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1.2的差額與不斷加大的復試權重,讓考生們再度陷入焦慮。復試,尤其是面試,是沒有模擬卷的。如果能夠提前感受復試現場氣氛,了解一些新鮮真實的復試場景,也許能增加一些勝算。
四月,正是考研學子走向復試考場的時候。雖然經歷了初試緊張激烈的拼搏,不少有機會參加復試的同學心里仍然忐忑不安:我應該以怎樣的心態走向復試考場?在面試中該怎樣作答,才能給老師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導師提出的問題自己一無所知,又該如何應對?
俗話說,考場如戰場,“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復試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到考研的成敗。今天,《求學·考研》特別邀請了在研究生復試中一舉成功的同學和一些參加復試工作的導師、秘書,以他們親身經歷的現場經驗,教你如何漂亮地打好“復試”這一仗。
揭密:走進研究生復試現場
“面試技巧就是談自己熟悉的東西。”
講述者:劉欣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07級語言文字學碩士研究生,復試成績排名該專業第一)
提及復試,很多人都會問“面試有什么訣竅?”“要注意什么技巧?”等問題,其實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并沒有什么太過具體的技巧。我的體會是,考生在回答導師的提問時,應盡量地將話題轉向自己熟悉的領域。比如,在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往往會談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些愛好一定要是自己所熟悉的,而且是近期經常接觸到的。因為很多老師的提問極有可能根據考生的自我介紹而展開。我學的是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因此在進行自我介紹時,提到自己對古漢語語法非常感興趣,老師便順勢和我談起了《史記》中的一些語法現象,正好這本書是我在復試之前每天必讀的書,對于其中的內容非常熟悉,所以在面試時就回答得比較流暢。
面試最忌諱夸夸其談。我曾在面試時碰到過這樣一個考生,他把自己高中、本科期間發表的散文、小說等作品都拿了出來,并用許多溢美之辭來形容自己的寫作能力,然而他在回答關于文字學專業知識的問題時卻啞口無言,前后的表現反差如此之大,自然導致復試失敗。
我們學校采取公開面試的方式,所以在面試中,我除了準備自己的發言外,還十分注意聆聽其他同學的回答,看看別人哪些地方發揮得好,哪些地方是我應該特別留心的。我發現老師在面試考生時,還喜歡和周圍其他的學生進行目光交流,如果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要抓住機會加深自己在老師眼中的印象。比如,適當地點一下頭,和老師進行目光接觸等等,都非常有用。有的老師比較幽默,你可以在他說完話后微笑一下,表示對老師幽默之處的理解和贊同。這個方法我在面試的時候就使用過,感覺很好。
“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實話實說。”
講述者:吳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07級碩士)
我們學校的復試很簡單,共15分鐘,先是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然后回答老師提出的專業問題,既沒有筆試,也沒有要求動手做實驗。但是,我在面試時碰到了大家最擔心的問題——被問到了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問題。
進入考場之前,我一點兒也不緊張,因為初試成績很好,我認為自己應該很有把握通過復試,而且我面試前也和導師聯系過,導師對我的科研能力比較認可。然而,當我在面試時被問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竟然反應不過來!10秒鐘之后我才意識到自己對這個問題一無所知。我有點慌了,但是總不能不回答啊。我記得當時先是謙虛地說了一句“拿不準”,然后簡單地談了一些與這個問題相關的知識,我不敢說多,既怕露了餡,也怕被老師打斷回答。好在之后老師又問了我另外一個問題,而恰巧自己此前曾看過這個問題的一些相關資料,所以回答得很流利。面試出來之后跟別人交流,才知道很多同學都被問到完全不懂的問題,原來大家的情況差不多。
事實上,面試時經常會碰到對老師的提問不甚了解的情況,關鍵看你怎么處理。我個人認為,考生可以這樣對老師說:“非常抱歉,我現在對這個領域了解得不多,但我希望在的研究生期間,在導師的指導下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粗淺認識……”然后可以簡單地談一點相關內容。如果你對這個問題實在是一無所知,那就干脆向老師表明自己不知道,千萬不能讓老師認為你是在“強不知而以為知”。因為面試不僅測試考生的知識面,還測試考生的思維靈活性、應變能力、治學精神等。所以,遇到完全不懂的問題時要實話實說,不要不懂裝懂。
“事先準備材料,展現科研潛力。”
講述者:郭瑜華
(中國科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專業06級碩士)
早就聽人說過,參加中科院的復試,看的就是你有沒有科研潛力,因為他們招的是研究生而不是職員。那么,怎么才能讓老師發現你有做科研的潛力呢?
