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1年教育學統考大綱終于在眾考生的期待之下全“新”出爐,較往年大綱來講,新大綱比較特殊,因為在內容上并沒有變動,但這個“無變動”卻顯示了教育學統考大綱的新特點和新趨勢。團隊為廣大教育學考生提供最新版考研(論壇) 大綱解析及復習策略。
一、不變的是考試內容和形式
與2010年的教育學考研大綱相比,2011年的新大綱在考查目標、考試時間、答題方式和試卷內容結構、試卷題型結構方面都沒有變化。教育學學科統考的科目不變,同樣是四科:教育學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與去年相比,各個科目的分值也沒有變化,教育學原理和教育史都各占約100分,是考核的重點。題型仍然包括單項選擇題、分析題、簡答題和分析論述題四種。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3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1、必答題為270分,各部分內容所占分值為:
教育學原理約100分
中外教育史約100分
教育心理學約40分
教育研究方法約30分
2、必選題為30分,考生必須在兩道試題中選取一道作答。第I道題考查教育心理學的內容,第Ⅱ道題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內容。考生若兩題都回答,只按第I道題的成績計入總分。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45小題,每小題2分,共90分
辨析題3小題,每小題15分,共45分
簡答題5小題,每小題15分,共75分
分析論述題3小題,每小題30分,共90分
二、變化的是復習策略和應試技巧
(一)統籌大局,步步為營——總體復習策略
教育學專業只考一門專業綜合,但是它涵蓋的內容很多,怎樣才能將如此龐雜的知識體系消化吸收,這需要考生制定一個比較全面的復習計劃,然后按照計劃有步驟分階段復習。
第一階段要做的工作是前期準備。首先是購買參考書,查詢教育學專業考研相關信息和最新考研信息,隨時關注教育學考研大綱,教研組老師建議考生一定要關注權威老師對大綱的解析,這樣有利于后期的重點復習。其次,此階段應該將專業課所有書目扎實地過一遍,可以不做筆記,但不能蜻蜓點水,可以為每本書粗略地列一個大綱,以便在大腦中加深印象。
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全面復習專業課。這個階段大致需要30-50天,考生這段時間一定要心無旁騖,完全進入考研狀態,因為教育學大部分知識需要識記,考生此段時間至少要將專業課過三遍,第一遍邊看書邊筆記,筆記盡量詳盡,看書不要追求速度;第二遍看著自己的筆記進行背誦,這個過程最艱難,考生不要半途而廢,再難也要堅持下去,教研組老師建議考生識記時根據個人情況可以寫也可以默記,寫的優點是記得比較牢固,但速度較慢,默記的優點是速度快,但容易忘記,兩種方式考生依具體情況而定;第三遍翻開書查漏補缺,看有哪些知識點沒有理解或記不住,就要采取行動解決問題。此外,考生還要分析歷年真題,聽權威老師的講解,不僅要分析每年的出題規律,找出考試重點,還要知道如何答題、如何分布答案才能取得高分,培訓學校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專業,這里的老師都是北師大的教育學資深教授,多年的授課經驗和豐富的閱卷經歷使得他們深諳出題規律和答題技巧。這一階段考生應該在大腦中有一個比較系統的知識體系,為下一階段做好準備。
第三階段是沖刺階段。考生此時一方面應該將所有知識梳理一遍,另一方面隨時關注考研最新動態。梳理知識是在大腦中按照自己的體系快速過一遍,重點記憶遺忘死角。教研組老師提醒廣大考生,在復習專業課過程中要適時關注最新考研動態,尤其是所報院校信息,打好最后一個戰役。
(二)重點突出,各個擊破——各學科復習策略
1、教育學原理
考查目標:
教育學原理的考題越來越靈活,實踐應用性越來越強,這就要求在復習的過程中,一定要理解書中的定義和理論,并學會用理論來分析現實,因為,也要多注意教育實踐的熱點和難點,重視現在教育研究中的熱點和難點。
第一、正確識記教育學的基本事實和基本概念,準確理解教育學的基本問題和基本理論。
第二、能夠把握當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和教育實踐中的重點、難點問題。
第三、能夠運用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分析教育的現實問題,具有分析和解決教育實踐問題的能力。
復習策略:
第一、要識記,識記基礎事實和基本概念。
第二、要理解,理解基本問題和基本理論。
第三、要把握動態和重難點,把握當前教育理論的發展動態,把握教育實踐中的重難點。
第四、要會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分析教育的現實問題,具體分析和解決教育實踐問題。這樣層層下來,從最基礎的識記到最后的運用,是逐漸深入的,對考生的要求也是逐漸提升的。在復習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這一點,從大綱要求和考查目標出發有策略地進行復習。
2、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的內容在教育學統考中占100分左右,但是涉及內容眾多,同學們在復習過程中不可能全部背誦記憶下來,針對2010年教育學大綱的要求,提醒大家:我們繼續進行重點分析,以幫助大家合理安排復習時間和內容,幫助大家提高復習效率。
考查目標:
第一、系統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第二、準確理解有關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獻,特別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第三、正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中外教育史實,總結經驗與教訓,為現實的教育改革與發展提供了理論啟示。
復習策略:
