業管理、市場開發等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高層次制藥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人才。
017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
100700藥學
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藥學一級碩士學位點由藥物化學、藥劑學、天然藥物學、藥物分析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藥理學、化學生物學等7個二級學科組成,依托國家首批2011計劃——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綠色制藥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國家111計劃),由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醫學科學院、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核心成員單位,美國IPS公司、美國UCI、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等國際創新力量以及華東醫藥、浙江醫藥、海正藥業、華海藥業、仙琚制藥等一批制藥龍頭企業共同支撐。本學位點擁有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綠色制藥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新藥創制科技服務平臺等科學研究平臺。
中心現有成員37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省特級專家等高層次領軍人才近30人,兼職特聘人員20余人,2011訪問學者近20人 。人員隊伍的專業背景涵蓋了制藥工程、藥效學、毒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多個學科;1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創新團隊入選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1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0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藥學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創新意識強,能獨立承擔藥學相關前沿科研工作、解決藥學相關實際問題和勝任藥學相關學科教學等的綜合性創新型藥學技術人才。
017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
105500藥學(專業學位)
本專業碩士學位點依托于“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國家首批“2011計劃”),藥學院藥物化學博士點和藥學一級學術型碩士點,由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醫學科學院、浙江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等核心成員單位,美國IPS公司、美國UCI、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等國際創新力量以及華東醫藥、浙江醫藥、海正藥業、華海藥業、仙琚制藥等一批制藥龍頭企業共同支撐。本學位點擁有國家化學原料藥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綠色化學制藥技術與裝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制藥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綠色制藥浙江省工程實驗室、浙江省新藥創制科技服務平臺等科學研究平臺。
本學位點擁有一支學術造詣精深、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經驗豐富、敬業愛崗的師資隊伍,中心現有成員37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浙江省特級專家等高層次領軍人才近30人,兼職特聘人員20余人,2011訪問學者近20人 。人員隊伍的專業背景涵蓋了制藥工程、藥效學、毒理學、藥物分析、藥劑學等多個學科;1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創新團隊入選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1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1項、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0項、中國專利優秀獎2項。
本學位點旨在培養具有堅實的藥學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創新意識,能獨立承擔新藥研制與開發、制藥工藝改造、藥品質量檢測、制藥環境治理及藥品銷售管理等實踐應用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和創新型制藥領域技術人才。
018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080500材料科學與工程
本學位點依托浙江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該學科始建于上世紀70年代,經過40多年建設,已擁有一系列較高層次教學科研平臺,建立了完整的“本-碩”人才培養體系,在學術水平、師資隊伍、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等方面均已取得了顯著建設成效。當前本學科ESI全球排名為前0.56%。在《“省重點高校建設計劃”浙江工業大學建設發展規劃(2015-2020)》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已列入“重點培育建設進入全國前30%的一級學科計劃”和“ESI一流學科(前500名)建設計劃”。
本學科在高分子材料及先進加工技術、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金屬材料及表面工程4個領域已形成較鮮明的研究特色。已建有一支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現有碩士生導師40余人,其中60%以上有國外學術經歷。近五年,承擔和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863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100余項;在Nature子刊、Adv. Mater.、Chem. Soc. Rev.、Chem. Rev.等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三大索引論文440余篇,ESI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10余篇;獲省部級獎項7項;授權發明專利166項。已建成一系列較高層次的平臺,并擁有各類儀器設備價值達5000余萬元,為各項科研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本學位點鼓勵研究生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已與英國、港澳臺3個高水平大學已建立了學生聯合培養關系,并與美國、新加坡、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科研院所已開展了廣泛的科研合作。本學位點畢業生的社會及用人單位認可度較高,研究生一次就業率達98%以上。
本學位點緊密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材料行業的需求,以“大材至真、大器至善”的辦學理念為指導,培養擁有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具備進一步深造的學術基礎和獨立科研能力,能勝任新材料研究開發或專業技術管理等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018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085600材料與化工(專業學位)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材料與化工專業碩士學位點依托浙江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本學科建立在1973年腐蝕與防護本科專業基礎上,至今發展成為擁有“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擁有材料專業精密儀器設備價值約5000萬。