復試之前,我想過很多表現自己的方法,但大多都被我否定了。畢竟面試只有短短的10多分鐘時間,想要全方位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和思想,實在太難了。考慮再三,我采取了這樣的方式:面試前,我將自己本科時發表的三四篇小論文做成一個薄薄的冊子,并復印了好幾份,以便復試時給老師人手一份。在進行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適時將這份早已準備好的資料禮貌地遞到各位老師手中。后來,老師的提問也就隨著其中的一篇論文展開。因為論文是我自己寫的,所以回答起來游刃有余,我還順著論文中的觀點展開思路,提出了論文中沒有涉及的觀點。當我看到主考老師頻頻點頭,我知道自己的回答得到了老師們的好評。后來我才知道,我是我們專業唯一一位事先準備了材料的考生。那本小冊子的原件直到現在我還保存著,因為它對我的復試幫助實在太大了。
其實,一個人的研究潛力體現在你對提問的分析和表述中,可能自己意識不到,但老師們卻能慧眼識人才。所以,我們在回答問題時要善于提煉自己思想的閃光點,對于專業學術前沿的東西要有一定的了解。當然,這個過程是要通過平時積累的,不可投機取巧。
“關注面試老師的研究成果。”
講述者:小胡
(湖南大學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專業07級碩士研究生)
在我們學校,面試的先后順序是通過抽簽決定的。當時我抽到了第一個面試的簽,我非常意外,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我想,這回肯定沒戲了,第一個面試的人往往是用來襯托后面的人。但想歸想,我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考場。
記得考場很大,里面坐了一排老師,都用親切和藹的目光看著我,有一位老師甚至主動對我點頭微笑,我心里暖暖的,懊惱很快就沒了蹤影。“沒事,我一定會順利通過的!”我暗暗告訴自己,我是第一個向面試老師展現自我的學生,也應該是第一個給老師留下好印象的學生啊。
面試的第一步是自我介紹。由于我在復試前早早打好了自我介紹的腹稿,所以我的表達清晰流暢、簡潔扼要,給老師們留下了不錯的第一印象,也使我在接來下的面試中信心倍增。
回想我的面試經歷,體會最深的是面試前要做好準備,尤其是要多關注面試老師的研究成果。面試前,我利用網絡關注過所報考學校專業老師的研究成果,同時上中國期刊網瀏覽他們曾經發表的論文,以做到心中有數,對于一些我認為寫得精彩的論文我還特別仔細地進行研讀,對其中的觀點了然于心。讓我沒想到的是,面試時我抽到的題目正好與之前我看到的其中一位老師寫的論文關系密切,于是我便大膽地在回答中引用該老師在論文中所闡述的觀點,同時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后來我看到那位老師一直在微笑。最后,主考的老師問我,這些看法是你自己的還是從哪里看到的,我便很誠實地回答了。
所以,我的經驗說明,即使是作為第一個面試的考生,也千萬不能慌張,大家的機會是均等的,充分展現自我才是最重要的。
“面試要表達流暢,抓住重點。”
講述者:阿冰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07級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復試成績排名該專業第三)
我們學校的復試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只有一個小時,共有兩道題,都是論述分析題,考生可以任選一道作答。其中的一道題目我感覺似曾相識,題目設計得很開放,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自由地闡述觀點。當時我順著自己的思路一鼓作氣寫完后才發現,我的回答都快頂上寫一篇論文了。
接下來就是面試。面試的流程可能各個學校各有不同,有的學校采用公開問答的方式一起面試,而有的學校則采用考生輪流進入考場,單獨接受導師組提問的面試方式。我感覺我們學校的面試有點兒像“審訊”――一個人進去,七八分鐘之后出來。當我進入考場時,一位老師拿著盒子走到我面前讓我抽題號(每個人抽兩道題,題目都不同)。我拿著抽到的題目一看,感覺都比較熟悉,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接著,我開始作自我介紹,其實這些內容我早就背好了,比如自己的興趣是什么,有什么愛好,以及我選擇這所學校、這個專業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全被我一字不漏地背了出來,感覺老師們對我的自我介紹還挺滿意。
之后,我開始回答剛才抽到的問題。因為連準備的時間都沒有,所以在回答時也只能想到哪里就說到哪里,沒有形成太符合邏輯的思路,不過我的表達還比較流暢,也沒有結巴。
最后,就是老師的問答,其實和聊天差不多,有位老師問我是哪里人,父母是做什么的,家鄉有什么風景名勝等等,感覺很親切。似乎復試越進行到后面就變得越容易了。
現在想來,我在復試中之所以能被老師認可,可能與我臨場發揮有很大的關系。我在面試時語速適中,沒有磕磕碰碰,這是我平時經常注意訓練的結果。另外,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雖然沒有像事先想好的那樣,按照“第一”、“第二”類似的順序回答,但我能很快地搜集腦海中存有的知識,抓住重點,我當時就聽到有位老師小聲嘀咕了一句:“這個小丫頭挺會說的。”所以,我覺得面試最關鍵,最能直接地體現出一個人的能力。
“準備是否充分決定復試成敗!”
