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提要
本章是本課程的第六章,主要講述抗日戰爭時期的內容,共五節,分別介紹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國民黨與抗日的正面戰場、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二、命題規律
本章在以往的考試中,從題型來看,本章既可命制選擇題,如2012年多選題28題,也可以命制分析題,如抗日戰爭勝利意義,考生應格外注意。
三、命題趨勢
本章今年有可能以選擇或分析題的方式,選擇題側重考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形成的史實,分析題側重考查抗日戰爭的意義、經驗、影響等內容。
四、考點解析
1、為什么說中國的抗日戰爭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戰爭?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1)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徹底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捍衛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華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運。
(2)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使中國人民在精神上、組織上的進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整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3)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抗日戰爭使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使中華民族煥發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4)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對世界各國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影響。中國人民為最終戰勝世界法西斯勢力做出的歷史性貢獻。
2、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中國共產黨積極倡導、促成、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大限度地動員全國軍民共同抗戰,成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杰出組織者和鼓舞者。
(2)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制定、實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戰策略和方針,提出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對抗日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3)中國共產黨通過游擊戰爭開辟敵后戰場,建立抗日根據地,牽制和消滅了大量日軍有生力量,減輕正面戰場壓力,也為抗日戰爭的戰略反攻備了條件。
(4)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最富于獻身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3.怎樣評價國民黨政府在抗日戰爭中執行的路線和正面戰場的地位與作用?
(1)國民黨政府執行面抗戰的路線,即不敢放手發動和武裝民眾,實行單純的政府和正規軍的抵抗;在戰略戰術上,國民黨軍事當局沒有采取積極防御的方針,而是進行單純的陣地防御戰。這是由國民黨政府的階級本質和階級利益所決定的,不僅使國民黨正面戰場接接失利,而且危害群眾利益,不得人心,使國民黨政府孤立于人民群眾之外。
(2)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對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抗日戰爭初期的戰略防御階段。
(3)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在抗戰各個階段中表現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日戰爭初期的戰略防御階段,國民黨政府積極抗戰,正面戰場在整個抗戰中起了重要作用,對抗戰的堅持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實行片面抗戰路線,也遭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進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一面消極抗戰,一面制造反共摩擦事件,其在抗戰中的地位和作用明顯下降。在戰略反攻階段,國民黨雖然堅持抗戰,但重點在準備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對奪取抗戰最后勝利的作用十分有限。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