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增設“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答記者問
近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印發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簡要介紹設置“交叉學科門類”的背景及意義。
答:學科交叉融合是當前科學技術發展的重大特征,是新學科產生的重要源泉,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交叉學科發展。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提出“厚實學科基礎,培育新興交叉學科生長點”。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考察時指出“要下大氣力組建交叉學科群”。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一些重要重要科學問題和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呈現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學科分支和新增長點不斷涌現,學科深度交叉融合勢不可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為健全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進一步提升對科技創新重大突破和重大理論創新的支撐能力,在充分論證和廣泛征求意見基礎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設置“交叉學科門類”,在學科專業目錄上進行直接體現,以增強學術界、行業企業、社會公眾對交叉學科的認同度,為交叉學科提供更好的發展通道和平臺。
2.請簡要介紹設置“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背景及意義。
答:隨著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通信的普及,集成電路已經從最初單純實現電路小型化的技術方法,演變為今天所有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成為支撐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成為實現科技強國、產業強國的關鍵標志。當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保持高速增長,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產業發展支撐能力顯著提升,但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核心產品創新能力不強、產品總體仍處于中低端等問題依然存在。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決策部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作出設立“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的決定,就是要構建支撐集成電路產業高速發展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從數量上和質量上培養出滿足產業發展急需的創新型人才,為從根本上解決制約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上升,外部安全與內部安全問題相互交織,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挑戰相互疊加,國家安全形勢復雜嚴峻。維護國家安全,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全局觀念、戰略思維、政治意識、能力擔當的國家安全人才。《國家安全法》明確要求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既是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構筑國家安全人才基礎、夯實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戰略舉措,也是立足國情、順應發展的必然選擇,將為全面加強國家安全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奠定制度基礎。
這兩個學科,由于其研究對象的特殊性,在理論、方法上涉及較多的現有一級學科,顯示出多學科綜合與交叉的突出特點,經專家充分論證,設置在交叉學科門類下。
3.請簡要談談交叉學科設置與調整的管理機制。
答:長期以來,各方發展交叉學科的積極性比較高,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見建議,但對交叉學科的內涵外延、演變規律、建設機制等缺乏統一認識,在概念上往往與跨學科研究相混淆,容易造成盲目上交叉學科的傾向。為推動交叉學科的科學有序發展,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正在研究制定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的相關辦法,進一步明確什么是交叉學科、交叉學科如何建設發展、依托交叉學科如何開展人才培養等基本問題,并在交叉學科設置條件、設置程序、學位授權與授予、質量保證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交叉學科設置與目錄管理制度。
相關閱讀: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關于設置“交叉學科”門類、“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和“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的通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