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華盛頓協議》全會一致通過接納我國為該協議簽約成員,我國成為該協議組織第21個成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工程教育的質量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是我國工程教育界多年努力的結果。
工程教育規模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開設工科專業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總數的91.5%;高校共開設工科本科專業14085個,占全國本科專業點總數的32%;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452.3萬人,研究生60萬人,占高校本科以上在校生規模的32%。同時,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對學科專業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加大了軟件、集成電路、水利、地質、煤礦、核工業、信息安全、動漫產業等重點領域的人才培養力度。工程教育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具備良好基礎,層次結構逐漸趨于合理、人才培養類型多樣,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工程教育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有力地支撐了我國工業體系的形成與發展,支撐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帶領下,新一代年輕工程科技工作者已經成長起來,在載人航天、高性能計算機、三峽工程、青藏鐵路、嫦娥工程等一大批舉世矚目的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如,參與神舟七號、八號、九號飛船以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研制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0多歲,都是我國培養的優秀創新人才。
面對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國家競爭力對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我國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在思想理念、培養模式、評價體系、體制機制等方面深入改革。人才培養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工業界的緊密結合;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工程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工程能力需要進一步加強;工程教育的評價體系與政策保障需要進一步完善;工程教育環境建設需進一步強化。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