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國內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當前學科發展前沿熱點問題,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將于2020年暑假期間舉辦"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2020年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活動。夏令營申請工作即日開始(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創建于2005年,研究所以心血管病和代謝綜合征等重大疾病為主題,集基礎、轉化、前臨床研究為一體,秉持從分子到疾病模型到人“一條龍”的研究戰略,進行分子機理和轉化醫學的研究。研究所已建成了具有國際水準的18個研究室及3個大型公共科研平臺,并以研究所為依托成立了北京大學分子醫學南京轉化研究院。研究所強調深層次合作、協同創新與集成創新,以"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為己任,開展代謝與心血管轉化醫學研究。核心宗旨是解決事關中國國計民生的重大生物醫學課題,培養“創新型、復合型、學科交叉型”領軍人才。
本夏令營作為加強基礎研究、促進轉化醫學研發的重要探索,旨在促進生物科學、分子醫學、心血管基礎研究與實踐、及其他跨學科類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當前學科發展前沿熱點問題和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的科研教學情況。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專業包括分子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生物技術。本期夏令營分子醫學研究所擬招收營員60--80人。
1. 申請資格:
1) 全國高校本科三年級(4年學制)和四年級(5年學制)在校生(2021屆本科畢業生)。
2) 學習成績優秀。
3) 對學術研究有濃厚的興趣,愿意從事學術研究工作。
4)英語水平優秀須滿足如下條件之一
①國家英語六級考試成績425分及以上(2016年9月1日后參加考試)。
②國家英語四級考試成績500分及以上(2016年9月1日后參加考試)。
③TOEFL(IBT)成績90分及以上(2019年9月1日后參加考試)。
④WSK(PETS 5)考試合格及以上 (2016年9月1日后參加考試) 。
⑤雅思(A類)成績6.0及以上 (2019年9月1日后參加考試) 。
⑥GRE 成績310分及以上(2016年9月1日后參加考試)。
2. 申請流程和申請材料:(即日至2020年6月15日24:00前)
第一步:網上報名
申請者登錄北京大學夏令營報名網站報名(網址:https://admission.pku.edu.cn/),入口網址:https://admission.pku.edu.cn/applications/ ,建議使用谷歌瀏覽器或火狐瀏覽器。
第二步:電子郵件提交電子版報名材料
申請者將以下材料電子版合并為一個PDF文件發送至報名郵箱:enrollment@pku.edu.cn。郵件主題名為:XX大學-XX學院-XX(姓名)2020夏令營申請(第一志愿導師XXX,第二志愿導師XXX)。
①夏令營申請表(報名系統導出)1份(WORD或PDF文件,教務部門部分和學校院系部分不需填寫和簽字蓋章);
②個人陳述(報名系統導出)1份(WORD或PDF文件);
③教務部門蓋章的本科階段成績單掃描件1份(PDF文件);
④教務部門蓋章的總評成績排名證明(附件下載)掃描件1份(PDF文件);
⑤符合要求的英語水平證書掃描件1份(PDF文件)。
第三步:準備紙版報名材料(入營報到時提交,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①夏令營申請表1份(教務部門部分和學校院系部分需填寫和簽字蓋章);
②個人陳述1份;
③教務部門蓋章的本科階段成績單1份;
④教務部門蓋章的總評成績排名證明1份;
⑤符合要求的英語水平證書的復印件1份;
⑥申請人還可提交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學術論文、出版物或原創性工作成果復印件1份;
⑦各類獲獎證書復印件1份;
⑧專家推薦信(附件下載)2封,即需要2位副教授以上職稱專家分別推薦,且密封并在封口騎縫處簽字。
3.材料審核及錄取
入營審核和錄取工作由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組織專家小組負責。錄取結果將于 2020年6月中下旬在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網站上公布并電子郵件通知本人。屆時未接到錄取通知的同學皆為未入選者。錄取的營員須全程參加夏令營活動。
4.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5.聯系方式
報名咨詢:何老師 電話:010-62767430,咨詢郵箱:enrollment@pku.edu.cn。
研究室導師信息:詳見所網站 http://www.imm.pku.edu.cn/kytd/yjsjs/index.htm
注:我所部分導師同時兼任生命科學聯合中心(CLS)的導師,申請者可同時報名CLS夏令營(報名網址http://www.aais.pku.edu.cn/tongzhi/shownews.php?lang=cn&id=976)
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
2020年4月24日
附件1-3
附件一:成績排名證明.doc
附件二:專家推薦信.doc
附件三:分子醫學研究所各專業博士導師名錄.pdf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