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根據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教學〔2019〕5號)《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務工作規定》(教學〔2019〕7號)、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加強研究生考試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函〔2019〕2號)及《關于做好遼寧省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復試工作的通知》(遼招考委字[2020]4號)文件要求,為進一步做好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工作,本著“統籌兼顧、精準施策、嚴格管理”的原則,結合我校具體情況,現將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志愿考生復試部分相關信息公布如下。
一、復試方式及安排
一志愿考生復試工作擬于5月10日-15日期間采用網絡遠程復試方式進行。網絡遠程復試系統采用學信網“高校招生遠程面試系統”。
具體時間安排詳見我校研究生院網站后續通知。
二、復試資格的確定
1.我校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如下:
(1)學術學位類執行教育部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A類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學術學位類)
(2)專業學位類
專業學位
|
外國語
|
政治
|
專業或綜合課
|
總分
|
臨床醫學(1051)
|
47
|
47
|
160
|
300
|
口腔醫學(1052)
|
||||
中醫(1057)
|
46
|
46
|
160
|
300
|
公共衛生(1053)
|
42
|
42
|
126
|
300
|
護理(1054)
|
||||
藥學(1055)
|
(3)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考生進入復試的初試成績基本要求為總分達到或高于220分。
2.第一志愿考生復試資格的確定
按照教育部有關規定,碩士研究生招生復試應采取差額形式,結合招生計劃確定考生復試資格,擬招生計劃詳見附件1《大連醫科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擬招生計劃(不含長學制轉入及推免生接收)》。
(1)招生計劃≤50的專業:第一志愿上線考生按各學院各專業各研究方向擬招生計劃的150%確定復試名單,按總分由高到低排序。合格生源不足150%的專業,即所有上線考生均可參加復試。
(2)招生計劃>50的專業:第一志愿上線考生按各學院各專業各研究方向擬招生計劃的130%確定復試名單,按總分由高到低排序。合格生源不足130%的專業,即所有上線考生均可參加復試。
計算復試人數時遵循有小數點進位原則。
如復試名單最后一名總分為并列,則總分相同考生均進入復試。《大連醫科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第一志愿考生復試名單》(詳見附件2)
在復試名單之列的第一志愿生源復試須在所報學院、專業、研究方向及學位類型進行,不能變更。
三、復試、錄取工作基本流程
報到→復試→擬錄取→體檢
1.報到:考生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將報到審核材料上傳系統,各相關院(所)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通過系統負責審核考生材料。
2.材料審核通過的考生,按規定時間參加復試。
3.公布復試結果;考生接受擬錄取。其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專業學位擬錄取考生,按照總成績由高到低依次(總成績相同,以初試成績為準;初試成績相同,則以外國語成績為準)在所報二級學院、專業及研究方向下選擇規培基地,各單位規培名額詳見附件3《大連醫科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分單位擬招生計劃》。。
4.擬錄取考生自行到當地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體檢,并將體檢結果上傳系統,各相關院(所)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組負責審核考生體檢結果。
四、其他相關問題
1.我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相關信息如有更新將在第一時間發布在我校網站首頁“招生就業-招生工作-研究生招生”或研究生院網站“招生工作”中,請考生實時關注。
2.我校不提供考研歷年復試試題和復習資料,不舉辦任何形式的考前復習班。
3.請同學保持通訊通暢。
4.各位考生請勿到校現場咨詢,考生如有疑問,可申請加入我校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QQ群咨詢相關問題,同時也可撥打咨詢電話,均有專人受理考生咨詢。
五、聯系方式
聯 系 人:劉明川
電 話:0411-86110153
通訊地址:大連市旅順南路西段9號
郵 編:116044
QQ咨詢群:
一志愿考生請加大連醫科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一志愿群群號,658929399;
大連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招生辦公室
2020年4月27日
附件下載https://yjs.dmu.edu.cn/info/1017/5821.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