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
多渠道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不掉線”
2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介紹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相關政策有關情況,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和關心高校畢業生就業,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多措并舉做好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工作。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專題部署。據統計,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874萬人,在受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如何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增加就業機會、拓展就業升學渠道,妥善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
最大限度增加就業機會——
加大重點領域招錄,鼓勵畢業生入伍參軍,鼓勵面向基層就業,加快完善落實就業創業政策
“受突發疫情影響,畢業生就業壓力增大。教育部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突出位置,與有關部門一起盡最大努力擴寬就業渠道、增加升學機會、開展精準指導服務。”翁鐵慧表示,教育部與人社部一起著力穩住大學生就業崗位基本面,將重點加大基礎教育、基層醫療、社區服務等領域招錄,加大政策傾斜,鼓勵更多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會同有關部門實施好大學生基層就業項目。
翁鐵慧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給雙向選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了挑戰,要真正妥善做好今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拓展就業渠道是最關鍵的,要有崗位、有渠道,這是基礎也是關鍵環節。
據介紹,教育系統將會同有關部門通過5個方面拓寬就業渠道:一是面向國家戰略,繼續在鼓勵畢業生到國家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要領域就業方面加大力度。二是擴大重點領域招聘,鼓勵各地增加對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教師等重點領域招聘,切實落實應屆公費師范生全部入編入崗。三是引導基層就業,繼續實施好農村教師特崗計劃,配合有關部門繼續組織實施好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出臺優惠政策,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大學生就業。四是鼓勵入伍參軍,配合中央軍委國防動員部通過優化指標分配、提前體檢等舉措,更大力度鼓勵應屆畢業生參軍入伍。五是豐富新就業形態,鼓勵畢業生到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就業創業。
游鈞表示,人社部將加快完善落實就業創業政策,鼓勵企業吸納一批,引導基層就業一批,支持創業帶動一批,并協同做好機關事業單位的招聘考錄工作,千方百計挖掘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
拓展畢業生升學深造渠道——
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專升本規模,重點投放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
“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專升本的規模,是黨中央、國務院統籌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戰略決策。”翁鐵慧說。根據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擴大今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將綜合考慮高校辦學承載能力、支撐國家戰略所需學科、經濟社會發展緊缺專業等因素,保證研究生培養質量;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規模將緊密結合職教本科、應用型本科建設,圍繞社會服務管理新業態發展等對一線技術人才的需求。
在有關工作落實方面,翁鐵慧表示,首先要科學確定分校招生規模的方案,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財政支撐情況以及高校辦學條件等因素,全國現有44萬名左右的研究生導師、1.2萬個碩士研究生學位授予點,尤其是近年來新增2000多個碩士點的培養能力和承載能力,科學確定分校招生的規模,重點向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高校傾斜。
“我們做了一個測算,擴大碩士研究生招生規模同比去年可能增加18.9萬人;同時擴大普通高校專升本的規模,同比爭取增加32.2萬人。接下來,要科學施策,根據培養能力,在確保培養質量的前提下,確定分校招生規模方案。”翁鐵慧表示,碩士研究生計劃增量將重點投放到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專升本計劃增量將投向職教本科和應用型本科,向預防醫學、應急管理、養老服務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傾斜。“教育部將指導各有關招生單位以質量為核心,嚴格招生培養管理,擴招以后必須要高質量完成招生和培養任務。”
多種途徑開拓招聘渠道——
加大崗位信息輸送力度,加強崗位供給,聯合社會招聘網站提供就業服務
2月5日,教育部與有關部門聯合印發通知,暫時停止教育系統舉辦的各類高校畢業生現場招聘活動。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間、現場招聘面臨實際困難的情況下,保障招聘工作不受大的影響?
