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準考證下載
為做好疫情常態化下的防疫組考工作,幫助考生盡早了解考點考試和防疫相關信息和要求,提前做好考試準備,“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于12月10日開始下載準考證,截止下載時間為12月28日,下載打印方式不變(考生憑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網址:https://yz.chsi.com.cn下載)。
二、考試時間、地點
2021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將于12月26日、27日在我校興慶、雁塔校區舉行,考試時間為: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報考本校經濟與金融學院、醫學部、管理學院工程管理專業(專業代碼:125601)、報考外校醫學門類且第三門科目為“西醫綜合”(科目代碼306)的考生在雁塔校區考試,其他考生在興慶校區考試,考場詳細信息另行公告。
三、考試防疫與安全須知
(一)考前準備
1.考生須于12月10日起,在“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http://www.sneac.com/)、研招網或“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下載《2021年陜西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卡及安全承諾書》,并通過“西安市民一碼通”微信平臺申領健康碼。自12月12日開始每日自行進行身體健康監測,如實填寫個人健康卡,簽署安全承諾書,按時更新健康碼狀態。
2.12月12日至28日,考生如無必要不宜離陜,避免去非低風險地區和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勤洗手,常通風,不扎堆,不聚會,合理飲食。不接觸有省外旅行居住史、境外人員接觸史的人員。
(二)進入考點
1.考試當天,考生須按規定時間到達考點,憑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健康碼以及填寫完整的《2021年陜西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卡及安全承諾書》進入考點、考區及考場。
2.考生進入考點(校門)時須聽從考試工作人員指揮,出示身份證、準考證,掃描“西安市民一碼通”,配合考點完成健康碼和體溫測量等健康檢查。
3.考生進入考區(考試樓)時,必須進行身份核查(人臉識別)并進行體溫測量(測溫槍測溫)。進行身份核查時考生應摘下口罩,主動配合檢查,不得因佩戴口罩影響身份識別。
4.考生進入考場時,應接受安檢和身份核查并向監考人員提交《2021年陜西省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考生健康卡及安全承諾書》,排隊等候安檢和身份核查時應保持一定距離,減少人員接觸。
(三)考中防護
考生進入考場后,考試過程中建議全程佩戴口罩,注意衛生和自身防護,避免近距離接觸交流。
(四)考后離場
考生離開考場應保持人與人之間間隔大于1米,不得擁擠,不得在樓道、校園內聚集,行穩有序及時離場;備用隔離考場考生須待其他考場考生離開后單獨離開。
(五)異常情況處置
1.考生若在12月12日至28日期間有發燒(體溫≥37.3℃)、乏力、咳嗽、呼吸困難、腹瀉等疑似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的癥狀,應及時就醫。未被確診為新冠肺炎的考生,進入考點時須攜帶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考生健康碼非綠色,或屬于從疫情防控非低風險地區(含風險調整為低風險且未滿14天地區)和國(境)外返陜的考生,每科目入場時須主動提供考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原件或復印件),否則不得進入考點。中、高風險地區信息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查詢結果為準。
考生出現上述兩種情況的,請及時通過電子郵箱:yzb@xjtu.edu.cn向考點研招辦報告。郵件名稱:準考證號+姓名,內容:考前第幾日(具體日期)健康碼為“紅碼”或“黃碼”(附健康碼)或其它異常情況。
2.考生進入考點時,體溫達到或超過37.3℃的考生進行復檢,如體溫依然不正常,須服從疫情防控應急處置安排。考試過程中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者,應及時向監考員報告。
四、其他事項
1.疫情防控措施會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適時調整,考生須密切關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及時閱讀、掌握相關信息。
2.對于刻意隱瞞病情或者不如實報告發熱史、旅行史和接觸史的考生,以及在考試疫情防控中拒不配合的人員,將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傳染病防治法》和《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3.按照考點疫情防控要求,為營造良好的考試環境和氛圍,考試期間機動車輛禁止進入校園,請考生們提前做好準備,選擇合適的交通工具到校考試,并從規定的校門進入。乘坐私家車來校考生,請把握好時間,適當提前到校,避免車輛在學校門口聚集影響公共交通。
西安交通大學考點
二〇二〇年十二月十一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