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研究生導師文軍介紹如下:
文軍
教授/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社會發展學院院長、社會學研究所所長、華東師范大學-紐約大學社會發展聯合研究中心(上海紐約大學)主任社會發展學院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社會工作系
聯系電話: (21)-53432977
辦公時間: 每周二、周三
傳 真: (86)-(21)-54345171
主頁網址: faculty.ecnu.edu.cn/wenjun https://shanghai.nyu.edu/research/social/faculty/jun-wen
辦公地點: 閔行校區法商樓北樓529室
電子郵箱: jwen@soci.ecnu.edu.cn;jw186@nyu.edu
通訊地址: 上海市東川路500號·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200241)
研究方向
(1)社會學理論與社會工作理論
(2)城市社會學與城鄉關系研究
(3)發展社會學與社會政策研究
(4)社區建設與社會治理研究
社會兼職
一、社會學類兼職
(1)中國社會學會常務理事、發展社會學專業委員會候任會長
(2)教育部高等學校社會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3)民政部全國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
(4)中國社區發展協會理事、專家委員會委員
(5)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社會學”學科召集人
(6)上海市社會學學會副會長、國外社會學專業委員會主任
(7)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副主任
(8)上海市法治研究會副會長
二、社會工作類兼職
(1)全國社會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2)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常務理事
(3)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社會工作理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4)上海市社會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5)上海市社會建設青年人才協會會長
(6)上海市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
(7)上海青年家園民間組織服務中心副理事長
(8)上海市浦東新區社會工作協會副會長
三、其他主要社會兼職
(1)全國青聯社科專家聯誼會理事
(2)上海市政協委員
(3)第九屆、第十屆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委員
(4)第六屆上海市普陀區青年聯合會常委
學術成果
主要學術成果
·社會學類成果·
一、著(譯)作、教材(含合著)
1、《承傳與創新:現代性、全球化與社會學理論的變革》(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社會學理論的當代轉向》(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
3、《我們時代的精神文化生活》(與童世駿等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社,2019年版。
4、《當代社會學理論:跨學科視野》(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5、《當代社會學理論》(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
6、《西方社會學理論:經典傳統與當代轉向》(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西方社會學經典命題》(主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非營利組織與中國社會發展》(與王世軍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網絡陰影:問題與對策》(文軍等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0、《網絡與國家安全》(與胡鍵合著),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11、《現代意識與都市發展:社會學的視角》(與羅國振共同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2、《質性研究概論》(與蔣逸民共同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13、《中國特色社區建設——南京市秦淮區經驗》(主編),中國社會出版社,2014年版。
14、《中國特色社區建設——江蘇省無錫市經驗》(主編),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版。
15、《中國城市底層群體研究》(與吳鵬森共同主編),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16、譯著:《全球社會學》(文軍等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版。
17、譯著:《社會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與趙勇合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
18、譯著:《情感社會學》(與孫俊才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譯著:《人類情感——社會學的理論》(與孫俊才合譯),東方出版社,2009年版。
二、主要學術論文
1、文軍、吳越菲:《災害社會工作的實踐及反思——以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社工整合服務為例》,《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9期。
2、文軍、何威:《災區重建過程中的社會記憶修復與重構——以云南魯甸地震災區社會工作增能服務為例》,《社會學研究》2016年第2期。
3、文軍、吳越菲:《失去“村民”的村落:傳統村落的轉型及其鄉村性反思——基于全國15個典型村落的經驗研究》,《社會學研究》2017年第4期。
4、文軍:《從生存理性選擇到社會理性選擇:當代中國農民外出就業動因的社會學分析》,《社會學研究》2001年第6期。
5、文軍、黃銳:《“空間”的思想譜系與理想圖景:一種開放性實踐空間的建構》,《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2年第6期全文轉載
6、文軍:《西方多學科視野中的全球化概念考評》,《國外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7、文軍:《全球化與全球社會學的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1年第4期。
8、文軍:《反思社會學與社會學的反思》,《社會科學研究》2003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3年第7期全文轉載。
9、文軍:《西方社會學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論化趨勢》,《國外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10、文軍:《后現代:一個概念的社會學考評》,《求索》2003年第2期。
11、文軍:《從分治到融合:近50年來我國勞動力移民制度的演變及其影響》,《學術研究》2004年第7期。
12、文軍:《制度、資本與網絡:上海市勞動力新移民的系統分析》,《中國研究》2005年秋季卷總第2期。
