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科目代碼、名稱:
|
908中國近現代史
|
專業類別:
|
□學術型 √專業學位
|
適用專業:
|
學科教學(歷史)
|
一、基本知識點
本命題原則根據教育部部頒“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課程的數學大綱要求進行。難易程度適當,以測試考生掌握本課程的基礎知識、深度、廣度,以及獨立思考,靈活運用的能力。測驗考生是否具備碩士研究生入學的基本條件。
中國近代史(1840—1919):
第一章 鴉片戰爭和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考核要點:鴉片戰爭爆發前的中國與世界形勢;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及影響。
第二章 太平天國及第二次鴉片戰爭
考核要點:太平天國起義的爆發;太平天國的制度和政策;第二次鴉片戰爭;辛酉政變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
第三章 洋務運動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
考核要點:洋務運動的興起、論爭及內容
第四章 中法戰爭和中日戰爭
考核要點:中法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影響;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及對給中國帶來的危害。
第五章 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
考核要點:戊戌變法運動的興起,變法中維新派與頑固派的爭論,維新變法的內容;義和團運動的興起、發展與失敗。
第六章 辛亥革命
考核要點:清末新政;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預備立憲;辛亥革命的勝利和失敗
第七章 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和近代中國歷史的新趨向
考核要點: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護國運動;護法運動;帝國主義分裂中國的活動;新文化運動
中國現代史(上):
第一章 五四運動
考核要點:新文化運動的興起;五四愛國運動;新文化運動的發展
第二章 中國共產主義運動興起與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考核要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北京政府時期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
第三章 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
考核要點:國民革命的興起;革命高潮的到來;革命陣營的分裂與國民革命的失敗
第四章 國共兩種政權的先后建立
考核要點: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及其初期的內外政策;國民黨“訓政”的實施;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創及土地革命的開展
第五章 日本武裝侵華及中國的局部抗戰
考核要點:九一八事變與中國的局部抗戰;日本侵華戰爭的擴大與國民黨的“安內攘外”; 紅軍長征與北上抗日;華北事變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初步形成
第六章 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和中華民族團結抗戰
考核要點:從七七事變到八一三抗戰;全民族抗戰的實現;中國軍隊正面防御作戰;敵后戰場的開辟
第七章 抗日戰爭的相持階段
|
考核要點:相持階段到來及中國時局的變化;敵后戰場成為主要戰場;正面戰場的繼續抵抗;敵后軍民的艱苦抗戰
第八章 抗戰期間的社會變動和抗日戰爭的勝利
考核要點:關于抗戰與中國前途命運之爭;政治體制的變動;中國戰場的局部反攻;爭取抗戰勝利的運籌決策;全面反擊和抗日戰爭最后勝利
第九章 抗戰勝利后的中國時局
考核要點:戰后中國的社會心態與動向;和平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國民黨部署內戰和人民反內戰運動
第十章 內戰全面爆發
教學要點:內戰全面爆發后國共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中國共產黨奪取勝利的軍事、政治、經濟綱領;國民黨召開偽“國大”和“戡亂總動員令”
第十一章 中國社會的歷史性變革
考核要點:政治格局的變化;社會經濟的變化;國民黨政權崩潰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中國現代史(下):
第一章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
考核內容:人民民主政權的鞏固和國民經濟的恢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實現;
第二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考核內容: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探索;經濟建設指導方針上的失誤和糾“左”的曲折;國民經濟的調整;政治上“左”傾錯誤的再度發展;經濟上調整任務的勝利完成
第三章 “文化大革命”
考核內容:“文化大革命”的發動;林彪集團的覆滅和糾正“左”傾錯誤的努力及受挫;江青集團的覆滅和“文化大革命”的結束
第四章 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考核內容:“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徘徊中前進的兩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析;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第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蓬勃開展
考核內容: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到來;改革開放步伐加快和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制定
|
二、考試要求(包括考試時間、總分、考試方式、題型、分數比例等)
考試時間:180分鐘
總 分:150分
考試方式:筆試,閉卷
題 型:名詞解釋、材料分析、簡答題、論述題
分數比例:名詞解釋30%;材料分析題20%;簡答題30%;論述題20%
|
三、主要參考書目
1.李侃 李時岳等:《中國近代史》(1840—1919),中華書局2010年版。
2.王檜林:《中國現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第4版。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