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一)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
引導農民逐步過渡走向社會主義。
第一是互助組,這具有社會主義的萌芽。
第二是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土地及牲畜、大農具私有的基礎上土地入股、統一經營,有較多的公共財產,實行土地分紅和按勞分配相結合的原則。這具有半社會主義的性質。
第三是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將土地及其他主要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統一經營、集體勞動,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2)基本經驗
A.堅持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
B.采取了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逐步過渡的步驟。
創造了經過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臨時互助組到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合作社,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引導農民逐步擺脫私有制。
C.正確分析農村的階級和階層情況,制定正確的階級政策。
貫徹了依靠貧下中農、團結中農的階級路線,從而引導了廣大的農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3)意義
A.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列主義關于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理論的運用和發展
B.鞏固了工農聯盟,孤立了城市資產階級
C.實現了個體所有制向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轉變
D.農村經濟結構和階級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2.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也經過合作社的途徑,采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采取的形式是從供銷合作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再發展到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