13、文軍:《論社會學理論范式的危機及其整合》,《天津社會科學》2004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2期轉摘;《光明日報》/《理論周刊》2004年12月24日轉摘
14、文軍:《1980年代以降の中國における歐米社會學の導入と発展》,《現代社會理論研究》(日本),人類科學社(人間の科學社)出版:415-426。
15、文軍:《現代性反思與經典社會學理論的重建——兼論社會學中全球化研究范式的確立》,《浙江學刊》2005年第4期。《新華文摘》2005年第18期轉摘
16、文軍:《從移植與融合到反思與重建:1980年代以來歐美社會學理論在中國的引進與發展》,《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5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7、文軍:《論農民市民化的動因及其支持系統——以上海市郊區為例》,《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6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8、文軍:《論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的基本特征與發展趨勢》,《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1期。 《新華文摘》2007年第8期全文轉載。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7年第4期全文轉載
19、文軍:《社會學理論的變革及其發展趨勢》,《光明日報》(理論版)2007年12月4日。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8年第1期全文轉載
20、文軍:《身體意識的覺醒:西方身體社會學理論的發展及其反思》,《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08年第6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1期重點轉摘
21、文軍:《在應對社會學總體性危機中促進學科研究的整體轉向》,《江海學刊》2009年第3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16期全文轉載;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9年第8期全文轉載
22、文軍:《制度建構的理性構成及其困境》,《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0年第7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10年第18期全文轉載
23、文軍:《個體化社會的來臨與包容性社會政策的建構》,《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新華文摘》2012年第8期全文轉載;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2年第5期全文轉載
24、文軍、羅峰:《公共知識分子的污名化:一個消費社會學的解釋視角》,《學術月刊》2014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4年第7期全文轉載;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4年第3期轉摘
25、文軍、吳越菲:《多域轉型中的“文化抗拒”:現階段我國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變遷路向及其特征》,《探索與爭鳴》2014年第7期。《新華文摘》2014年第21期全文轉載
26、文軍、王謙:《在反思中前行:西方發展社會學理論的新進展》,《江海學刊》2016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6年第4期全文轉載
27、文軍、王謙:《從發展社會學到轉型社會學:發展研究學科范式的新探索》,《江海學刊》2017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7年第5期全文轉載;《社會科學文摘》2017年第7期轉載
28、文軍:《社會轉型與轉型社會:發展社會學的中國關照及其反思》,《中國社會科學評價》2017年第4期。《新華文摘》2018年第6期全文轉載
29、文軍、吳曉凱:《找回失去的傳統:“大數據”研究范式的反思與重構》,《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8年第4期全文轉載;《社會學文摘》2018年第2期轉摘
30、文軍、林茂:《知識分子:一個概念的社會學考評》,《學術月刊》2018年第7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18年第10期全文轉載
·社會工作類成果·
一、著作、教材(含合著)
1、《轉型中國的社區研究與實踐》(與吳越菲合著),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年版。
2、《迷茫與超越:學校社會工作案例研究》(與易臻真等合著),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
3、《社區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國際比較研究》(主編),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社會工作模式:理論與應用》(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5、《學校社會工作案例評析》(主編),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6、《社會工作實務手冊》(與朱眉華共同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1月版。
7、《社會工作者》(國家職業資格一級二級培訓教程,主編),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8年版。
8、《西方社會工作理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二、主要學術論文
1、文軍:《學校社會工作論略》,《社會》2003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資料卡片《社會學》2003年第3期轉摘
2、文軍:《社會工作:和諧社會管理體制創新的變革力量》,《西北師大學報》2008年第1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12期要點摘編
3、文軍:《個體主義還是整體主義:社會工作核心價值觀及其反思》,《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8年第18期全文轉載。
4、文軍、黃銳:《論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模式及其對中國的啟示》,《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第6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4期轉載;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2009年第2期全文轉載
5、文軍:《當代中國社會工作發展面臨的十大挑戰》,《社會科學》2009年第7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09年第10期全文轉載
6、文軍、易臻真:《論社會救助中的預防機制:社會工作的功能及其運用》,《社會工作》2009年第9期(理論版)。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0年第2期全文轉載
7、文軍:《論社會工作模式的特征及其基本類型》,《社會科學研究》2010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0年第8期全文轉載
8、文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專業化與職業化建設》,《新資本》2007年第1期。
