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位于嶗山腳下、鰲山灣畔美麗的青島校區,是集教學、科研、科技成果轉化于一體的理工類學院。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術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擁有一支學歷和職稱層次較高、年齡結構合理、具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我院現有教師9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6人,教授41人,副教授45人。全體教師中,85%具有博士學位,60%以上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經歷。
學院歷史悠久,1958年原山東工業大學成立電子系,開展本科招生與培養;1960年山東大學成立電子系,1970年成立光學系;2001年三系合并,組建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學業整體搬遷到青島校區。學院自創立以來,以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為中心,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支援并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成績斐然,為各行各業輸送大批精英人才。薛其坤、劉澤金、孫丕恕、周厚健等從這里走上了人生的光輝道路,成為各自領域的杰出人才。
暑期夏令營擬于7月中下旬舉辦,旨在促進信息學科優秀大學生之間的交流創新,提升大學生學術素養,同時作為選拔2021級推薦免試研究生及直博研究生的方式之一。本次夏令營擬招收學員80人左右。
一、申請條件
1. 申請者為2021年畢業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 成績優秀,預計能夠取得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
3. 具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和科研潛力;
4. 英語水平符合所在學校推免生的外語要求;
5. 有意向報考相關專業的考生。
二、申請材料
1. 本科成績單及成績排名證明(需學校教務部門或所在院系蓋章);
2. 個人簡歷及獲獎證書復印件各1份;
3. 英語水平證明材料復印件1份;
4. 體現自身學術水平的代表性成果復印件1份;
5. 山東大學報考碩士研究生人員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
下載地址:https://www.yz.sdu.edu.cn/info/1007/1007.htm
6. 山東大學報考博士研究生人員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核表。(直博生)
下載地址:https://www.yz.sdu.edu.cn/info/1007/1008.htm
7. 附件一:《2020年山東大學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表》以及附件二:《2020年山東大學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申請匯總表》。
三、申請方式
通過山東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夏令營報名系統進行報名(地址:http://stu.sdu.yanzhao.edu.cn/),截止時間為7月5日。申請人報名后請將全部申請材料(務必完成簽字蓋章)的PDF電子版打包上傳至報名系統,并同時發送電子版材料至郵箱396669351@qq.com。報名系統截止時未完成報名的,可將所有申請材料填報后發送至此郵箱進行報名。為方便溝通請加qq群:926233613(已滿) 496906174
四、錄取及活動安排
報名結束后,本單位組織專家對申請材料進行篩選,并在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網站(http://www.ise.sdu.edu.cn/)公布入選學員名單以及夏令營具體活動安排,不再通過電話方式通知,請報名人員及時關注。夏令營時間為7月中下旬,以線上形式進行,費用全免,活動內容包括學院學科特色及研究生培養特色的介紹、學術帶頭人學術報告等內容,具體安排后續在網站發布。
五、考核與獎勵
根據參加者的綜合表現,本次夏令營將評選出一定比例的優秀營員,頒發優秀營員證書,并進行推薦排序。取得優秀營員證書的同學將獲得以下招生優惠政策:
1. 取得所在學校2021年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資格并報考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及直博研究生的優秀營員,免予復試,根據推薦排序錄取;
2. 被成功錄取的優秀營員,在新生報到入學后,將按山東大學研究生優秀生源獎勵基金獎勵辦法(試行)的規定,獲得相應金額的獎勵基金。
六、其他注意事項
1. 申請人應保證本人提供的信息真實有效,如有弄虛作假將取消資格,并保留追究的權利;
2. 山東大學全國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屬于非盈利性質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山東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不承擔參加者活動期間所產生的任何法律和經濟責任。
3. 夏令營參加者應自覺遵守舉辦單位的各項規定和要求,遵從夏令營工作人員的統一安排,不得從事與夏令營無關的任何活動。
七、聯系方式
咨詢電話: 0532-58630706
聯系郵箱:396669351@qq.com
歡迎各高校光學、電子、通信及相關理工類優秀本科生參加夏令營!
信息學院研究生辦公室
2020-6-28
附件下載https://www.ise.sdu.edu.cn/info/1056/9148.htm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