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活動目的
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優秀大學生夏令營將于2020年7月13日至7月15日在線舉行。本次夏令營活動面向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大學生,旨在促進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學科與各兄弟院校相關學科的交流,為各大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平臺,幫助優秀大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理解,開闊視野,激發科研興趣,發掘科研潛力,并吸引優秀大學生來我校深造。
二、申請資格
本次夏令營活動向全國高校公開選拔營員50名學員,選拔基本條件如下:
1.全國重點高校(如“雙一流建設”高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本科三年級在校生;如不具備以上條件,應為在某一方面有專長或確有培養潛質的學生;
2.達到所在高校推薦免試生要求;
3.熱愛計算機專業,有志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有潛在的科研和創新能力;
4.通過英語六級考試,英語水平良好;
5.遵守學術道德規范。
三、申請辦法及材料
申請參加我校全國“優秀大學生夏令營”的學生需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考生服務系統(https://yjszs-ss.ecnu.edu.cn,操作指南)中進行網上報名,完整填寫各項信息,并將以下1-4項申請材料(掃描后合并為一個文件)及個人陳述分別作為兩個附件(小于10M,格式.pdf)在系統中提交,不需寄送紙質材料:
1. 本科成績單(前5學期)1份,加蓋學校教務處或院系公章;2. 本科學習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的證明(由學校教務部門或所在院系蓋章);3. 英語六級證書;4. 其他證明材料(如已發表論文、專利發明、各類獲獎或資格證書等材料復印件);5. 個人陳述1份,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內容:介紹本人的學習成績、專業能力、外語能力、工作成果、學術研究興趣、曾參與過的科研項目、參與過的學科競賽情況、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計劃、其它特長及本人認為對于申請有參考價值的內容。
特別注意:(1)每位學員的申請材料必須真實,如發現申請材料有虛假成分,立即取消申請人一切資格,并保留追溯的權利;(2)我院將根據申請人情況進行審核、篩選,7月初公布入選名單并通過電子郵件通知到本人。屆時如未收到錄取通知者為未入選,不再另行通知。即日起可申請,2020年6月19日申請截止。
四、活動日程安排(時間暫定)
本次夏令營活動將邀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各實驗室的教授和研究員舉辦線上學術專題講座、線上ACM競賽、以及線上面試等環節,努力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讓同學們能有充分時間與導師們和研究生們交流與溝通。夏令營活動暫定為3天,具體日程安排為:7月13日:夏令營開幕式、線上學術講座和交流;7月14日:線上ACM競賽、線上學術講座和交流;7月15日:線上面試評選優秀營員,考核選拔優秀學生申請免試攻讀我校研究生
優秀營員如果獲得所在本科學校推免資格,且申請推免至夏令營期間面試的專業,達到我校推免接收條件的,不需再另外復試。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老師、季老師; 電話:62233509、62235021; 郵箱:lqliu@cs.ecnu.edu.cn、hyji@cs.ecnu.edu.cn
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簡介:
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前身主體是創建于1979年的計算機科學系。建系初期即設有計算機應用碩士點,1985年增設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碩士點,1993年計算機科學系加入理工學院,1999年“計算機科學系”更名為“計算機科學技術系”,2001年加入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03年獲計算機系統結構碩士點,2006年獲計算機應用技術二級學科博士點,2010年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2012年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后流動站,從而擁有了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學科體系。2015年9月,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與軟件工程學院合并,成立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2017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接受了教育部組織的第四輪學科評估,在238所參評高校中被評為B+檔(全國前10%-20%)。2019年,為有效服務國家人工智能戰略、建設一流信息學科,華東師范大學決定成立信息學部,以計算機科學技術系為主體,調入原計算機科學與軟件工程學院部分師資建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隸屬于信息學部。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現有教職工70余人,其中教授(或正高級師資)14人,副教授(或副高級師資)34人,大部分教師具備海外留學經歷。學院構建了一支以國際著名專家為學科帶頭人,以年富力強的中青年知名學者為骨干,學術造詣深、團結協作并且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結合自身發展優勢和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形成了以計算機系統、機器學習、圖形圖像處理為主的三大研究方向。自建設以來,取得了一批在國內外有影響的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2項,省市、部委一等獎5項,二等獎11項,三等獎18項。教師們筆耕不輟,除撰寫大量學術論文外,還主編了幾十本高水平的著作或教材,多本教材納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教材規劃和“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高水平學術論文的數量和質量逐年穩步上升。根據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2019年3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數據覆蓋時間200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計算機科學首次進入相關學科領域全球高校及科研機構排名前1%。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約500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約400人,博士生約50人。依托上海市計算機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簡稱“實驗中心”)省部級支撐平臺,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實驗中心是上海市級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高性能微機300多臺,另設有數字邏輯設計、計算機組成、嵌入式系統、單片機系統設計、DSP系統設計、計算機網絡工程、計算機網絡協議、網絡安全、高性能計算等專業實驗室,以及硬件系統開發設計和學生創新實驗室等開放實驗室。除滿足正常實驗教學外,實驗中心實行開放管理,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驗環境。特別是學生創新實驗室采用學生自主管理的模式,全天候開放,為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提供優良的條件。近年來,學生在各類科研競賽中均取得了優秀成績,本科生隊伍多次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亞洲賽區和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的金/銀/銅獎,曾三次成功晉級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2019年在第43屆ACM-ICPC(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球總決賽中位列全球41名(大陸高校中并列第9名),在賽前ICPC Challenge中獲得全球第一名。學生隊伍曾獲得全國第十一屆“挑戰杯”一等獎和全國第十屆“挑戰杯”三等獎,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級獎項。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和平均起薪始終位居學校各專業前三,社會認可度高。
在四十年來的發展過程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形成了優良的學術傳統、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圍。立德樹人,攀高行遠。學院將始終秉承“智慧的創獲,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會的發展”這一崇高大學理想,恪守“求實創造,為人師表”的校訓精神,圍繞“育人、文明、發展”責任使命,聚焦“教育+”、“生態+”、“健康+”、“智能+”、“國際+”五大行動計劃,為把我院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學院而努力奮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