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2年11月8日,胡錦濤同志代表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作了題為《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的報告。提醒廣大考研學子,十八大報告的核心和基石是:一面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一條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個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九十多年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黨要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偉大旗幟
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早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夕,毛澤東就說過,"主義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趨赴"。黨的十八大號召全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旗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堅持和發展。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總結十年奮斗歷程,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勇于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對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回答,把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的認識提高到新的水平,開辟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科學發展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指導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回首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歷史,展望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我們得出一個堅定的結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表述,與十七大的表述相比較,取消了十七大報告中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之后的"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我理解,取消的原因不是因為它不重要,而是因為它與社會主義道路是循環定義,同時又與社會主義制度相重疊,因為十八大報告講的是道路、理論、制度三個方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新增加的內容,一個是"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體布局從四位一體增加為五位一體;再一個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這一新增內容實際上標明了我們的價值取向,標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奮斗目標。這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表述就更完整、更準確了。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講:"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理解,所謂封閉僵化的老路就是指改革開放前的傳統社會主義路子,包括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路子。改旗易幟的邪路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完全放棄社會主義的旗幟,走資本主義的路子;還有一個是指我們不能照搬現在一些西方由社會民主黨執政的發達國家所主張的民主社會主義道路,因為這不適合中國國情。我們只能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黨和人民經過長期實踐探索出來的正確道路。
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黨領導的改革開放是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但它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意義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們已經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就區分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與具體體制機制,認為基本制度如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的主體地位、人民民主專政、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等是正確的、優越的,是我們的歷史選擇,不能改變。而社會主義的具體體制機制,即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的體制,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改革的。當具體制度和體制不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束縛生產力發展時,如果不適時地進行改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發揮,甚至喪失掉。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不能改變,具體制度必須創新。改革是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生產力。鄧小平多次指出,歷史反復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
改革開放的進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開放中出現的很多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只能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來解決。30多年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三者之間的關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這是黨領導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長期實踐中形成的最鮮明特色。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實現黨中央確定的奮斗目標。每一名中共黨員都應該堅定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提醒廣大考研學子,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同志提出和深刻闡述了民族復興中國夢,這是著眼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的重要戰略思想。這一重要戰略思想,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愿,進一步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這一重要戰略思想,充分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全體人民的莊嚴承諾,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中國夢一經提出,就釋放出強大的號召力和感染力,必將把國內社會各階層、海內外同胞凝聚在一起,成為激勵中華兒女團結奮進、開辟未來的一面精神旗幟。
民族復興中國夢,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習近平同志圍繞什么是中國夢、怎樣實現中國夢這個重大問題,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比如,中國夢是國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實現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實現中國夢,必須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做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與各國人民美好夢想是相通的,等等。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民族復興中國夢的基本思想觀點,打開了理論創新發展的寬廣視野,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注入了新的時代精神和鮮活力量。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