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1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復試《統計學綜合》(學術型碩士)考試大綱
第一部分 考試說明
一、考試范圍
見考試內容
二、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答題時間:120分鐘
(三)滿分:100分
三、題型及分值
考試題型主要有名詞解釋、簡答題和計算分析題,本試題滿分100分,具體分值分配如下:
1、名詞解釋,5小題,每題4分,共20分;
2、簡答題,3小題,每題10分,共30分;
3、計算分析題,3小題,第1小題20分,第2、3小題每題15分,共50分。
四、參考書目(可以不指定參考書目)
1、馬立平、張玉春,統計學原理,電子工業出版社,2018
2、茆詩松、呂曉玲,數理統計學(第2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
第二部分 考試內容
(一)統計學與統計數據
考試內容:統計學的研究方法;統計學的性質、研究對象;數據的計量尺度;數據的類型;變量及變量類型。
考試要求:了解統計學產生與發展的歷程和統計學的研究方法;理解統計學的性質和研究對象;掌握統計數據的計量尺度和統計數據的類型;理解變量的概念及分類。
(二)數據的收集與數據質量
考試內容:統計數據的來源;總體和樣本;普查;抽樣調查;數據收集的方法;統計數據的誤差。
考試要求:了解統計數據的兩種來源,理解總體和樣本的概念,理解統計調查的幾種主要方式,掌握數據的誤差,能夠針對一定的問題編制調查問卷。
(三)數據的圖表展示
考試內容:統計分組;定性數據的頻數分布表;定性數據的統計圖示;定量數據的頻數分布表;定量數據的統計圖示。
考試要求:了解定性數據的圖表制作,了解定量數據的分組、不同圖表的制作,理解不同圖表的應用范圍,掌握不同類型數據的圖表的使用,能正確運用統計圖表分析實際問題。
(四)數據的統計量描述
考試內容:集中趨勢的測度;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算術平均數、中位數和眾數的關系;數據離散程度的測度;極差;四分位差;方差與標準差;離散系數;標準得分。
考試要求:了解各統計量的概念,理解各概念間的關系,掌握各統計量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運用所學統計量分析實際問題。
(五)概率抽樣和抽樣分布
考試內容:概率抽樣的概念;簡單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等距抽樣;整群抽樣;多階段抽樣;總體分布;樣本分布;抽樣分布;中心極限定理;樣本均值的抽樣分布;樣本比例的抽樣分布;x2 分布; t分布; F分布。
考試要求:掌握各種概率抽樣方法的概念及特點,理解抽樣分布的概念,熟悉中心極限定理的主要內容,掌握幾種主要的抽樣分布的定義、能根據總體分布推導出給定某個統計量的概率分布,并依據其概率分布進行概率和分位點的計算。
(六)參數估計
考試內容:抽樣推斷及其基本概念;矩估計法;極大似然估計法,估計量的評選標準;區間估計的原理;一個總體均值的區間估計;一個總體比例的區間估計;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區間估計;樣本容量的確定。
考試要求:理解抽樣推斷的基本概念,了解估計量、估計值的基本概念,掌握矩估計法和極大似然估計法的思想和方法,并運用該方法估計相關參數,理解無偏性、有效性和相合性的定義,并能夠給出某參數的無偏估計量,理解置信區間、置信水平的概念,理解參數區間估計的基本思路,掌握不同參數的區間估計方法,掌握樣本容量的確定方法,能運用參數估計方法分析實際問題,能正確運用統計軟件進行參數估計。
(七)假設檢驗
考試內容: 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假設檢驗的兩類錯誤;假設檢驗結論的解讀;一個總體均值的假設檢驗;一個總體比例的假設檢驗;兩個總體均值之差的檢驗。
考試要求:了解假設檢驗的基本概念,理解假設檢驗的思想,了解假設檢驗的基本步驟,掌握不同參數的檢驗方法,能正確運用參數假設檢驗方法分析實際問題。能正確運用統計軟件進行假設檢驗。
(八)方差分析
考試內容: 方差分析的原理;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方差分析的假定條件;單因子方差分析;多因子方差分析。
考試要求: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熟悉方差分析的假定條件,掌握單因子方差分析中基本假定的檢驗思路和多重比較,并能正確運用統計軟件進行單因子方差分析,理解多因子方差分析中主效應和交互效應概念,能運用統計軟件進行多因子方差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
