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在市人才市場舉辦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崗位對接專場招聘會。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開放了一批事業單位提供見習崗位,也是島城首次面向全體應屆高校生的選拔,只不過面向的學歷層次都在碩士以上。雖然進入事業單位不意味著有鐵飯碗,工資也僅千元以上,但還是吸引了眾多學子搶投簡歷,甚至有博士生也來搶這6個月的見習崗位。
對接會臨時延長1小時
25日上午,招聘會現場,來的學生人數眾多,一樓的人才儲備中心圍了很多前來咨詢的大學生,二樓的各個企業、事業單位攤位前也被學生們圍得水泄不通。
“我們定的是從9點到11點,學生們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單位進行簡歷投遞,也可以加入青島市人才儲備計劃中。”市人社局相關工作人員說,之前島城也有單位曾搞過大學生與政府、事業單位對接的活動,不過是經過學校選拔推舉,人數也已經確定,學生自主參與成分較小。“我們這次是面向所有大學生,也更加公平。”
青島大學應屆畢業生胡文亮說,他發現單位都比較不錯,除了青啤、軟控等大型企業外,還有很多市屬、區屬事業單位,他已經投遞出了3份簡歷。“好的單位前面都排長隊,來了2個小時,能投遞出三份簡歷已經算是高效率了。”
此次招聘會現場共有140余家見習基地、人才儲備中心參會,提供就業見習崗位3000余個。由于人數眾多,原本2個小時的對接會不得不延時到了12點。
事業崗見習多招碩士
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專業的小齊只投遞了2份簡歷。“我投的是青啤和軟控,這兩個企業要的是正式員工,事業單位我也想投,但是人家不要本科生。”他有些無奈地說,學校發布了事業單位提供見習崗位這個消息后,很多同學就是沖著“事業單位”四字而來,但是現實情況并不樂觀。
這次事業單位一共來了15家,包括青島市教育局、藍色硅谷核心區管委等單位,共提供見習崗位700余個。“剛才還有個應屆的博士生也來了。”青島市教育局負責招聘的王先生告訴記者,他們提供見習崗位的條件是碩士及其以上,教學崗位需要有教師資格證,因此,在派遣期內、有一定工作經驗的畢業生更有優勢。其他事業單位也是要求碩士學歷。
市南區事業單位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其之所以對學歷要求高,是由將來島城政府、事業單位的用人趨向決定的。“之后用高學歷人才是一個趨勢,雖然是統一參加考試、面試才能錄用,但是用人單位都希望招進來的有一定工作經驗,所以見習期也算是一個人才培養的過程。”
今年全市年度安排儲備人才事業單位見習1000人,市級事業單位500人,各區、市事業單位500人。其中,市南區、市北區各90人,李滄區85人,嶗山區、城陽區、開發區各70人,黃島區、即墨市、膠州市、平度市、萊西市各5人。
據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之后還會有類似的大型事業崗位見習機會。
納入儲備可先落戶
該人才市場一樓大廳的人才儲備咨詢處,青島市各個區的相關負責人正在接受大學生咨詢。據介紹,凡有意來青就業創業的國內普通高校全日制統招派遣期內本科以上學歷未就業大學生,以及國(境)外取得本科以上學歷、經國家教育部學歷學位認證的畢業5年內的未就業大學生,都可與本市各級大學生人才儲備中心簽訂儲備服務協議,成為儲備人才,儲備期限為1年。儲備中心可為其提供就業崗位推薦對接、就業見習和職業培訓、免費檔案托管、黨組織關系接轉、戶籍管理等公共就業人才服務。
市人社局工作人員說,在戶籍管理方面,他們可以對納入儲備的研究生學歷高校畢業生,以及國家教育部“211工程”、“985工程”高校本科學歷畢業生實行“先落戶后就業”的政策,“只要與中心簽訂儲備協議,可將個人檔案及黨組織關系轉至各人才儲備中心托管,在辦理落戶時攜帶報到證、畢業證、落戶人在青實際居住地址證明等。”
截止到當天中午12時,約有8000名畢業生參加了招聘會,共收到畢業生簡歷信息2856份,其中碩士以上學歷200余人,供需雙方達成初步意向500余人。
見習期最長為6個月
今年62歲的修先生正在替兒子打聽事業單位信息。他告訴記者,兒子今年31歲,已經本科畢業好幾年了,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由于對工作不是很滿意,他也幫兒子參加了不少類似的招聘會。但是打聽了待遇以及未來在此單位就業的可能性后,修先生表示還要看看。
據市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凡是納入青島市儲備的博士、碩士研究生可申請進入事業單位人才儲備崗位見習,見習期為3個月,經用人單位和見習畢業生雙方協商同意并報本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批準備案后可延至6個月。見習期間單位為其統一購買商業綜合保險,并按照本市就業見習管理辦法發放見習生活補貼,約為1380元,此后仍需參加統一考試才有在這個單位工作的機會。
緩沖期助力職業規劃
中國海洋大學公共管理系碩士生導師趙宗金認為,此次提供的事業單位見習崗位受到熱捧,說明穩定程度好、社會地位高的事業編就業市場還是有需求的,這和目前的“國考熱”有共同的社會需求基礎存在。“從現實來看,雖然提供的見習工資不高,但是這半年的時間可以給從來沒有出過校門進行鍛煉的大學生一個緩沖,為其積累經驗、為進一步就業打下基礎,也能幫助大學生選擇真正適合自己的行業,做好職業規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