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積極應對受經濟下行壓力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影響造成的嚴峻就業形勢,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渠道和資源,創新開展“網上就業、從容戰‘疫’”系列活動,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
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市委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市委書記專題聽取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匯報,分管負責同志專題研究畢業生就業工作,把學生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組織實施網上招聘和線上服務,努力實現高質量就業。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高校應屆畢業生畢業就業工作的通知》,制定疫情防控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要求,加強工作指導,推進工作落實。完善工作體制,實行就業工作周報制度,及時掌握畢業生就業工作進展。指導各高校發揮思想政治工作優勢,用好“校—院—系”三級管理體系和學生工作隊伍,通過文件公告、電子郵件、微信推送、一對一電話溝通等方式,與每一位畢業生建立聯系,告知學生疫情防控形勢和就業工作安排,讓每一項就業服務舉措真正落實到位。
強化線上指導,做好精準幫扶。整合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資源,推進就業指導課“空中課堂”建設,為畢業生提供“菜單式”網絡學習平臺。暢通信息溝通渠道,為有需要的畢業生提供“一對一”就業指導。目前各高校已有741門就業指導課程上線,5.4萬余人次進行了在線學習,通過網絡、微信、電話等開展咨詢5萬余人次。鼓勵畢業生到重點行業、到基層、到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參加各省市選調生、“三支一扶”、北京市鄉村振興協理員、參軍入伍、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等專項實現就業。加強特殊群體精準幫扶,全面掌握家庭經濟困難、身體殘疾等畢業生情況,落實求職創業補貼政策,實行分類幫扶和“一生一策”動態管理。建立湖北籍畢業生就業臺賬,重點對武漢籍畢業生針對性提供崗位信息、求職技巧和就業心理輔導。疫情發生以來,各高校已為畢業生發放各類補貼2萬人次,累計金額617.5萬元。
開拓就業渠道,推進網上招聘。加強部門協作和資源共享,招聘會用人單位經市教委或各高校審核推薦,要求招聘誠意足、崗位質量高;畢業生實名參加網上招聘會,要求簡歷中的教育背景與學信網數據比對一致,確保供需雙方信息“雙真實”。目前策劃安排市級網上招聘會170場,預計提供崗位超過40萬個。各高校樹立“全員抓就業”工作理念,動員學校教師、干部、校友等各方面資源,為畢業生找單位、找崗位、找需求信息,已累計舉辦線上招聘活動614場次,提供崗位42.5萬個。主動聯系用人單位,及時發布高校畢業生信息,建立校企合作對接平臺,在重點區域、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中加強人才供需的對接。行業特色型高校加強合作、信息共享,聯合舉辦差異化定位、特色鮮明的招聘會;積極面向市屬企業、中小微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對規模較小高校、高職院校、民辦高校等,在合作舉辦網上招聘會優先考慮,鼓勵高水平大學網上招聘會向其他高校開放。
簡化就業手續,提升服務質量。在原有服務基礎上,增加《就業報到證》郵寄服務,將學生戶口改遷等業務調整為網上辦理,辦理結果直接郵寄,實現“一趟不用跑”。實施三項兜底政策,在特殊情況下允許畢業生憑個人誠信承諾辦理就業手續;對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可按規定將戶口、檔案在學校保留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后再辦理相關手續;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湖北籍學生提供支持,推動在合理期望下的充分就業。把防范風險貫穿畢業生就業工作全過程,加強畢業生就業安全教育和指導,確保畢業生就業工作安全穩定。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