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研究生導師安秋玲:
安秋玲
副教授社會發展學院社會發展學院
辦公地點: 閔行校區法商樓五樓(北樓)
電子郵箱: qlan@soci.ecnu.edu.cn
通訊地址: 東川路500號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
院研究方向
青少年的人格發展與社會適應
青少年的行為/精神健康
社會工作實務
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發展
社會認同與自我認同
學術成果
著作:
1.安秋玲著:《青少年同伴群體交往與自我同一性發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2. 安秋玲著:《老年社會工作實務與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3. 安秋玲主編《兒童青少年案例:理論與方法》,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
論文:
1.Is Social Work Really Being Recognized? Problems with Social Work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Mainland China Background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Social Work Education,2016(15) 132-146(通訊作者)
2.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發展:基于就業招聘信息的分析,中國社會工作研究,2015(14):74-97(CSSCI,一作)
3.The early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of a new social worker in China , Journal of Social Work Education, 2014(50)322-333(SSCI,第一作者)
4.實踐性知識視角下社會工作本土化建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93-98(CSSCI,獨作)
5.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已有研究與未來發展路徑,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6):21-25(人大復印資料轉載)(CSSCI,獨作)
6.國外特殊青少年權益保護及其對我國社會工作的啟示,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6):71-75(獨作)
7.服務犯罪青少年的社會工作機構:男孩鎮, 社會工作,2011,6:59-60
8.聽覺障礙青少年群體認同特點研究,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2011,5:31-34(第二作者)
9.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華東理工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2):39-47
10.大學生心理困惑及其根源探尋:基于自我同一性理論的視角,全球教育展望,2009(12):1511-1513
11.社會工作者實務認知與獲得途徑的訪談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27-33
12.自我同一性發展理論的不同取向及其演變關系,心理科學,2009(6):,28-314
13.社會工作在我國特殊兒童教育中的介入,中國特殊教育,2009(3):13-16
14.論班級同伴群體交往的自我生成價值,全球教育展望,2009(9):33-37
15.初中生同伴群體交往與自我同一性發展研究,心理科學,2008(4)
16.聽覺障礙高中生與普通高中生的自我同一性發展比較研究,(第二作者),中國特殊教育,2007(12)
17.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發展研究,心理科學,2007(4)
18.社會同一性研究綜述,石家莊師范學院學報,2007(3)
19.群體社會化理論及其對學前教育的啟示,幼兒教育2006(1)
20.青少年班級內非正式群體的群體認同研究,心理科學, 2006(1)
21.群體同一性研究綜述,心理科學,2005(4)
22.學生厭學行為的心理學分析,當代教育科學,2005(13)
23.動態評估及其應用,中國臨床康復(第二作者),2005(10)
24.文化心理學辨析,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26.兒童應對權威的問題解決策略研究,心理科學,2004(5)
27.不同年齡兒童對權威認知水平的研究,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3)
28.兒童權威認知的行為反應傾向研究,心理科學,2003(1)
課題
1.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規劃項目《社會工作者的實踐性知識及其提升策略研究》,2014
2.主持上海市浦江人才項目《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建構:基于實踐性知識的視角》,2012
3.主持《網絡輿情的傳播心理》,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策咨詢課題,2012
4.主持民政部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課題<<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研究》,2008
5.主持《上海市長寧區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長寧區組織部委托課題, 2007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