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近日教育部下發的《2014年全國碩士學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指出,國家對所有納入國家計劃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均安排定額撥款,所有納入國家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都要繳納學費,國家和招生單位通過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助學貸款、三助崗位、綠色通道等制度,建立多元獎助體系,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
自全面取消公費研究生政策出臺以來,國家及高校配套的獎助措施一直為全社會所關注。記者了解到,臨近考研報名,大部分高校的2014年研究生的獎助政策仍在商討制定中。但一些試點院校的做法已初見成效。
高校獎助學金細則仍在商討中
9月以來,北大、清華、人大、復旦、北師大等高校陸續發布了201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這些簡章中,都提到2014年入學的研究生開始實行收費制度及新的獎助學金辦法,但細則仍在商討制定中。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規定實行收費政策的研究生暫執行原收費政策。
而根據教育部之前出臺的相關規定,研究生獎助學金大致可分為國家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三類。此外,還有高校、院系自設獎助學金,助學貸款,三助崗位等獎助制度,以保證學生不會因收費增加個人負擔。
據記者了解,在前些年已經取消公費研究生的試點高校中,不少高校通過設置不同等級的獎學金,來減免學生的學費。
北京大學2012屆畢業生小張告訴記者,他們專業的學術型碩士全部有獎學金,一等獎學金17200元/年,二等獎學金13600元/年,三等獎學金10000/年。學費是10000元/年,直接從獎學金中扣除,所以即使是拿三等獎學金的學生也相當于免費讀研。其他高校的獎學金政策與此相當。
“我們學校的獎助學金政策也在制定中,目前基本確定獎助學金會100%覆蓋。作為科研類高校,我們的獎助力度會略高于其他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助理高隨祥認為,以前高校的獎助學金就能滿足研究生的基本要求,在新的獎助體系下,知名大學的獎助學金應該會有大幅提高。
普通高校受政策影響較大
知名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指出,“全免費”與“收費+全覆蓋獎學金”制度,是不同的。首先,如果實行“收費+全覆蓋獎學金”,學校必須評定獎學金并設定不同等級,否則,假如所有學生都享有一樣的獎學金,獎學金可沖抵學費,不如實行全免費。所以,學校在獎學金的設置上要拉開層次,才能發揮其作用。
“要注意的是,此前試點進行研究生收費機制改革的院校,大都是985、211高校,學校辦學資源豐富,獲得的國家投入也較多,因此有條件設立獎助學金。現在將這一制度推廣到全國高校,其他高校能否建立健全的獎助學金制度,就不好說了。所以,這一政策的實施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普通高校。”熊丙奇認為,國家在進行收費機制改革的同時,還應該加大其他配套制度的改革,比如招生制度、導師制度,只有一系列的改革才能讓我們的高校培養機制真正發生轉變。
2012年
財政部、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決定從2012年秋季起,中央出資設立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表現優異的研究生4.5萬名。
2013年2月6日
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向所有納入國家招生計劃的新入學研究生收取學費。現階段全日制學術學位研究生收費標準,原則上每年碩士生不超過8000元、博士生不超過10000元,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規定實行收費政策的研究生暫執行原收費政策。
2013年2月28日
財政部、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的意見》,從財政撥款制度、獎助政策體系、收費制度三個方面完善了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
2013年7月
財政部、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和《研究生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提出了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和助學金的發放標準。
主要獎助學金政策
1 中央出資設立的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表現優異的研究生4.5萬名,其中碩士生3.5萬名、每生每年2萬元,博士生1萬名、每生每年3萬元;
2 研究生學業獎學金。2014年秋季學期起,建立中央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制度。中央財政按照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標準及在校生人數的一定比例給予中央高校資金支持。中央高校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設定獎勵面、等級和標準,但獎勵標準不能超過同階段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標準的60%。各地參照中央政策精神制定地方所屬高校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管理辦法;
