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各位考生請持專業考試準考證、身份證,于2019年12 月22日早8:00到我院集合。報考書法、視覺傳達設計研究、動畫(動態敘事)研究的考生到體育館門前集合;報考雕塑方向的考生到雕塑系門前集合;報考其他方向的所有考生到美術館門前集合。
2.專業考試時間:2019年12月22日—12月23日 專業考試地點:魯迅美術學院沈陽校區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 , 考生遲到15分鐘后,不準進入考場參加當科考試。考生嚴禁攜帶手機進入考場。
※ 12月22日專業創作(當代藝術)、創作、專業設計、立體裁剪科目考試時中午不出考場,考試時間:8:30—14:30(考生請自備午餐);版畫創作考試時間:8:30—15:30(考生請自備午餐);12月23日油畫創作、專業創作(綜合繪畫、公共藝術)、雕塑創作、攝影創作(影視方向)、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科目考試時,中午不出考場,考試時間:8:30—14:30(考生請自備午餐);版畫創作考試時間:8:30—10:30, 休息1小時候后考素描,素描(版畫研究)考試時間11:30—14:30。
3.畫架、畫筆、墨汁、顏料、設計工具、立裁工具、版畫制作和雕塑制作工具等各方向相關用具自備,考場提供畫板和坐凳,中國畫方向專業寫生可自帶大畫板;綜合繪畫方向考生如需裱紙,請于12月20日到美術館取紙和畫板,電話:23930124;服裝設計方向立體裁剪可自帶臺式縫紉機。
4.攝影方向:考生自備傳統135相機。
5.計算機輔助設計考試說明:考生使用我院提供的計算機和軟件進行設計。計算機內提供3ds Max 2009(英文版)、V-Ray 1.5 SP2 for 3ds Max 2009(英文版)、Rhino 4.0(多語言版)、CINEMA 4D R13(中英文版)軟件。畫面上不可出現設計者的姓名等信息,考生禁止攜帶使用任何資料,包括光盤、U盤以及移動硬盤等設備。
魯迅美術學院研招辦
2019年12月1日
日 期
科
目
|
12月22日
|
12月23日
|
||||||
上 午
|
下 午
|
上 午
|
下 午
|
|||||
01中國畫研究
|
專業寫生(150分)
|
書法(150分)
|
||||||
02書法研究
|
書法臨摹(150分)
|
書法創作(150分)
|
||||||
03版畫研究
|
版畫創作(150分)
|
素描(150分)
|
||||||
04油畫研究
|
油畫寫生(150分)
|
油畫創作(150分)
|
||||||
05綜合繪畫研究
|
色彩寫生(150分)
|
專業創作(150分)
|
||||||
06雕塑研究
|
雕塑習作(150分)
|
雕塑創作(150分)
|
||||||
07公共藝術與城市精致化設計研究
|
公共藝術理論(150)
|
專業創作(150分)
|
||||||
08攝影
|
攝影理論(150分)
|
攝影創作(150分)
|
||||||
09影視攝影與制作
|
攝影理論(150分)
|
攝影創作(150分)
|
||||||
10當代藝術研究
|
專業創作(150分)
|
素描寫生(150分)
|
||||||
11藝術創作論
|
創作(不限媒介)(150分)
|
美術史與理論(150分)
|
||||||
12中外美術交流史
|
中外美術交流史(150分)
|
中、外美術史(150分)
|
||||||
13中國美術史
|
中國美術史(150分)
|
外國美術史、美術概論(150分)
|
||||||
14現當代美術研究
|
現當代美術(150分)
|
中、外美術史(150分)
|
||||||
15環藝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6室內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7展示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8建筑藝術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9染織藝術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0服裝設計研究
|
立體裁剪(150分)
|
設計效果圖(150分)
|
||||||
21中外服飾文化比較研究
|
中外服裝史(150分)
|
美學及服飾概論(150分)
|
||||||
22產品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計算機輔助設計(150分)
|
||||||
23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4動畫(動態敘事)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5動畫(靜態敘事)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6工藝美術創作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7數字媒體藝術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8當代藝術軟材料應用研究(大連校區)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9設計史與設計理論
|
中外設計史(150分)
|
設計概論(150分)
|
||||||
30設計史論研究與策劃
|
中外設計史(150分)
|
設計概論(150分)
|
||||||
31中國藝術設計史論研究
|
中外設計史(150分)
|
設計概論(150分)
|
||||||
32藝術哲學
|
美學原理(150分)
|
中外美學史(150分)
|
日 期
科
目
|
12月22日
|
12月23日
|
||
上 午
|
下 午
|
上 午
|
下 午
|
|
33藝術文化學
|
美學原理(150分)
|
中外美學史(150分)
|
||
34藝術美學
|
美學原理(150分)
|
中外美學史(150分)
|
||
35藝術管理研究
|
美術概論(150分)
|
藝術管理基礎理論(150分)
|
||
36藝術教育研究
|
美術概論(150分)
|
藝術管理基礎理論(150分)
|
||
37藝術策展研究
|
中外美術史(150分)
|
藝術管理基礎理論(150分)
|
||
38藝術思想史研究
|
藝術概論(150分)
|
中外美學史(150分)
|
日 期
科
目
|
12月22日
|
12月23日
|
|||
上 午
|
下 午
|
上 午
|
下 午
|
||
01中國畫研究
|
專業寫生(150分)
|
書法(150分)
|
|||
02書法研究
|
書法臨摹(150分)
|
書法創作(150分)
|
|||
03版畫研究
|
版畫創作(150分)
|
素描(150分)
|
|||
04油畫研究
|
油畫寫生(150分)
|
油畫創作(150分)
|
|||
05綜合繪畫研究
|
色彩寫生(150分)
|
專業創作(150分)
|
|||
06雕塑研究
|
雕塑習作(150分)
|
雕塑創作(150分)
|
|||
07公共藝術與城市精致化設計研究
|
公共藝術理論(150)
|
專業創作(150分)
|
|||
08攝影
|
攝影理論(150分)
|
攝影創作(150分)
|
|||
09影視攝影與制作
|
攝影理論(150分)
|
攝影創作(150分)
|
|||
10當代藝術研究
|
專業創作(150分)
|
素描寫生(150分)
|
|||
11環藝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2室內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3展示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4建筑藝術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5染織藝術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6服裝設計研究
|
立體裁剪(150分)
|
設計效果圖(150分)
|
|||
17產品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計算機輔助設計(150分)
|
|||
18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19動畫(動態敘事)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0動畫(靜態敘事)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1工藝美術創作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2數字媒體藝術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3當代藝術軟材料應用研究(大連校區)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4視覺傳達設計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5動畫(動態敘事)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6動畫(靜態敘事)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7工藝美術創作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
28數字媒體藝術研究
|
專業設計(150分)
|
創意色彩(150分)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