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過”“保分”“保錄”……近日,有媒體報道,隨著考研競爭的日趨白熱化,相關輔導機構開始緊鑼密鼓地爭奪生源,紛紛打起“保過”牌。“保過班”學費從3萬到20萬元不等,讓小伙伴們都驚呆了。一系列看似有師資、協議保證的承諾,實則卻存在合同解釋“誤區”、運營騙局、協議“漏洞”、名校“噱頭”等“四大貓膩”。
輔導機構怎樣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殘酷現實變成“保證通過”的美好理想?記者調查解開了謎團,“保過班”中的名師絕大多數都是未經過專業培訓的在讀研究生,“協議退費”并無法律保障、漏洞百出。
其實,真正有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老師絕不會接受這些輔導機構一分一毛。以投機取巧的渠道“運作”學術考試、獲取暴利,本身就是對學生的一種誤導和傷害。
為什么會有學員落入保過“誤區”卻不自知和失聲?還是考生本身缺乏自律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學習從來都是持之以恒的事,動輒將父母大筆的血汗錢“投資”考研,繼而坐享其成的考生,很難取得最終的勝利。考生和家長[微博]在失敗后又缺乏維權意識,大多沉浸在落榜的現實痛苦中,而放棄維護受侵犯的合法權利。
為何“保過”的考研班會有如此大的市場?這與整個社會的“唯學歷論”價值觀和速食、浮躁的風氣息息相關。“北大20萬保過,人大18萬”,這種以“名校+高價”為“噱頭”的廣告語正好命中了某些考生花錢買心理安慰的弱點。事實上,學歷和名校并非成功的“敲門磚”,想在人生的打拼中笑到最后,最后靠的是能力和心態。
如何遏制這些輔導機構對學生的誤導和欺騙?其暴利、欺詐性質的運營之所以能猖獗一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考試中心等權威部門的失聲、市場和行政監管環節的缺位。考研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機制,應該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有了政策和法律的緊箍咒,相信“保過班”機制總有一天會壽終正寢,如此才能真正還考研學子一個公平、公正、理性、真實的競爭環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