3 設立了研究生助學金制度。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將原研究生普通獎學金調整為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中央部門所屬高校博士研究生助學金標準為每生每年12000元, 碩士研究生助學金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地方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標準由各地自行確定,原則上博士研究生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碩士研究生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
高校樣本
北師大 10月后公布獎助細則
目前,北京師范大學計劃于2014年秋季開始實施的新的研究生獎助體系正在討論、制定當中。據北師大研究生院副院長兼綜合處處長張弛介紹,具體方案估計會在10月或11月公布。
現在我們已經在《2014年全國統考學術型碩士生招生簡章》和《2014年博士生招生簡章》中向社會介紹了我校研究生學費繳納和獎勵資助政策,目的就是要告訴考生:研究生教育需要受教育者本人的投入,他們是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主體之一,與此同時,他們所享受的獎助待遇也會隨之提高。”
北京師范大學新的獎助體系包括基本助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優秀新生獎學金、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專項獎學金等。以學術型碩士生為例,2014年秋季起,所有學制年限內的非定向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生,均可享受基本助學金,額度為0.6萬元/生/學年;優秀新生獎學金用于獎勵綜合素質高、學術潛力突出的新生,獎勵覆蓋率為當年新生總人數的10%左右,獎勵額度為0.8萬元/生;優秀研究生獎學金主要獎勵學業優秀、綜合表現突出的二、三年級碩士生。獎學金覆蓋率為學制年限內在校二、三年級碩士生數的30%左右。獎勵額度不低于1萬元/生/學年,最高為2萬元/生/學年。同時,碩士生還可申請三助崗位(助管、助研和助教崗位),通過承擔相應崗位任務,按勞取酬。
“從明年秋季開始,國家也會增加對研究生基本助學金的投入,所有無固定工資收入的學生都可以通過獲得基本助學金,基本抵消學費。即使學習不是特別優秀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承擔三助崗位中一些事務性工作,獲得一些收入。”
張弛指出,對于一些冷門專業和學科,學校也會給予一些政策上的傾斜。”這種做法會進一步推動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所以說,研究生投入機制改革不是簡單的涉及研究生繳費與待遇提高的改革,更是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深化。
專家觀點
擔心獎助學金操作規范走樣
周凌波,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
取消公費研究生之后,獎助學金的評比、操作是不是規范,會不會走樣兒,改革預期目標會不會實現,這都是我比較擔憂的。我比較擔心兩種情況的出現,一種是取消公費生原本是為了鼓勵學術創新、自主學習,但最后還是平均主義,不能發揮激勵作用,這就背離了最初目標,等于原地踏步;還有一種是獎助學金評審的操作空間加大,相關環節流程比較多,會有不公正、不透明的現象,教育不公平因此而產生。這樣就不光是原地踏步了,甚至產生倒退。
在新的制度下,國家獎學金助學金是一種政府投資和購買,要嚴格按照財政資金的規范進行管理。所以獎助學金的評選一定要進行校園公示,師生參與,社會監督。
研究生收費改革只是一個杠桿
李奇,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在我國高等教育30多年的改革中,很多改革或多或少都留下了新自由主義的痕跡,即通過簡政、放權、市場化、商品化、私有化、通過強化個人責任、淡化“公共物品”的屬性等方式,進行類似經濟領域的改革,擴大招生規模、允許高校計劃外招生收費、取消畢業生分配、高校后勤社會化、通過擴招拉動內需等改革,都有異曲同工的特點。因此,取消公費研究生這一政策,是新自由主義政策的延續,還是為了提高培養質量,促進研究生教育持續健康發展,這是一個需要時間檢驗的問題。
如果取消公費研究生的政策僅局限于收取學費、提供資助,如果高校內部的培養方式和外部的問責方式沒有發生相應調整,那么改革培養機制的目標恐怕難以完成,特別是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政策目標。
我認為研究生收費改革只是一個杠桿,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和學習動機之間沒有必然聯系。但它可以用來引導和促進高校不斷地提高培養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如果要發揮促進作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和教育部就不僅要挖掘“錢袋子”的功能,而且還要發揮“監督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即通過激勵杠桿和問責杠桿來發揮作用。例如,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把入學機會、教育成本、學費標準、教育收益、學習結果五項指標納入高校年度審核的“必做題”。在它的引導下,高校才有可能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強化相關領域的建設,提供年度審核報告。
