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2012屆畢業生汪奎的碩士學位論文《網絡會話中“呵呵”的功能研究》,突然在網上躥紅。一個網上堪稱“用爛了”的詞匯,居然成了一篇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讓網友大呼神奇。
作者在論文摘要中敘述了“呵呵”兩個字為何能撐起一篇碩士論文的原因:“呵呵”這類詞在網絡即時會話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功能,還可以實現相應的言語行為。“對漢語日常口語語篇研究以及網絡狀態下自然語篇變異研究的推進有極大的借鑒意義”。
不過,這篇論文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為,研究這樣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詞匯,“真是白交三年研究生學費”。
其實,論文研究“呵呵”還不止這一例。網絡搜索顯示,2011年,廈門大學中文系一位名叫卜源的碩士研究生和該系蘇新春教授同樣發表過一篇題為《網絡聊天中的擬聲應答詞 以“呵呵”為例》的論文。現任廈大嘉庚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院長的蘇新春在接受采訪時,證實了此事。蘇新春說,在語言學中,這類論文題目是很正常的一個語言現象的流傳背后都有原因可解釋,語言學就是用以描述、解釋語言現象。蘇新春說,不止“呵呵”,這幾年一些流行的語言都成為研究熱點,譬如“被代表”“被捐款”等“被”現象。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