講述者:蔡蔡
(中山大學經濟管理學院07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初試復試成績均排名該專業第一)
如果說初試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復試則更側重于對個人能力水平的考查。初試結束之后的寒假,我選擇了待在家里復習。我大量地查找中國期刊網上經濟學方向的論文,全面了解這一領域的最新研究動態,在短短一個月的寒假里,我把專業知識系統地復習了一遍。后來我才知道,這些準備工作對我在面試時的順利發揮很有好處。
由于我的英語口語水平很差,寒假里我還瘋狂地練習英語口語。不僅經常在家里念念有詞,我還看了好幾部經典的英文電影,如《簡愛》和《傲慢與偏見》,看電影時。我會下意識地模仿影片主角說話的語氣和聲調。工夫不負有心人,我現在的英語口語水平有所提高,與那段時間的練習密切相關。
所以,復試前的準備非常重要,它將直接決定復試的成敗。另外,我在初試之前就選好了導師,并把自己的簡歷和一些資料寄給了他。寒假的時候我給他打過幾次電話,導師挺熱情的詢問了我的初試感覺,告訴我要好好準備復試,并發了兩篇論文給我看。后來復試的時候我導師并沒有參加面試,但我覺得,他對我的幫助很大。
“英語面試表達流利最重要。”
講述者:李程
(北京理工大學設計技術學專業工業設計方向碩士研究生)
我的英語比較差,公共課英語53分,剛過線,成績在31個考生中是最低的,所以面試的壓力很大。進入考場后,我主動和老師打招呼,老師讓我坐下,首先問了幾個簡單的問題:“你是那個學校畢業的?學的什么專業?為什么選擇考這個學校?”然后,她提出一個比較有深度的問題:“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有什么不同?”這個問題之前我沒有作過準備,所以回答得磕磕巴巴。5分鐘過去了,第一部分面試結束。
接著,老師讓我看電腦上的幾張產品圖片,問我:“那是什么東西?做什么用?你覺得設計得怎么樣?”圖片上的東西看起來很像鑰匙鏈,可我當時怎樣也想不起“鑰匙鏈”的英語單詞該怎么說,只好模糊地回答說圖片上的產品像是一個玩具。而當老師問起“產品設計得怎么樣?”這樣的問題時,我也不敢進行太多的評價,因為我實在不知道如何用英語去闡述。
很快便到了聽力面試的時間。老師在電腦上放了一段錄音,我聽得出是新概念第2冊第3課的內容。錄音放完后老師問了我幾個問題,自己還算比較順利地回答了。回想起來,我口試面試時所說的那些句子,在中學的英語課本上都能找到。因此背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將對面試有很大幫助。
總結我的經驗,英語復試的關鍵在于平時注意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在復試時,要表現得自信大方,盡量用短句,少用長句,當碰到自己想不起來的單詞,要盡量地用意義相近的簡單的詞來代替,一定要注意所說的句子語法結構正確,注意第三人稱單數、時態等等。另外,回答的時候不要說得太快,表達清晰、流利才是最重要的。
觀察:復試老師感慨多
“其實我們也很緊張!”
