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瞄準國家重大戰略,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學科建設,積極服務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努力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
搭建科研平臺,服務戰略需求。聯合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江蘇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等單位,成立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設立水生態與環境、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工程技術、岸線保護與綠色航道、智慧水利、綠色發展戰略等六個研究中心,致力完善綠色產業體系、綠色運輸體系、綠色城鎮體系,為長江大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依托中國三峽——河海大學水資源高效利用聯合實驗室,組建高水平創新團隊,開展重大工程科技攻關,建立人才培養與交流工作機制,搭建多層次學術交流平臺,在水資源高效利用、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管理、水利水電工程調度等領域開展合作。聯合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搭建水利科技成果交易平臺,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專利成果數據庫,推動科技成果推廣轉化,促進水利行業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聚焦江蘇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開展長江江蘇段岸線保護、南水北調東線二期線路安全性論證、太湖綜合治理、深水航道高效利用與江豚保護、沿江化工產業轉移與可持續發展等五個重大項目研究,加強長江流域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全面性、系統性研究,提升對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大保護等國家戰略的服務能力。
加強智庫建設,服務科學決策。積極推動“江蘇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建設,出版《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系列叢書》,探討長江經濟帶構建綠色發展、創新發展、文明發展的科學路徑,為落實“長江大保護”國家戰略提供智慧支持,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編制、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政策咨詢。舉辦長江保護法治論壇,研究長江大保護法律制度體系,服務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圍繞長江口灘涂資源保護、綠色航運、化工圍江、城市治理、新冠疫情防治等問題,提交“江蘇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情況調研報告”“針對長江中下游干流長時間在高水位浸泡導致的干流堤防安全問題提出防護對策”等政策建議。舉辦“長江大講堂”名家講座、水利行業強監管法治保障學術論壇,承辦“第三屆水安全與可持續發展論壇”等學術研討會議,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定期開展學術交流,探討長江大保護與綠色發展方面的熱點前沿問題。
推進學科交叉,服務人才培養。以“雙一流”建設學科為中心,輻射帶動其他學科共同發展,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優化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推進辦學水平整體提升。積極開展多學科人才招聘工作,從國內外引進一批專業高端人才。多措并舉推進拔尖人才培養,出臺《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獎學金管理辦法》,吸引優秀學生加入長江大保護與綠色發展,培育科研后備力量。舉辦暑期課堂,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針對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相關專業課程,利用優質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專業興趣,夯實專業基礎、拓寬學術視野、提高科研能力。舉辦長江國際青年創新論壇,為水科學相關領域的青年學者提供學術交流、思想碰撞的平臺,促進跨學校、跨領域青年人才經驗交流,助力長江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發起成立全國水利工程學科聯盟,舉辦水利工程學科發展高峰論壇,積極踐行新時代治水思路,促進師資校際交流互訪、加強科研攻關戰略合作、開展社會服務成果轉化、促進國際交流,推動構建全國水利工程學科共同體和人才培養共同體。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