本學位點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可持續發展力量強勁,現有國家級、省級人才20余人次,碩士生導師40余人。近五年,承擔和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863計劃等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100余項;在Nature子刊、Adv. Mater.、Chem. Soc. Rev.、Chem. Rev.等領域內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三大索引論文440余篇,ESI熱點論文、高被引論文10余篇;獲省部級獎項7項;授權發明專利166項。學科ESI排名進入全球0.56%。
本學位點緊密圍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材料行業的需求,充分發揮學科優勢,不斷強化產學研方面的協同作用,目標是培養具備較強的行業視野、創新意識、工程意識,能獨立從事或承擔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開發并解決工程問題,能勝任新材料及其相關領域的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和工程管理的應用型、復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人才。本學位點研究生的培養采用“雙導師制”,由校內導師聯合校外企業導師共同指導。本學位點現有企業合作導師20余人,均為新材料領域大中型國有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高管,與相關企業建立了10余個研究生實踐基地,具備為新材料及其相關領域培養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和工程管理的高層次、高素質、創新型工程人才的充分條件。
019海洋學院
083200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碩士點,下設食品科學、水產品加工與貯藏、農產品加工與貯藏、糧油與植物蛋白工程4個明確的研究方向。學位點依托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重點建設學科。學科科研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歷、學緣和年齡梯隊良好的隊伍,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1人。其中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151”第一層次人才1人、第二層次人才3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浙江工業大學以食品學科為主的農業科學學科入選全球ESI前1%。1997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已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受到高校、研究院所、政府部門及企事業用人單位的歡迎,近三年來就業率100%。近5年學科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5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0項、浙江省重大攻關、重點研發項目20項,其它省部級項目40項,重大校企合作項目等縱橫向項目50余項,科研經費3500多萬元。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SCI(EI)收錄17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0多件;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先后與10多家名企組建產學研中心,與美國、加拿大、德國、丹麥等知名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
019海洋學院
086000生物與醫藥(專業學位)
食品工程專業碩士點,設有食品資源開發和利用、海洋生物加工工程、食品加工與貯藏、食品清潔生產與綜合利用、食品工程設施建設和評價、食品裝備技術、食品生物技術7個明確的研究方向。學位點依托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重點建設學科。學科科研力量雄厚,擁有一支學歷、學緣和年齡梯隊良好的隊伍,現有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1人。其中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151”第一層次人才1人、第二層次人才3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浙江工業大學以食品學科為主的農業科學學科入選全球ESI前1%。自2008年開始招收食品工程碩士研究生以來,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受到高校、研究院所、政府部門及企事業用人單位的歡迎,連續五年一次就業率100%。近5年學科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5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0項、浙江省重大攻關、重點研發項目20項,其它省部級項目40項,重大校企合作項目等縱橫向項目50余項,科研經費3500多萬元。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SCI(EI)收錄17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0多件;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先后與10多家名企組建產學研中心,與美國、加拿大、德國、丹麥等知名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
019海洋學院
095135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學位)
食品加工與安全專業領域依托學科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重點建設學科,下設食品快速分析檢測、食品營養與功能因子、食品安全評估、農業技術利用與推廣、食品品質控制、食品加工與安全技術推廣6個研究方向。該領域科研實力雄厚,梯隊合理,浙江工業大學以食品學科為主的農業科學學科入選全球ESI前1%,現有教授13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5人,其中浙江省特級專家2人,“151”人才5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人。2011年招收農業碩士以來,已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優秀人才,受到高校、研究院所、政府及企事業用人單位的歡迎,一次就業率100%。近5年學科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5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0項、浙江省重大攻關、重點研發項目20項,其它省部級項目40項,重大校企合作項目等縱橫向項目50余項,科研經費3500多萬元。發表論文近300篇,其中SCI(EI)收錄17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10多件;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5項。先后與10多家名企組建產學研中心,與美國、加拿大、德國、丹麥等知名大學有著密切的學術交流。
023馬克思主義學院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科學技術哲學學科現有教師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6人。近五年來,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等。出版專著、譯著、教材等12部,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在科學哲學和技術哲學、資源環境管理研究、科學社會學研究、科技管理與科技政策等方面形成了優勢和特色。
023馬克思主義學院