陳教授(上海某高校碩士生導師)
復試結束后,很多考生都會埋怨自己因為過度緊張而發揮失常。在2007年的復試中,報考我們專業的一位女生口頭禪很嚴重,她每說一句話,都喜歡在后面加上一句“我是一個……樣的人”。其實,高頻的口頭禪只能說明她實在是太緊張了,想說什么連自己都控制不住。有位老師聽得不耐煩了,就說了她一句:“你是一個喜歡給自己下結論的人。”結果,那位女生的眼淚都掉下來了,復試還沒有結束,她就捂著臉沖出考場,弄得老師很難堪。面試結束后,那位老師非常懊惱,他說自己只是想緩和一下氣氛,為考場增加一點幽默的氛圍,但是說話沒有注意用詞,無意中傷害了那位考生,使她失去了這次機會。對此,其他老師也都非常惋惜。后來,我們幾位面試老師在一起總結經驗時認為,在復試的面試環節中,我們自己也非常緊張,因為我們得保證提問的難度適當,確保程序的公正,還要調節考場氛圍,讓每個考生都能正常地發揮。
實際上,面試老師們是懷著發現人才、提前認識自己未來研究生的良好愿望來參與復試的,我們與考生的關系不是對立的,而是和諧的、互動的,我們提出的問題甚至是批評,都意在考查而并非想為難考生。
“復試時答題觀點不可過于偏激。”
高飛(外交學院外交學專業碩士生導師)
曾經有一年,我們在面試時請考生談談中日關系的問題,有一位考生十分固執地表述了一個導師們都不認可的觀點,該考生非但不虛心聽取導師的建議和點評,反而振振有詞,一直強硬地堅持自己的觀點和立場,以至于最后激怒了在場的導師。所以考生在復試時不要用過于偏激的觀點來回答老師的提問。
相反的,另一位考生同樣在談中日關系,她思路清晰,表述很有條理,最后取得了導師們的一致好評,復試拿了高分。記得她當時大致是這樣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時代變了,現在是一個和平發展的年代;其次,國際結構變了,今天的世界是一個多極化的世界;再次,中國變了,中國不再像當年那樣受別國欺侮,中國的實力在世界已舉足輕重;最后,日本變了,日本不再是過去的軍國主義,今天日本的民眾也熱愛和平,等等。像這樣的回答,邏輯清晰,條理清楚,自然獲得導師的好評。
“研院不收留狂妄的街頭藝術家。”
劉教授(南京某藝術學院研究生導師)
也許因為我們是藝術學院的緣故,在每年的研究生復試中,我都能遇見個別穿著或言談“出位”的復試者。在2007年的復試中,有位男生是本專業初試的最高分,復試之前,導師們都對他寄予厚望,因為從初試表現來看,他的確很有才華。但是,當他走進復試教室的時候,我和別的導師都失望極了:他打扮得花里胡哨,像一個街頭的行為藝術家,而且表情傲慢;他對老師們的提問不予理睬,一直在夸耀自己過去所取得的成績和他對藝術的特異見解,我們不得不兩次打斷他的發言;后來談到了流行音樂,他的觀點與老師不合,竟然在考場里大聲喧嘩,爭得面紅耳赤。我們終于忍無可忍,將他攆出了考場。這是我所經歷的最尷尬的復試,這個男生最后沒有被錄取,他真是太狂妄了!
狂妄自大的街頭藝術家,并不適合在神圣的藝術殿堂里進行學術研究;不論在哪種場合,整潔的外表和禮貌的言談都可以獲得良好的第一印象。
“復試是展現自我的舞臺!”
汪玉(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05級碩士,擔任過兩次面試秘書工作)
做了兩屆面試秘書之后,我感覺只有那種謙虛誠懇,回答問題詳細周密,既能很好地體現出專業素養,又能有所創新的學生才是老師們最青睞的考生。一般來說,老師們是不會為難學生的,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比較幽默,喜歡開玩笑,偶爾有學生回答不出問題,他們也會通過轉換題目的方式給學生們展現自我的機會。
我記得2006年有一位女生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在進行自我介紹時表達非常流利,給我的感覺她是一個很優秀的學生。她當時報考的專業方向是古代文學唐宋方向,可是當老師讓她背一首古體詩時,她卻半天沒有接上來,后來終于背出李商隱的《錦瑟》,可是眾所周知,這首詩是七律,屬于近體詩。當時老師們并沒有為難她,讓她繼續背下去,只可惜她背了兩句就再也接不上來了,后來自然被淘汰了。
很多人都擔心面試進行到后半部分,老師們都比較疲憊,可能沒有耐心聽自己的陳述,認為這樣會對自己不利。其實復試的老師們都是非常認真和熱情的,他們的評判與時間的早晚沒有關系。記得2007年最后一個面試的是元明清文學方向的一個女生,由于只剩下她一個人了,那個女生不免顯得緊張,自我介紹時速度非常快。老師們一直鼓勵她,說不用著急,放慢速度,最后她自己鎮定下來,回答問題很流暢,我感覺她發揮得很好,尤其是在對《紅樓夢》這部小說的看法上,她的觀點很有特色,讓我記憶猶新,后來這個女生自然被錄取了。
總之,復試是一個展現自我的舞臺,不把它當成一場考試,你會覺得輕松很多。知識是靠平時積累的,臨場發揮主要看你的心態。
奇談:復試怪現象
復試陪考團
張老師是某師范大學研究生辦公室負責人,每年的4月,她都要接待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復試考生。最讓她難忘的是2007年4月的一天,是該校參加考研復試的同學來校報到的日子,隨后的兩天中,他們將進行一系列的面試。那天,前來報到的考生陸續走進辦公室,提交一些證明材料并領取面試準考證。在前來報到的考生中,有一位女生引起了張老師的注意,她走進辦公室的時候,身后跟著三個“保鏢樣”的中年男性,當他們四人同時出現在辦公室里時,空間顯得越發狹小。對此,張老師有些好奇,經過詢問,她驚訝地得知,陪同這位考生一起來的人中一位是她的父親,一位是她的叔叔,一位是她的大學老師,這一家子對復試太過于重視了。
點評:都已經快大學畢業了,參加一個研究生復試,不需要這么多的人陪同吧!