在學校報告的基礎上,教育部應定期發布五項結果的審核排名,同時發布部屬院校和地方院校的辦學定位信息、教育收費信息、生源結構信息、資助種類和比例信息、校園安全等信息。除了向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廳上報上述信息外,高校每年必須定期公布新學年學生學習和生活費用的基線標準、獎助貸補等資助的比例和額度、申請的標準和程序等信息,這樣,通過績效管理和管理型的競爭等方法,促使高校以更合理的學費和更優質的質量來吸引更好的學生,達到方便學生進行知情的選擇、繼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的目的。
全面收費可能帶來三重變化
李鋒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我認為實行研究生全面收費制度之后,高校可能會出現三方面的變化:一是辦學條件會逐漸提高。研究生繳納學費,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總投入,就可能實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生均經費。其實,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本科生教育大規模擴展,而本科生生均經費以及一系列重要的辦學條件的指標不降反升,就是因為本科生繳納的學費給出了有力的支撐;二是研究生教育向多樣化發展。這是因為,一旦研究生教育開始收費,那么研究生在接受教育服務時會有更多的主體意識、問責意識,會對大學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形式甚至會對導師提出更多自主的要求。反過來,由于研究生開始繳納費用,大學本身也會比以前更加主動地傾聽研究生的聲音、獲取他們的需求信息,并且不斷改進教育服務,滿足不同研究生的需求;三是會有更多學生選擇中途輟學去創業。隨著研究生規模的擴展,本科教育的文憑將會持續貶值。因此,有些學生可能不會再想耗費整整四年只為拿到一個不斷貶值的本科文憑,可能會選擇從大學輟學。在美國高等教育大規模擴展的時期,就發生了這樣看似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是美國高中生越來越容易上大學,一方面美國高中生的輟學率卻顯著增加了。這是因為高中文憑和本科文憑不斷貶值,加上接受本科教育要支付高昂的學費,這就促使一部分高中生選擇不但不去上大學,甚至都不想拿到高中文憑,就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獲得工作經驗與收入。
中美對比
嘗試與國際研究生教育接軌
我國實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的制度,并初步建立完善的獎助體系,這是與國際研究生教育接軌的表現。但是,我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究生收費機制和培養機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專家指出,在實行收費制度的同時,我國高校也應進行招生制度、培養模式的改革。今年七月,《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的發布,預示著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會更進一步。
全面收費可能帶來三重變化
李鋒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我認為實行研究生全面收費制度之后,高校可能會出現三方面的變化:一是辦學條件會逐漸提高。研究生繳納學費,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總投入,就可能實現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生均經費。其實,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本科生教育大規模擴展,而本科生生均經費以及一系列重要的辦學條件的指標不降反升,就是因為本科生繳納的學費給出了有力的支撐;二是研究生教育向多樣化發展。這是因為,一旦研究生教育開始收費,那么研究生在接受教育服務時會有更多的主體意識、問責意識,會對大學的研究生培養目標、培養方式、培養形式甚至會對導師提出更多自主的要求。反過來,由于研究生開始繳納費用,大學本身也會比以前更加主動地傾聽研究生的聲音、獲取他們的需求信息,并且不斷改進教育服務,滿足不同研究生的需求;三是會有更多學生選擇中途輟學去創業。隨著研究生規模的擴展,本科教育的文憑將會持續貶值。因此,有些學生可能不會再想耗費整整四年只為拿到一個不斷貶值的本科文憑,可能會選擇從大學輟學。在美國高等教育大規模擴展的時期,就發生了這樣看似矛盾的事情。一方面是美國高中生越來越容易上大學,一方面美國高中生的輟學率卻顯著增加了。這是因為高中文憑和本科文憑不斷貶值,加上接受本科教育要支付高昂的學費,這就促使一部分高中生選擇不但不去上大學,甚至都不想拿到高中文憑,就開始進入勞動力市場獲得工作經驗與收入。
中美對比
嘗試與國際研究生教育接軌
我國實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費的制度,并初步建立完善的獎助體系,這是與國際研究生教育接軌的表現。但是,我國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研究生收費機制和培養機制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專家指出,在實行收費制度的同時,我國高校也應進行招生制度、培養模式的改革。今年七月,《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見》的發布,預示著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改革上會更進一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