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考研現象”是愈演愈烈。而調查發現這其中有不少的“被考族”,據媒體報道,山東聊城某高校一個班53個人里,有50人加入了考研大軍,“不考研”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不上進”的代名詞。不少考生被各種情況被動選擇考研,在調查結果中,“想做學術研究”的比例僅占9%。跨考考研考研輔導專家認為,不考研不等于不進步,同學們切忌隨波逐流打醬油,考研不是一朝一夕的簡單事兒,無論是考研或是工作,都要“量體裁衣”。
“被考族”也無奈
小王是去年畢業的,好不容易擠破頭進了合肥一家還蠻不錯的單位,但是工資有點低,每個月也就一千多,按照現在很流行的幸福工資指數,也是不幸福的,貧民一個!但是工作他很喜歡,雖然有的時候累的要死,不過有興趣了,做起來也特別有動力!同事之間也特別愉快,開玩笑,聚餐,都很輕松,根本不用擔心所謂的辦公室政治。
爸媽一直都希望他去考研,因為爸爸同事的孩子是名研究生,所以一直覺得其它沒有研究生學歷高的都是浮云。老一輩的思想我也沒法改變,但是作為子女,孝為大,所以這次考研,他要報名了!其實就他考研就是打醬油的!因為問了問周遭那些考研的人,有不少人都裸考,很多人不問為什么,大家考我也考,大家考才是真的考,跟著組織錯不了。選專業根本就不關心自己到底喜歡哪個,最好哪個人少就報哪個。哪些個牛人是真的立志成為實驗室“能人”的,為了中華之崛起而奮斗終生呢?
對于“被考族”的我們來說,都有著自己的無奈。大部分是來自于家庭或者生計。“其實,我也不太喜歡考研,考前也沒有認真準備,所以考了兩次,都沒有考上,連初試都從來沒有入圍。”小李說道。“說實話,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不知道考研選擇一個怎樣的職業適合自己,只知道端‘鐵飯碗’的幾率要大,至于后期如何發展還沒考慮到。”大四學生張同學的想法代表了一些應屆畢業生的困惑。
考研和就業,選擇哪一樣都精彩
楊志:畢業族一定要有目標,要有實現目標的勇氣和毅力。在考研究生前,受到同宿舍好友的慫恿,我也報了研究生考試,開始并沒有抱有太高的期望,畢竟全國每年有十幾萬的考生考研,競爭激烈,比我優秀的人很多,誰能認定我一定能考上呢。正是抱著這種“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態,我竟然神奇般地以高分通過了考生初試,獲得了寶貴的復試資格。到了這一步,我不敢大意了,考研復試是考研中重要的環節,有人曾說“得復試者得考研”,一點沒錯。我認真準備了復試中可能考到的問題,反復演練復試細小環節,在各大論壇閱讀考研前輩的心得……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后復試獲得成功,被錄取為中南財經的新生!
宋樂佳:我下決心找工作是在大三的寒假,這個時間也通常是大學生做畢業打算的時候。而我早早的便仔細權衡過,決定在大四開學就投入到求職的競爭中去,因此大學期間就去各大公司做實習生積累經驗。九月份開始求職,我在求職前,最開始的準備是要熟悉自己專業相關企業的運作模式,了解各種自己可能應聘的職位,知道本專業相關企業以及其市場在全國各地的分布,每種職位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什么、需求多少、工作待遇、穩定性等一系列信息。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被一家國企簽約,其實找工作的日子和考研一樣艱難,而且更早到來,沒有理由不付出全力。當你付出了全力,就會懂得自己要比絕大部分求職者更有優勢。你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去積累工作經驗,同時不斷地完善自己,最終迎來適合自己的企業。
針對自己的未來,一定要量體裁衣
對于每年大批打醬油考研現象,相關專家認為,現在的本科生普遍對自己的職業生涯缺少規劃,因而不明確自己的奮斗方向,甚至從未細致地審視過自己,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少大四學生既考研又想找工作,事實上,找工作和研究生考試的內容、要求和應試技巧可以說完全不同,而人的精力畢竟有限,難免顧此失彼甚至“雙輸”。因此,更重要的是根據自身興趣、專長以及其他有關因素(比如社會關系)合理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對于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來說,眼前的就業尷尬是必須解決的當務之急。
“研究生就業期望值過高是影響成功就業的一大原因。”研究生要想更好就業,就要正確認識自己,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調整職業期待值。從事某些職業需要更長的實踐經驗積累,但并不是所有專業的學生都絕對要去參加研究生考試。比如師范本科專業的學生,如果到農村的學校做教師,那就沒有必要一定拿到研究生學歷。不過,具體到每一名本科畢業生,是擇業,還是進一步深造,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選擇。許多考生自嘲道,別看報考人數這么多,其實不少人并沒有精心備考,部分學生是在家長的勸說或者同學的影響下報名的,最后難免淪為打醬油的。跨考教育輔導專家認為,這種狀況下,大家要理性分析自己,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尋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而如今在招聘市場上,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已經不是特別新鮮,那就是對學歷的要求逐年“水漲船高”。本科生已沒有多少值得驕傲的資本,于是,上完本科之后,考研也就成為不少學生的選擇。所以,考研似乎是就業的一個大方向,與其說考研是擇業的助力倒不如說考研是“形勢所迫”,跨考考研輔導專家認為,大家在這種大環境中,更要認清方向,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路!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