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研究生導師李永建介紹如下:
姓名:李永建 系別:市場與管理學系
職務/職稱:教授,博導 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作業工效及科學管理,人因工程、認知科學
學歷:博士 政治面貌:黨員
辦公電話:028-87601399 電子郵箱:liyongjian@swjtu.cn
教育背景:1996年獲杭州大學工學(工程心理)博士學位,研究方向:認知工效、人機界面及交互;1998年完成西南交通大學鐵路、公路、水運博士后流動站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認知與操作界面的干擾。
工作經歷:1996至2003年西南交大經濟管理學院任教,兼任西南大學心理學院應用心理教授、博導;2003-2008年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2008至今,西南交大經濟管理學院任教。
科學研究:
(一)文獻及獲獎情況概述:
主要從事基于認知工效的相關領域的研究,關注知識作業工效及科學管理、管理與經濟問題的認知科學(包括采用腦電、眼動等現代認知科學研究技術與手段)研究、人機界面及交互、可用性工程、人因工程與安全等領域的研究。獲得國家專利2項,指導學生申報發明專利3項;主持國家縱向項目4項(其中自然基金3項);主持企業橫向合作項目17項;發表論文70余篇,專著1部。
(二)代表專著及論文
[1] 李永建.人機環系統中一般工程操作干擾的研究──認知界面與操作界面的交疊作業干擾[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9
[2] 李永建.駕駛操作中反應選擇與反應組織加工關系[J].人類工效學報,1997,3(1):7-1
[3] 李永建,武振業,朱祖祥.駕駛操作中反應選擇與反應觸發的加工關系[J],.中國公路學報,1997,Vol.10(4):96-102
[4] 李永建,楊世杰,朱祖祥.離散交疊作業中反應選擇加工多任務特征的實驗驗證[J],.鐵道學報,1998,Vol.20(1):18-24
[5] 李永建.人機操作界面中有或無外部反應對后繼作業的干擾作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1998,Vol.8(6):69-73
[6] 李永建.人機操作界面中不同效應器(手或腳)對交疊作業的干擾作用[J],. 應用科學學報,1999,Vol.17(3):361-365
[7] 李永建,鐘永祥,魏于魁,朱祖祥.選擇反應作業中的反應組織[J].心理學報,2002,34(3):264-268
[8] 李永建,馬順道.軟件工程中"Philippe"現象的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4,40(21):57-60
[9] 李永建,王蕾,李瑾坤.知識作業的“動素”研究[J].工業工程,2006 Vol.9 No.5:49-53
[10] 李永建,王波,王蕾,李瑾坤,朱坤.知識作業過程管理方法的探討[J].管理工程學報,2008,22,(2):13-18
[11] 李永建,田清,傅浩,廖祥.知識作業難度計量的腦電實驗研究[J].管理工程學報,2008,22(4):51-56
主持或參與科研項目:
1.駕駛作業中心理不應期干擾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9-2001,負責人。
2.基于難度的知識作業分類定量模型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5-2007,負責人。
3.知識作業“動作-時間”分析方法探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9-2011負責人。
4.基于用戶的WEB界面的工效研究,中國移動音樂基地CE實驗室,2008-2009,負責人。
5.中國聯通四川分公司區縣市場建設與發展,中國聯通四川分公司,2001-2002,負責人。
6.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人員評價與競聘,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2004,負責人。
7.供電示范局建設,成都電業局,2004-2005,負責人。
8.五礦鋼鐵成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五礦鋼鐵成都有限公司,2004,負責人。
教學概況:
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 MBA
人因工程 工業工程碩士
管理科學的認知研究方法及應用 博士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