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研究生導師蔣向艷介紹如下:
蔣向艷
副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招生方向:中外文學關系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國際漢語教師研修基地
聯系電話: 021-62233073(辦)
辦公地點: 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辦公樓214
電子郵箱: sandyjxy@hotmail.com;xyjiang@hanyu.ecnu.edu.cn
通訊地址: 中國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郵編:200062
研究方向
比較文學,法國漢學,中華文化經典外譯研究
學術成果
學習經歷
1992.9—1995.6 浙江省東陽中學
1995.9-1999.6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系本科
1999.9-2002.6 華東師范大學對外漢語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國際漢學方向研究生,2002年6月獲文學碩士學位
2002.9-2005.6 復旦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法國文學方向博士生,2005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5.7至今任教于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
國外研修、工作經歷
2004.9-2004.12 法國斯特拉斯堡Gymnase Jean Sturm中文助教
2010.2-2010.12 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訪學進修
2017.1-2018.8 比利時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孔子學院中文教師
科研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唐詩在法語世界的譯介和研究”(項目號07CZW021)負責人,已結項,鑒定等級為良好。
2.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晨光項目“唐詩法譯研究”負責人,已結項。
3.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詩經》在法國的譯介和傳播”(2019-在研)。
期(集)刊論(譯)文
37.往者可鑒——讀張西平先生著《儒學西傳歐洲研究導論:16-18世紀中學西傳的軌跡與影響》,《國際漢學》2019年第1期。
36.法國的詩經學溯源,《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47輯(古典詩文的經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
35.讓文學還歸文學:顧賽芬《詩經》法譯研究,《燕山大學學報(哲社版)》2018年第6期。
34.不要在意間隙——漢學作為一門“之間”的藝術,《漢學研究》2018年春夏卷。
33.論一個古老文明的詩歌——蒙太古評德理文《唐詩》,《國際漢學》2018年第1期。
32.遷移的文學和文化:耶穌會士韓國英法譯《詩經.蓼莪》解析,《澳門理工學報》2017年第3期。
31.折射的他者:吳歷《三巴集》中的西方形象,《國際漢學》2017年第3期。
30.影響之實證,創作之融合——讀李奭學教授《中外文學關系論稿》,《中國比較文學》2017年第1期。
29.論20世紀上半葉中國留法學者的唐詩法譯和研究,《漢學研究》第22期,2017年春夏卷。
28.吳歷研究綜述,《國際漢學》2016年第2期。
27.當代法國小說創作與“自我虛構”引言部分,《法語學習》2016年第6期。
26.李賀、李商隱在法國——二李詩與法國早期現代派詩跨越時空的對話,《漢學研究》第21期,2016年冬夏卷。
25.李白詩歌在法國的譯介和研究,《漢學研究》第20期,2016年春夏卷。
24.中西會遇之互動詮釋范式——讀鐘鳴旦教授《傳教中的“他者”》,《文貝》2015年第1期。
23.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First Selected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Poetry into French, Asian Studies, Volume 3, Issue 2, Ljubljani/Ljubljana University Press, 2015.
