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941 流體工熱綜合(2021年)
第一部分工程流體力學(40%,60分)
一、考試范圍及內容
1、 流體力學的基本概念
連續介質的概念,流體的基本性質,廣義牛頓內摩擦定律,流線和跡線的概念,流線方程。
2、流體靜力學
流體靜平衡方程,自由面的形狀,非慣性坐標系中靜止液體的壓力分布規律。
3、一維定常流動的基本方程
控制體和體系,連續方程,動量方程,動量矩方程,伯努利方程,能量方程。
4、粘性流體動力學基礎
粘性流體運動的兩種流態,微分形式的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組,N-S方程的準確解,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5、邊界層流動
邊界層的概念和流動特征,邊界層幾種厚度的定義,平板邊界層的積分方程及其解。
6、可壓縮流動
可壓縮流動的基本概念和流動特性,聲速和馬赫數,等熵可壓縮流動的基本關系式,激波、壓縮波和膨脹波的基本性質。
二、基本要求
1、對流體的力學特性(連續性、壓縮性、粘性、粘性流體的應力)以及作用力的分類有清晰的概念。
2、熟悉描述流體運動的方法,能夠正確地列出流線方程和計算流動參數。
3、會建立一維定常流動的基本方程(連續方程、動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和能量方程)。能正確地運用這些基本方程解決簡單的一維定常流動問題。
4、掌握判定流態(層流、湍流)的方法和湍流的最基本知識。了解粘性流體運動的特點、湍流的處理方法,掌握二維不可壓粘性流體的N-S方程和雷諾方程。
5、掌握邊界層的概念,會建立邊界層積分關系式,并用平板邊界層的計算方法對工程問題做近似估算。了解邊界層分離的原因、后果及防止分離的一般方法。
6、理解可壓縮流動的特點,掌握氣流滯止參數、臨界參數、速度系數及氣動函數的物理意義及其在氣動參數計算中的作用。了解激波、壓縮波和膨脹波的一般性質及對流動參數的影響。
第二部分工程熱力學(40%,60分)
一、考試范圍及內容
1 、基本概念
熱力學系統;工質的熱力學狀態及其基本狀態參數;平衡狀態、狀態方程式、坐標圖;工質的狀態變化過程;功和熱;熱力循環。
2、熱力學第一定律
熱力學第一定律實質;熱力學能和總能;能量的傳遞和轉化;焓;熱力學第一定律基本能量方程式;開口系統能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的應用。
3、理想氣體的性質
理想氣體的概念;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式;理想氣體的比熱容;理想氣體的熱力學能、焓和熵;理想氣體混合物。
4、理想氣體的熱力過程
研究熱力過程的目的及一般辦法;定容過程;定壓過程;定溫過程;絕熱過程;多變過程
5、熱力學第二定律
熱力學第二定律;可逆循環分析及其熱效率;卡諾定理;熵參數、熱過程方向的判據;熵增原理;熵方程;火用參數的基本概念、熱量火用;工質火用及系統火用平衡方程;熱力學溫標。
6、實際氣體的性質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用于實際氣體的偏差;范德瓦爾方程和R-K方程;對應態原理與通用壓縮因子圖。
7、氣體動力循環
分析動力循環的一般辦法;活塞式內燃機實際循環的簡化;活塞式內燃機的理想循環;活塞式內燃機各種理想循環的熱力學比較;燃氣輪機裝置循環;燃氣輪機裝置的定壓加熱實際循環;提高燃氣輪機裝置循環熱效率的措施;噴氣發動機循環。
8、蒸汽動力循環
簡單蒸汽動力裝置循環——朗肯循環;再熱循環;回熱循環。
9、制冷循環
壓縮空氣制冷循環;壓縮蒸汽制冷循環;熱泵循環。
二、基本要求
1、透徹理解和掌握以下的基本概念:熱力學系統(或體系),熱力學狀態、平衡狀態、準平衡過程、可逆過程和不可逆過程、功與熱。