9、文軍:《邁向職業化時代的中國社會工作》,《社會觀察》2008年第7期。
10、文軍:“務工青年的社會生活狀況、問題及對策——上海外來務工青年發展報告”,載王榮華主編:《上海社會報告書(2008)》,2008年版,第419-436頁。
11、文軍、劉一飛:“學校社會工作實務”,載《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報告(1988-2008)》,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45頁。
12.文軍:《中國社會組織發展的角色困境及其出路》,《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2年第2期轉摘。
13、文軍:《論社會工作理論研究范式的形成及其發展趨勢》,《江海學刊》2012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2年第11期全文轉載
14、文軍、黃銳:《移民政策的回歸及其分析維度的建構:以國際移民研究為中心的討論》,《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2期;
15、文軍、易臻真:《交互分析理論模式及其在社會工作中的運用》,《社會工作》2013年第6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4年第4期全文轉摘;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學文摘》2014年第2期轉摘。
16、文軍、何威:《從“反理論”到理論自覺:重構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社會科學》2014年第7期。該文獲2014年度中國社會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一等獎;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7、文軍:《增強社會工作學科的理論自覺》,《人民日報》2014年10月10日理論版。
18、文軍、劉昕:《近八年以來中國社會工作研究的回顧與反思》,《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6期。
19、文軍:《專業社會工作:特征與功能》,《中國民政》2015年第10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5年第8期全文轉載。
20、文軍、吳越菲:《超越分歧:社會工作整合理論及其應用》,《社會科學》2016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6年第6期全文轉載;《社會科學文摘》2016年第7期轉載
21、文軍、高藝多:《關系重構:社會工作實務取向分歧的根源及其超越》,《社會科學研究》2016年第6期。
22、文軍、吳越菲:《社區為本:災害社會工作服務及其本土實踐》,《河北學刊》2016年第5期。《新華文摘》2017年第4期全文轉載,獲上海市社聯2007年度十大推介論文獎。
23、文軍、呂潔瓊:《社會工作專業化:何以可能,何以可為》,《河北學刊》2018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社會工作》2018年第9期全文轉載
三、主持的主要縱向科研項目
1.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3&ZD043):“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研究”。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9JJD840001):“中國包容性城市發展思路研究”。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3JJD840009):“大都市的底層社會及其公共治理研究”。
4.上海市教委科研創新計劃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201701070005E00041):“社會轉型的中國實踐與轉型社會學的建構”。
5.200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09ASH002):農民的“終結”與新市民群體的角色再造——大都市郊區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
6.200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03CSH002):“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的最新進展――非主流社會學的影響及其趨勢”。
7.教育部首批重大攻關項目(03JZD0026):“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調查研究”子課題二(總課題負責人為童世駿教授):“當代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個體狀況”。
8.上海市“曙光計劃”項目(03SG25):“從農民到市民:上海市郊區農民市民化研究”。
9.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NCET-04-0422):“有意圖行為與未預期后果:現代性背景下的城市化建設與居民生活結構的重建”。
0. 2004年度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4BSH002):“從非農化到市民化:我國城市化戰略的深層轉型與意義重建”。
11.200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5JA840007):“城市化的未預期后果及其對居民生活結構的影響”
12.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項目:“當前上海社會發展基本情況的判斷和分析”。
13. 上海世博局課題(2008年度):“城鄉互動中的移民問題研究”。
14.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現階段我國社會大眾精神文化生活調查研究》(項目編號:12&ZD012) 子項目:“城市化進程中社會大眾生活方式的變遷”
15. 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提高教育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效性和針對性研究》(項目編號:12JZD047)子項目:“現階段我國教育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的現狀與特征分析”。
歡迎訪問相關網絡資源
1.《中國社會學網》——文軍個人主頁介紹:
http://www.sociology.cass.net.cn/pws/wenjun/default.htm
2.《社會學視野》——文軍相關論文鏈接:
http://www.sociologyol.org/yanjiubankuai/xuejierenwu/wenjun/
3.《社會學吧》——文軍相關論文鏈接:
http://www.sociologybar.com/index.asp?xAction=xSmallClass&bigclassid=375&smallclassid=8
4.《學術中國》——文軍相關論文鏈接:
http://www.xschina.org/auth_list.php?author=%CE%C4%BE%FC
5.《當代文化研究網》——《西方社會學理論》課程平臺:
http://www.cul-studies.com/bbs/list.asp?boardid=30
6.國家精品課程《西方社會學理論》網站:
http://jpkc.ecnu.edu.cn/0810/index.html
7.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西方社會學理論》網站:
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3142.html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