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時代——“十三五”期間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情況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
“十三五”期間,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統籌部署和教育部黨組直接領導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適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深化
1.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指標。“十三五”規劃提出,期末千人注冊研究生數達到2人,目前已超過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達到290萬人,今年將達到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占比達到60%左右,目前已超過60%。“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學位33萬人,碩士學位339萬人。
2.勝利召開新中國首次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對研究生教育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作出重要批示,孫春蘭副總理出席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傳達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并作重要講話,陳寶生部長作出工作部署。會后,及時印發了“1+4”系列政策文件,啟動了“加快高層次人才培養十大專項行動”,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加快推進。
3.不斷強化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一是加快推進分類培養。學術學位突出科教融合,加強科研系統訓練,著力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專業學位突出產教融合,加強與企業產業聯合培養,著力提升實踐創新能力。二是持續加強課程建設。印發《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發布《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涉及研究生核心課程1500多門,300余萬字,為研究生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提供精細化服務和指導。三是深入開展“學位擠水”行動,印發《關于進一步嚴格規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的若干意見》,健全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保障體系。
4.切實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后印發《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關于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等文件,構建國家典型示范、省級重點保障、培養單位全覆蓋的三級導師培訓體系。2019年我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萬人,其中,45歲以下導師增加約4.5萬人。
5.著力探索關鍵緊缺領域高層次人才培養。瞄準“卡脖子”核心技術,與工信部、國防科工局共同啟動了集成電路、航空發動機、核科學等核心技術緊缺博士人才自主培養專項。服務健康中國戰略,實施高層次應用型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創新項目。推進應急管理學科建設,擬定“應急管理”二級學科設置基本要求、博士和碩士指導性培養方案,推進20所相關學科基礎好的高校在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自主設置“應急管理”二級學科,開展相關試點工作。
二、學科專業體系建設和改革更加有力
1.全面深化學位授權審核改革。一是堅持標準先行、質量為要,發揮申請基本條件的質量“門檻”作用,強化省級統籌,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布局高層次人才培養。“十三五”期間組織開展了第12批學位授權審核工作,新增了28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9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69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13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二是堅持放權賦能與加強管理相結合,啟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改革,目前已批準32所高校自主審核增列學位點。三是加強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2015年以來,全國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銷1663個博士碩士點,增列了1046個博士碩士點。
2.系統推進專業學位發展。印發實施《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從積極發展碩士專業學位、加快發展博士專業學位、大力提升培養質量等入手,加強培養應用型高層次人才。開展工程專業學位類別對應調整,將工程專業學位類別調整為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能源動力、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交通運輸等8個專業學位類別。
3.完成首輪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按照《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辦法》,部署開展我國學位制度建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學位點評估,對學位點培養條件和質量保證機制進行全面體檢。全國12877個學位授權點完成自評,抽評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現有學位授權點2292個,8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不合格”并被作出撤銷學位授權處理,33個學位授權點抽評結果為“限期整改”并被作出暫停招生、限期整改處理。
4.布局啟動學科專業調整改革。研究制定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指導意見,分類提出學科專業的發展思路、方向和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學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著力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結構,提升學科專業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匹配度。研制《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堅持高起點設置,高標準培育,對交叉學科設置、學位授權、學位授予、質量保障提供規范化的制度安排。
三、“雙一流”建設全面啟動、扎實推進
1.完善建設政策及管理體系。一是政策體系日趨完備。依據《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先后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中央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學科)和特色發展引導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雙一流”建設監測指標體系(試行)》等,即將印發《“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辦法》。二是遴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并開展全覆蓋式的建設調研,從總體上掌握“雙一流”建設進展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三是舉辦“雙一流”建設專題研修班,組織140所建設高校和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行政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進行政策研討,調動建設主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四是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委密切協同,地方政府統籌支持,形成“雙一流”建設高校與地方高水平大學相互銜接、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
2.階段性建設目標總體實現。建設高校準確把握“雙一流”建設戰略定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不斷改進內部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得到較大提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推進體制機制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高;堅持引育并舉,重視高層次人才,創新策源功能顯著增強;服務國家需求,學科布局更加優化;支持分類發展,激發內生動力,學科優勢特色逐漸突出;鼓勵潛心科研,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堅持開放合作,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這些為深入推進第二輪建設奠定了扎實基礎。我們充分認識到,“雙一流”建設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程,未來依然任重道遠,需要堅定教育自信,保持頭腦清醒,增強戰略定力,常抓不懈,久久為功。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