030500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帶頭人邢樂勤教授。學科下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四個研究方向。學科除負責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以外,還承擔著全校博士、碩士研究生及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的教學任務。本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擁有一支年齡、職稱、學歷結構較為合理的學術梯隊。其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90%以上教師具有博士學位。近年來在國家級、省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30多部,承擔國家級課題13、項(其中重大課題1項,重點課題1項)、省級各類課題30余項,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獎6項。
024環境學院
083000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工程碩士點依托于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擁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等高層次研究平臺。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70余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0人,專任教師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青年千人、中科院“百人計劃”等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骨干。近年來,學位點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10余項;科研到款1.2億余元,其中縱向科研到款6500多萬元。發表SCI論文4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本專業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024環境學院
085700資源與環境(專業學位)
資源與環境碩士點依托于環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該學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學科和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具有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后流動站,擁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環境工程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等高層次研究平臺。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70余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20人,專任教師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擁有教育部創新團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國家青年千人、中科院“百人計劃”等高層次學術技術帶頭人和骨干。近年來,學位點共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110余項;科研到款1.2億余元,其中縱向科研到款6500多萬元。發表SCI論文4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80余項;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項。本專業與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西班牙、比利時等國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025經濟學院
020200應用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學位點,依托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國家一類特色專業、省重點創新團隊(文化創新類)、省新型高校智庫等平臺,在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民營跨國公司、產業發展與城鎮化、金融周期與經濟政策、國際區域經濟合作、“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等研究方向形成鮮明特色優勢,是浙江省應用經濟學領域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2013—2018年,新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3項、重點項目2項,國家級項目25項,省部級項目45項;獲國家級成果獎1項,省級成果獎5項;15份研究報告獲省部級領導批示;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發表論著200余篇。
現有教授12人,博士生導師12人,碩士生導師32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浙江省特級專家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三層次1人;省“151人才工程”重點資助1人;其他省級人才10人。
099MBA教育中心
125100工商管理(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始于2003年,2009年通過國務院學位辦的MBA項目評估,2016年通過AMBA國際認證(省內第2家,國內第29家),2018年以5年的成績再次通過AMBA國際認證。MBA項目以“新浙商的搖籃”為辦學宗旨,強化“以實踐為導向,注重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化發展,培養具有“東方智慧、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社會責任”的商界精英。
MBA項目師資力量強,任課教師均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承接大量的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并在眾多企業擔任顧問,學校同時還聘請跨國企業高管、國內知名院校的教授擔任MBA任課教師和導師,并為學員配備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校外導師。
辦學10余年來,MBA項目累計招收各類學生3000余名,遍布省內化工、機械、信息、金融、地產等眾多行業,為各級各類企事業單位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復合型管理人才,得到社會的高度認可。通過整合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兼備的校內外創業師資隊伍,開展以創業實踐為導向的課程教學,采取圍繞創業活動全過程的立體培養方式,培養一批新時期的創業先鋒。
MBA項目還非常注重學員的服務,為他們提供職業發展規劃,并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為廣大學員拓展人脈、獲取信息、整合資源、促進事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平臺。
099MBA教育中心
125601工程管理(專業學位)
浙江工業大學工程管理碩士(MEM)是面向企業和政府經濟管理部門高級工程管理人員的碩士層次的管理教育。浙江工業大學工程管理碩士是培養具有良好的商業道德、具有較強開拓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根據工程管理碩士的國內外發展趨勢,系統掌握項目決策、計劃、實施、評估等項目全壽命期的復合型、應用型的碩士研究生;具備本領域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知識,具有國際工程管理戰略理念和總攬全局的決策能力,能夠有效推動我國工程領域管理創新與技術發展的高層次復合型技術管理人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