22.吳歷皈依天學時間問題再探及其它——讀劉耘華教授《依天立義》中的吳歷研究,《中國比較文學》2015年第2期。
21.法國耶穌會士馬若瑟《詩經》八篇法譯研究,《天主教思想與文化》,香港原道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20.論中國詩歌的起源和藝術,《國際漢學》2014年第1期;
19.在相遇和共享中永葆開放生命的行進——讀程抱一先生《美的五次沉思》,《中文研究與國際傳播》(第2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第89-93頁;
18. 東西方語義調諧與新世界文化理想的建構——讀范勁《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第二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第184-188頁;
17.吳歷《湖天春色圖》研究.《漢學研究》第14集,2012,第280-287頁;
16.寒山詩在法國的傳播及其意義.《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4期,CSSCI,第一作者;
15.中國詩歌的韻律(法譯中).《國際漢學》第二十一輯,2011,CSSCI,第一譯者;
14.20世紀上半葉比利時漢學家的李白研究.《蘭州學刊》2011年第1期,CSSCI,第一作者;
13.莫言、余華和蘇童小說在法國的譯介.《東方翻譯》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
12.池莉小說在法國的譯介.《東方翻譯》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1.比利時魯汶大學圖書館館藏曾仲鳴的三部法文著作.《中國比較文學》2010年第4期,CSSCI,第一作者;
10.民國時期唐詩在法國的傳播.《漢學研究》第12集,2010,第一作者;
9.《玉書》對中國經典文學海外傳播的啟示.《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2期,第一作者;
8.法國漢學家德理文的古典中國詩觀,《國際漢學》第17輯,2009,CSSCI,第一作者;
7.法國漢學家德理文及其唐詩法譯.《中文自學指導》2008年第3期,第一作者;
6.評第一部唐詩法譯集——法國漢學家德理文的《唐詩》.《漢語國際推廣論叢》,2007,第一作者;
5.法國阿爾薩斯地區中學的漢語教學.《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7年第3期,第一作者;
4.程抱一的漢學研究之路.《法國研究》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
3.法國斯特拉斯堡的漢語教學.《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2.“歐洲語言集錦”簡介.《國際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2006年第2期,第一作者;
1.從《查第格》看伏爾泰與道家思想之關聯.《中文自學指導》2006年第6期,第一作者。
論文集、書籍論文
1. 程抱一的漢學研究之路.郁龍余主編,《承接古今 匯通中外——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第八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8;
2. 法蘭西學院院士程抱一唐詩法譯的再創性.尹富林、張輝主編,《《語言學與翻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3. 法國巴黎中學漢語教學狀況及分析.《第九屆國際漢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法國的李白研究.《中國李白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12,第334-348頁;
5.“之間”的空間——關于“對話”,《程抱一研究論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第222-229頁;
6.遷移的文學和文化:耶穌會士韓國英法譯《詩經.蓼莪》解析,《中西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7.程抱一的漢學研究與詩歌創作的關系初探,《論中國文化的世界性意義》,北京:學苑出版社,2018年。
8.折射的他者:吳歷《三巴集》中的西方形象,載宋剛編《傳播、書寫與想象:明清文化視野中的西方》,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年。
報刊文章
1.唐詩在20世紀法國的傳播,《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8月23日第492期;
專著
1.《程抱一的唐詩翻譯和唐詩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255千字,第一作者;ISBN:978-7-5617-6220-2
2.Famous Chinese Figures and Their Stories. 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2008,154千字,第一作者。ISBN: 978-7-5444-2048-8
3.《唐詩在法國的譯介和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6年。
著述
1.陳建華主編,《外國文學史新編》,撰寫“法國文學”部分(5萬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教材
編著《漢語中級綜合教程》(上冊),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譯著
1.《一罐魔血·厄運相機》.接力出版社,2008;
2.《金字塔咒語·隱身魔鏡》.接力出版社,2008。
學術活動、學術研討會
9.2019年11月1-3日,參加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華東師范大學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第二屆18世紀研究論壇(暨“18世紀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
8.2019年7月26-29日,參加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辦的2019國際比較文學學會執委會暨國際比較文學高峰論壇“世界文學與翻譯——經典文籍對外翻譯議題”發表論文并主持、評議;
7.2019年7月11-14日,華東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夏令營”任試講點評,同期“漢語及中國文化夏令營”任辯論賽評委;
6.2019年5月24-26日,第九屆東亞漢語教學研究生論壇任漢語文學作品翻譯、文化教學組論文點評;
5. 2013.6.8-9:上海大學歷史系暨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漢語文獻與中國基督教研究”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另類‘游仙詩’:吳歷《感詠圣會真理》和《誦圣會源流》組詩別解”;
4. 2012.12.14-16: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在海外的傳播及影響研究——以20世紀為中心”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20世紀唐詩在法國的傳播——以李白為例”;
3. 2012.12.7-9:香港大學中文學院,“絕域遠人:明清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折射的他者——吳歷《三巴集》中的西方”;
2.2012.11.14-16:浙江大學外語學院,“海外漢學與中外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提交論文“折射的他者——吳歷《三巴集》中的西方”;
1. 2012.10.24-26: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探尋生命的意味:生命哲學的跨文化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跨越時空的對話——李賀、李商隱與法國早期現代派詩之比較研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