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在本門學科上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和專門技術上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科學專門人才。
二、招生方式
1.普通招考:學校面向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員進行考試選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2.碩博連讀:從本校已完成規定課程學習,成績優良,且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學碩士生中擇優遴選博士生的招生方式。擬進行碩博連讀的學生需根據相關規定提出申請,并通過學校組織的博士生入學考試或考核,被錄取后進入博士階段的學習。
3.直接攻博:招收具有學術型推免生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學資格的招生方式。
三、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基本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祖國,愿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且碩士或學士學位屬于理學、工學門類;獲得學士學位6年以上(含6年,從獲得學士學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學之日)、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第5條規定的人員。
3.身體和心理健康狀況符合我校報名規定。
4.兩位報考學科領域內的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5.以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相關要求為:
⑴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不接受同等學力考生報考。
⑵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只接受畢業專業為材料類的同等學力考生報考,考生需近三年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領域的全國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至少一篇學術論文,或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排名前三名)。
6.現役軍人報考,按解放軍總政治部有關規定辦理。
四、考試科目及考試方式
1.初試(筆試)科目:
⑴政治理論課(碩士研究生畢業或已獲碩士學位人員、應屆碩士畢業生免試);
⑵外國語(含閱讀、語法、詞匯、翻譯和寫作);
⑶兩門業務課。
以上每科筆試時間為3小時。
⑷同等學歷考生加試科目(兩門本學科碩士研究生階段的主要課程)
2.復試(筆試和面試)
學校確定復試分數線后,由報考學院(研究中心)組織復試,采取筆試、面試或兩者相兼的方式進行,具體辦法由各學院(研究中心)確定。同等學力考生須加試(筆試)兩門本專業碩士學位主干課程。
復試時間、地點和復試名單于初試后另行公布(http://yjs.tyust.edu.cn)。
五、錄取
錄取工作貫徹“公開、公平、公正,擇優錄取”的原則,根據考生初試、復試成績,結合研究生階段學習成績及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情況、業務素質、科研成果、身體健康狀況等確定錄取名單。
六、錄取類別
1.非定向:須將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系轉至我校,畢業后雙向選擇、自主擇業。
2.定向:錄取時定向培養單位與我校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檔案、人事、戶口、工資關系保留在原工作單位,畢業后回定向培養單位就業。
考生與定向培養單位或服務單位因報考、就業問題引起糾紛而造成的后果,招生單位不負責任。
七、學習年限、學費及獎助學金
博士研究生基本學制3年,學費10000元/生.年,學習年限一般為3-5年。
博士研究生助學金13000元/生.年,獎學金最高18000元/生.年,獎助學金管理辦法請登錄研究生院網站(http://yjs.tyust.edu.cn)-規章制度欄查看。
八、報名及考試
1.以普通招考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報名考試時間、方式及招生導師、擬招生人數等信息請于3月10日左右登陸我校研究生院網站查詢。
2.以碩博連讀、直接攻博方式報考博士生的報名、初試、復試工作安排另行公布并由招生學院通知考生。
九、其他信息請留意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工作網站。如有變動,以教育部、學校當年有關文件為準。
歡迎廣大考生報考我校博士研究生!
聯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瓦流路66號,郵政編碼:030024;
聯系部門:研究生院招生辦電話:0351-6998486聯系人:馬文凱
招生學院、專業、研究方向 |
考試科目 |
重型機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080200機械工程(全日制) |
①1001英語 |
01重大裝備與關鍵基礎件設計理論與方法研究 |
|
02重大裝備新材料與關鍵工藝技術研究 |
|
03重大裝備智能控制與檢測技術研究 |
|
04微納界面摩擦學效應與控制 |
|
080500材料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
①1001英語 |
01重大裝備新材料與關鍵工藝技術研究 |
|
02金屬材料組織結構及性能優化 |
|
機械工程學院 |
|
080200機械工程(全日制) |
①1001英語 |
01高端重型裝備設計理論與智能化 |
|
02金屬/金屬基材料變形力學行為及質量控制 |
|
03綠色物料搬運裝備設計理論與智能化 |
|
04大型起重裝卸機械設計新方法和物聯網技術 |
|
05機電裝備電液系統與智能控制技術 |
|
06先進制造理論及應用 |
|
07工程機械及車輛的智能化綠色化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
080500材料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
①1001英語 |
01材料成形先進制造技術 |
|
02大型鍛件制造理論與技術 |
|
03新能源材料制備及性能 |
|
04焊接工藝及其自動控制 |
|
05新材料連接工藝與技術 |
|
06復合材料斷裂理論 |
|
07先進陶瓷材料制備、結構及性能 |
|
08煤層氣水力壓裂及滲流理論 |
|
09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
|
10金屬材料組織結構及性能優化 |
|
11先進軋制工藝與關鍵技術 |
|
12輕金屬基復合材料制備、結構及性能 |
|
13材料化學工程 |
|
14碳基材料開發及應用 |
|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
081100控制科學與工程(全日制) |
①1001英語 |
01裝備控制與智能化 |
|
02復雜系統建模、仿真與控制 |
|
03先進控制理論與應用 |
|
04機器人感知與伺服控制 |
|
05機器視覺與智能系統 |
|
06機器學習理論與應用 |
|
07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 |
|
08復雜系統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 |
|
09大數據挖掘及應用 |
|
10智能優化與決策支持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