“王院長不在家!”
作為武漢某高校研究生院的院長,在每年研究生復試前后,王院長都會變得更加繁忙。王院長坦言:“工作之內的忙碌讓我歡喜,而工作之外的忙碌則讓我無奈。”從復試開始前的數月,王院長就不停地接到一些“騷擾電話”和“騷擾拜訪”,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研究生復試。王院長無奈地說:“不知道考生或家長是從哪里得知我的聯系方式,更不知道他們從哪里打聽到我的住處。大部分時候,我會好意地勸告他們,要相信復試的公平性,并叮囑考生好好準備、耐心等待。在另一些時候,我會失去耐心,嚴厲地批評他們。實在沒有辦法,我只好在電話里告訴他們:‘我不是王院長,王院長不在家……’。”據傳,最為緊張的日子,王院長一度被迫到親戚朋友家里暫住。
點評:難怪王院長是該校最為嚴厲的面試官!參加復試的考生們需要反思:你是不是也曾騷擾過無奈的院長先生?
燒香靈驗嗎?
小曹是安徽某大學的大四學生,3月中旬初試成績公布后,418分的優異成績讓小曹著實興奮了好幾天,長達一年的準備終于沒有白費!但是,初試成績并不等于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近年來,復試權重不斷加大,據說,小曹所報考的學校復試向來比較刁鉆,歷年都有高分考生在復試中意外落馬。想到即將到來的復試,小曹再次陷入煎熬之中,向媽媽訴說了自己的焦慮,曹媽媽出了個主意,決定周末帶他去九華山燒香,祈求神佛保佑他順利通過復試。小曹回到學校,頗為得意地向同學們宣布了這個行動計劃,有的人贊同,說九華山的菩薩很靈驗;有的人嘲諷,說他想讀研究生想瘋了,做出這樣可笑的事情……小曹也很郁悶,不停地問記者:去九華山燒柱香,靈驗嗎?有必要嗎?
點評:旅游可以緩解壓力,復試前去短途旅游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把復試的希望寄托在燒香上,就有點可笑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趕緊開始復試的準備吧!
不識時務的手機鈴聲
蓓蓓是杭州某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她考研的經歷是一波三折。第一次考研,她順利通過了初試,復試時卻意外失敗了。談起那次經歷,蓓蓓后悔不已:“都怪我自己太粗心了,把手機帶進考場,還忘了關機,也沒有設靜音,在我回答問題的時候有人打電話來了,‘吉祥三寶’的鈴音突然響起來,在安靜空曠的面試考場中顯得那么尷尬可笑,我愣了好幾秒后才慌忙按掉手機,向老師道歉,勉強整理思路繼續回答問題。沒想到還沒過半分鐘,我的手機又不識時務地響起來!我滿臉通紅,幾乎要把手機狠狠地扔到墻上!那時,我真想有個地縫讓我鉆進去啊!”連續兩次出現意外,蓓蓓的思路被打斷了,無法再回答問題,不得不提前走出了面試考場,手機鈴聲是她第一次考研失敗的罪魁禍首。
點評:還是那顛撲不破的六字箴言——細節決定成敗!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