中外教育史在全國教育學統考的考試中所占的比例是100分,相對來說比較零碎,龐雜,偏重于記憶的學科。對這兩門學科的復習一定要細心,肯花時間、下功夫。以下是幾點具體的建議,相信廣大考生如果能夠按照這樣的原則和方法復習,一定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一,復習切忌死記硬背
雖然作為歷史的一個分支,對一些基本的歷史事實的記憶是絕對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而不能死記硬背。要理解性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概念,要吃透他們的內涵,這樣回答起問題來才能夠舉一反三,并且容易理論聯系實際,能夠發揮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從而獲得高分。
第二,復習時要注意融會貫通
一個歷史事實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一定要和它之前之后的歷史相聯系。考生心中應當有的不能只是一個個的歷史片段,而應當是一條線,一直到今天。任何一個歷史事件都不會是偶然的結果,必然有其內在的邏輯。因此,因此在復習教育史時,要聯系著教育學原理的知識進行理解記憶,因為教育史學科的諸多歷史事實實際上是含著教育學理論邏輯的,如果能聯系教育學原理的知識進行理解性的記憶,肯定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不但會增強記憶的效果,而且會培養自己的綜合分析能力和辨析能力。在前面的分析中我已經提到了大綱對考生綜合能力的要求。
第三,總結筆記至關重要
教育史內容繁多,但整體的內容結構很系統,所以記憶起來是有一定的方法和規律可循的,因此,這就要充分利用筆記的作用。以中教史為例,孔子、孟子、荀子、墨子等的教育思想,具體知識點可參考三人行核心習題集,我們可以利用對比圖的方式,例如下圖,以這種圖表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清晰,也便于記憶。
人性論 |
教育作用 |
教育對象 |
教育目的 |
教育內容 |
教學方法 |
道德教育 |
教師 |
|
孔子 |
||||||||
孟子 |
||||||||
荀子 |
||||||||
墨子 |
考察目標:
第一、識記與了解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歷程、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實驗事實。
第二、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對教育工作的啟示。
第三、運用教育心理學的基本規律和主要理論,解釋有關教育現象,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復習策略:
第一、要注重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的學習,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生考試既是對考生本科階段所學內容的檢驗,又是對是否具有從事進一步專業研究的潛能的考察。
第二、要全面復習,但又要有所側重。在一門學科內也要有所側重,比如第五至八部分的理論闡述因為是教育心理學的精華和熱點,使用性也較強,因而考生要加大力度。
第三、知識掌握要扎實、熟練,不能似是而非。
4、教育研究方法
考察目標:
第一、了解教育研究的歷史、現狀與發展趨勢,理解教育研究方法的重要術語、基本概念,掌握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具有進行教育研究選題及研究方案設計、查閱文獻資料、收集和分析研究資料、撰寫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等的初步能力。
第三、能夠運用教育研究原理分析和評論教育研究設計、成果及典型案例。
復習策略:
第一、概念掌握法
要注意澄清模糊概念。對教育研究方法課而言,很多概念都比較抽象,如“被試、總體、樣本、取樣、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誤差、效度、信度”等,比較難以理解,再者,什么是準實驗,準實驗是不是等同于不控制無關變量的實驗?定距測量與比率測量的區別?隨機分派控制組與非隨機分配控制組前后測設計中的區別?對于這些概念的掌握一定要聯系到實際,放到一個具體的情景中去理解。
第二、模擬試題法
可以借助課后的復習題(比如核心習題集,就是同步練習題),進行搜索式復習,若發現不會的問題可以增強復習緊迫感,也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和重點。習題在復習的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位置。倘若平時只是進行看和記的訓練,卻很少練習解題,那么考試過程中就會因生疏而導致不適應感。習題在整個復習進程的地位,一是目標——所有的復習環節都是為了能夠順利解題;二是標尺——可以通過模擬訓練來發現復習過程中的問題和可以改建的地方。
第三、案例分析法
在統考的四門課程中,教育科研方法偏重實踐,重點在于對于各種研究方法的掌握。之前考過教育文獻綜述的構成、提高教育實驗內在效度的方法以及課堂觀察和問卷調查兩種方法,且都是在大題部分出現。鑒于此,考生們一定要重點把握教育觀察研究、教育調查研究、教育實驗研究和教育行動研究這四種方法的優缺點,對于這四種研究方法的復習建議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找到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幾篇比較好的報告,仔細分析,并嘗試自行設計研究方案。
三人行必有我師,大家可以組建學習小團體,相互鼓勵學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人行教育祝大家充分利用近5個多月的時間,穩步推進,考研成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