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一)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強人們的自立意識、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法制意識和開拓創新意識,調動人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社會的道德進步。但也要看到,市場自身的弱點和消極方面,如趨利性、自發性等也會反映到道德生活中來,反映到人與人的關系上,容易誘發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消極現象,這些因素都會干擾社會主義的道德建設,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
要正確處理競爭與協作、自主與監督、效率與公平、先富與共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既勇于競爭,又有序競爭;既反對平均主義,又防止收入懸殊;既重經濟效益,又重社會效益。要正確認識和運用物質利益原則,樹立正確的義利觀,既要鼓勵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去獲得正當的個人利益,也要大張旗鼓地褒獎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反對見利忘義、唯利是圖,形成把國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要正確發揮社會主義道德對市場經濟的價值導向作用,形成和完善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道德規范,發揮市場經濟的積極效應,避免市場經濟的消極效應,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健康發展。
(二)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
道德建設的核心,即道德建設的靈魂,它決定并體現著社會道德建設的根本性質和發展方向,規定并制約著道德領域中的種種道德現象。道德建設核心的問題,實質上是“為什么人服務”的問題。
(1)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人際關系的客觀要求。
(2)為人民服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要求。
2.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要以集體主義為原則
在社會主義道德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是指導人們行為選擇的主導性原則。集體主義不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契合,而且也正是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確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1)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辯證統一。
(2)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3)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強調重視和保障個人的正當利益。
(三)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與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
1.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科學內涵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2.社會主義榮辱觀體現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客觀要求
(1)社會主義榮辱觀反映了社會主義道德的本質要求。
(2)社會主義榮辱觀指明了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方向。
(3)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引領社會風尚的一面旗幟。
3.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1)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增強人們的道德榮譽感和道德判斷力。
(2)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3)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夠使社會成員自覺內化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強化道德自律意識,堅定道德意志和信念,明榮知恥、揚榮棄恥、提升人格、敦化風氣,推動維系社會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道德風尚的形成。
二、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
(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
“愛國守法”,強調公民應培養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地學法懂法用法守法和護法。“明禮誠信”,強調公民應文明禮貌、誠實守信、誠懇待人。“團結友善”,強調公民之間應和睦友好、互相幫助、與人友善。“勤儉自強”,強調公民應努力工作、勤儉節約、積極進取。“敬業奉獻”,強調公民應忠于職守、克己奉公、服務社會。在公民道德實踐中,各項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功能和作用是互相滲透、交叉并行的。
(二)加強誠信道德建設
1.大力倡導誠信美德
(1)誠實守信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一項基本道德準則。
(2)誠實守信是職業道德的一項基本要求。
(3)誠實守信是做人的一項基本道德準則。
2.大學生要自覺加強誠信道德建設
(1)誠信是大學生樹立理想信念的基礎。
(2)誠信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
(3)誠信是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通行證”。
(三)努力錘煉個人品德
1.個人品德與道德修養
(1)個人品德的特點
其一,實踐性。個人品德不是個人的某種先天稟賦,而是個人在社會實踐中錘煉而成的一種特殊品性,它是社會道德要求的內化或體現,反映著活生生的現實生活的內容,展示著現實社會的道德風尚。
其二,綜合性。個人道德品質不是零碎的個人生活片段,而是個人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行為的綜合體現。這些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輔相成,滲透并影響個人道德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三,穩定性。個人品德不是臨時的、短暫的道德現象,它一經形成,就會長時間地影響人的知、情、意、行各個方面,使人形成一定的道德思維或評價“定勢”、道德意志力和道德行為習慣。
(2)個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個人品德對社會道德的發展變革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其次,個人品德是個人實現自我完善的內在根據。
(3)大學生提髙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高度的自覺性是道德修養的一個內在要求和重要特征。大學生要努力按以下要求來提高道德修養的自覺性:
首先,應有進行道德修養的強烈動機,這樣才能滿腔熱情地、自覺自愿地去學習、去思考、去體驗,從而提升道德修養的境界。
其次,應積極主動地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激勵,堅忍不拔、腳踏實地、持之以恒地進行道德修養。
最后,應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發揚成績,克服不足。
(4)加強道德修養的方法
其一,學思并重的方法其二,省察克治的方法其三,慎獨自律的方法其四,積善成德的方法其五,知行統一的方法
2.加強道德修養要自覺向道德模范學習
與社會實踐相聯系,是進行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道德模范是自覺踐行社會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精神。一個道德模范,就是社會上豎起的一個標桿、一面旗幟,就是在群眾中提倡的一種導向、一種追求。模范人物以自身的道德行為,真實、具體地再現了優秀的道德品質,給人以鮮活、直觀的印象,深化了人們對道德力量的理解與認同,構成了個體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的標準與參照。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道德模范的典型形象能夠帶給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與心理感染,對社會良好風尚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