“我們認為,做好信息對稱,花大力氣把崗位信息輸送到每個學生身邊去,非常重要、至關重要。”翁鐵慧表示,教育部目前積極推動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層面多級聯動,加強崗位供給。教育部已與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合作,為2020屆高校畢業生舉辦了12場行業特色鮮明的網上大型招聘活動,還有18場,3月還將舉辦電子商務行業、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等6場網絡招聘活動。二是在省市層面,要求各地緊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廣泛發動所在地的用人單位,千方百計增加網絡招聘活動,從3月份開始大量推出省市一級招聘。三是在高校層面,緊貼專業特點,主動加強與專業匹配度高的用人單位聯系,開展各種形式的網絡招聘活動。四是社會層面多方聯合,充分發揮社會招聘網站的積極作用,依托教育部大學生就業網,與前程無憂、智聯招聘、BOSS直聘、中華英才網、獵聘網等5個招聘網站,開辟校園招聘專區,首批上網80余萬個崗位,免費提供優質服務,同時嚴格審核崗位信息,確保真實準確。
“我們爭取把3、4月份線下招聘的崗位信息能夠基本轉移到網上進行推送,最大程度減少對畢業生的影響。”翁鐵慧表示。
游鈞表示,人社部將采取措施優化招聘服務,加大線上招聘,啟動“e路同行、職等你來”網絡招聘活動,推出線上指導,組織百名職業指導師開設就業指導的“云課堂”。“提早謀劃,一旦疫情解除,迅速組織動員全國各級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服務機構,密集推出行業化、特色化的現場招聘。”游鈞說。
更加精準提供指導服務——
“一人一策”加強個性化指導,做好特殊群體就業工作,加強畢業生服務保障
“每所高校都要關心關愛每一位畢業生,以‘一人一策’等方式加強個性化指導,盡最大努力向畢業生推薦符合其個人特點的崗位,同時積極引導畢業生找準職業定位,合理調整預期,盡快找到合適崗位。”翁鐵慧表示,疫情面前,特殊群體特別是大學生當中的特殊群體尤其需要關注,這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守初心、兜底線、防風險的重要內容。
翁鐵慧表示,著力強化重點群體的幫扶要求全面掌握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身體殘疾等特殊的大學畢業生的情況,實行分類幫扶和“一人一策”的動態服務,優先推薦就業崗位,讓他們畢業時能夠有合適的去向、合適的崗位。
“我們同時要加強對所有畢業生的服務保障,對7月離校仍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以按照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兩年內落實單位的畢業生,要求高校按照應屆畢業生身份幫助辦理就業手續。”翁鐵慧表示,這個政策不是新政策,今年重申后要加大督察落實,讓畢業生能夠安心尋找合適的工作。
針對受疫情影響更大的湖北地區高校畢業生的幫扶,翁鐵慧表示,教育部將在就業、畢業等方面加大政策傾斜力度,在特崗計劃、中央基層項目、研究生招生計劃、普通高校專升本招生計劃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高校要更加人性化地做好畢業生就業精準服務,根據學生返校復學時間的實際情況,今年研究生畢業答辯、學位審核可以適當延長時間,特別是對湖北籍、武漢籍的學生,各學位授予單位可增加學位委員會開會的次數,分期分批認定學位授予。同時,教育部將舉辦面向湖北高校以及湖北籍學生的專場網上招聘活動,并積極協調用人單位延長招聘時間,推遲體檢時間,推遲簽約錄取。
游鈞表示,人社部將通過擴大見習規模、強化困難幫扶等措施,提升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今明兩年將組織百萬畢業生見習,對企業開放見習崗位的,給予3—12個月的政策補貼。對離校未就業的畢業生,盡早與教育部門對接信息,開展實名服務,重點關注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零就業家庭的畢業生,實行“一對一”的幫扶舉措,政策服務全兜底。“同時,我們將始終關注湖北高校和湖北籍的畢業生,積極會同有關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援助措施,給他們提供平等的就業機會。”游鈞表示。
新聞發布會上,針對媒體對于今年高考方案的關注,翁鐵慧表示,教育部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會商有關部門及各地方,密切關注疫情發展變化的情況,綜合研判各方面因素對考試組織工作的影響,組織專家評估疫情對考試組織、考場防疫、交通出行、命題制卷及中學教學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穩妥審慎研究制定今年高考具體實施方案和相關工作安排,及時向社會公布,回應社會關切。(中國教育報記者 柴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