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綱:
總體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地掌握《核輻射劑量學》課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具備運用相關原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考試內容包括:
1、電離輻射的定義、分類、來源。
2、電離輻射劑量學的意義和用途。
3、電離輻射場:粒子注量、能量注量;粒子注量率、能量注量率;粒子輻射度、能量輻射度;譜分布;平均值。
4、電離輻射能量在物質中的轉移過程:帶電粒子能量在物質中的轉移(阻止本領、傳能線密度、電子在干燥空氣中每產生一個離子對所需消耗的平均能量);X/γ射線的光子能量在物質中的轉移(衰減系數、能量轉移系數、能量吸收系數);中子能量在物質中的轉移。
5、基本的劑量學量:物質中電離輻射能量的遞減過程;與能量轉移關聯的劑量學量(比釋動能、比轉換能、受約束的比轉換能);與能量吸收關聯的劑量學量(吸收劑量、輻射平衡、吸收劑量的比釋動能近似、吸收劑量的比轉換能近似、吸收劑量的受約束的比轉換能近似);微劑量學和微劑量學量(微劑量學研究對象、輻射徑跡結構、微劑量學量)。
6、放射防護量:電離輻射對人體健康的有害效應(確定性效應的量一效關系、隨機性效應的量一效關系、器官劑量、當量劑量、有效劑量、待積量、集體量、劑量負擔)。
7、外照射情況下的監測量:輻射監測儀的響應;強貫穿輻射和弱貫穿輻射(放射防護原則和個人劑量限值、弱貫穿輻射、強貫穿輻射的界定);品質因子和劑量當量;擴展場和齊向擴展場;用于場所監測的實用量;用于個人監測的實用量。
8、腫瘤放射治療中外照射:劑量計算的基本方法(輻射場、輻射源、X/γ輻射人體組織吸收劑量的計算)。
9、放射性藥物內照射劑量估算的基本方法:攝入物質體內滯留的描述方法;攝入物質體內轉移的描述方法;參考人;內照射劑量估算的基本公式;內照射劑量估算中用到的一些劑量學模型;核醫學診斷檢查中放射性藥物的指導水平。
參考書目:
1、《電離輻射劑量學基礎》,孫亮、李士俊 主編(中國原子能出版社,2014年) 2、《高等電離輻射防護教程,夏益華 主編(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0年) 3、《高等電離輻射防護與安全基礎》,楊朝文 主編(原子能出版社,2009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