2、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實質,熱力學能和總能的構成,理解熱的微觀過程,掌握功及功熱之間轉化的機理。掌握熱力學第一定律基本能量方程式、開口系統的能量方程式,理解推動功和流動功以及焓的意義,掌握閉口系統和開口系統能量方程的應用。
3、掌握理想氣體的概念和狀態方程,掌握理想氣體比熱容、熱力學能、焓和熵的定義和計算方法。掌握理想氣體混合物的相關計算方法。
4、掌握理想氣體定容、定壓、定溫、絕熱以及多變過程的計算方法。能對非穩態流動過程進行分析計算。
5、清楚地了解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實質及各種不同表述和它們之間的聯系,理解熱力學溫標,真正掌握熵的概念,掌握熵增原理和熵方程,掌握可逆和不可逆過程熵變的的計算方法,了解火用的概念,了解火用平衡方程和簡單的計算。
6、掌握實際氣體的范德瓦爾方程和R-K方程的運用以及方程引入參數的物理意義,了解臨界點的物理意義和相關的臨界參數,了解二氧化碳的p-v圖,掌握對應態原理及使用通用壓縮因子圖。
7、掌握活塞式內燃機的奧托(定容加熱)、狄塞爾(定壓加熱)和薩巴特(混合加熱)等各種理想循環的特點和影響因素,掌握燃氣輪機裝置循環定壓加熱理想循環和實際循環的特點、影響因素和分析方法以及回熱、中冷多級壓縮和中間再熱多級膨脹等提高循環熱效率的措施。掌握空氣噴氣發動機理想循環的特點和影響因素,了解提高噴氣發動機循環功的措施。
8、了解朗肯循環以及再熱循環和回熱循環的特點和影響因素。
9、掌握制冷系數,掌握壓縮空氣制冷循環、壓縮蒸汽制冷循環的特點和影響因素,掌握熱泵循環。
第三部分傳熱學(20%,30分)
一、考試范圍及內容
1、緒論
傳熱傳質學的研究對象;熱量傳遞的三種基本方式;傳熱過程;熱阻概念
2、穩定導熱
導熱基本概念及付立葉定律;導熱系數及其影響因素;導熱微分方程及單值性條件;導溫系數;常物性的一維平壁;園筒壁導熱;肋壁導熱;接觸熱阻。
3、瞬態導熱
瞬態導熱的特點;集總參數法。
4、對流換熱
牛頓冷卻公式及換熱系數;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及單值性條件;速度邊界層與溫度邊界層;邊界層微分方程組;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的無因次化;相似理論及其在對流換熱中的應用;強迫對流換熱經驗公式;自然對流換熱;高速氣流換熱。
5、輻射換熱
熱輻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實際物體的輻射與吸收特性;灰體;基爾霍夫定律;任意放置的兩黑表面的輻射換熱及角系數;兩表面及多表面(含重輻射壁面)組成的灰殼內的輻射換熱;熱屏;氣體輻射。
二、基本要求
1、對三種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有非常明晰的理解,掌握各傳熱方式的基本特點,掌握熱阻的計算方法。
2、靈活運用付立葉定律;恰當地給出導熱微分方程及其邊界條件;會求解常物性無內熱源的一維穩定導熱;掌握肋片效率的概念;了解接觸熱阻產生的原因及減小辦法。
3、對非穩態導熱的特點非常清楚;會用集總參數法求解非穩態導熱問題。
4、掌握牛頓冷卻公式、對流換熱過程的物理本質及邊界層的概念,理解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和邊界層對流換熱微分方程組。熟悉對微分方程組無因次化的方法,了解相似理論及其在對流換熱中的應用。能選用合適的公式進行對流換熱問題的計算。掌握自然對流換熱的物理本質和發生的條件。掌握高速氣流換熱的特點。
5、掌握輻射與輻射換熱的基本概念、黑體輻射的四個基本定律、有效輻射與角系數概念及角系數的性質,會計算封閉灰包殼(含重輻射壁面)中的換熱。
不限以上考察范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