(九)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
考試內容:相關關系;相關關系的描述;相關程度的測定;線性回歸模型;模型參數估計;回歸系數的含義;回歸方程的評價與檢驗;利用回歸方程進行預測。
考試要求:了解相關關系的含義,通過散點圖能判斷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類型,理解各種相關系數的含義及適用場合,熟悉線性回歸模型的表達形式,掌握最小二乘法估計模型參數的基本思路,理解回歸系數的含義,掌握回歸方程的評價和檢驗方法,能正確運用相關與回歸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掌握基本統計軟件的相關與回歸分析操作方法。
(十)主成分與因子分析
考試內容:主成分分析的降維思路;主成分的一般模型;因子分析的目的;因子旋轉;因子得分;因子分析的SPSS實現與輸出結果解讀。
考試要求:理解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的降維思想和適用條件,了解主成分的一般模型,了解KMO測度和巴特利特球體檢驗方法,了解公因子的提取方法,熟悉總方差貢獻率的計算方法,能結合因子載荷矩陣解釋公因子的含義,能正確運用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能夠掌握基本統計軟件的主成分和因子分析操作方法。
(十一)列聯分析與對應分析
考試內容:列聯表的分布;卡方分布和卡方檢驗,列聯表中的相關測量,卡方分布的期望值準則。
考試要求:理解列聯分析的適用場合,掌握列聯分析的操作方法,能正確運用列聯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十二)聚類分析與判別分析
考試內容:聚類分析的基本思想;相近程度的測量;系統聚類法;聚類分析在SPSS軟件中的實現
考試要求:了解聚類分析的基本思想,熟悉聚類的兩種類型:R型聚類和Q型聚類;理解測量相近程度的幾種度量方法:明氏距離、馬氏距離、相似系數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理解系統聚類法的基本思路,理解系統聚類的主要方法。掌握運用SPSS軟件進行分層聚類法和快速聚類法的操作,并運用聚類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十三) 時間序列分析與預測
考試內容:時間序列及其基本種類;時間序列的動態分析指標;時間數列的構成要素;長期趨勢、季節變動、循環變動、隨機變動;長期趨勢的測定;長期趨勢模型的建立;季節指數的計算。
考試要求:了解時間序列的概念及其構成要素,理解時間序列的各種動態分析指標,掌握時間序列的長期趨勢分析方法和季節指數的計算。
了解各種距離的設計,理解列聯分析的適用場合,掌握列聯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操作方法,能正確運用列聯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
考試內容:列聯表的分布;卡方分布和卡方檢驗,列聯表中的相關測量,卡方分布的期望值準則。
考試要求:理解列聯分析的適用場合,掌握列聯分析的操作方法,能正確運用列聯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理解列聯分析的適用場合,掌握列聯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操作方法,能正確運用列聯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方法分析實際問題。
第三部分 題型示例
名詞解釋:擬合優度
簡答題:假設檢驗中的兩類錯誤分別指什么?它們之間有何關系?
計算分析題:某城市對5個地區每天發生交通事故的次數進行調查,抽取的樣本數據如表1所示,方差分析結果如表2和表3:
表1 五個地區每天發生的交通事故次數
東部
|
北部
|
中部
|
南部
|
西部
|
15
|
12
|
10
|
14
|
13
|
17
|
10
|
14
|
9
|
12
|
14
|
13
|
13
|
7
|
9
|
11
|
17
|
15
|
10
|
14
|
—
|
14
|
12
|
8
|
10
|
—
|
—
|
—
|
7
|
9
|
表2 方差齊性檢驗結果
Levene Statistic
|
df1
|
df2
|
Sig.
|
.096
|
4
|
21
|
.983
|
表3 方差分析結果
|
Sum of Squares
|
df
|
Mean Square
|
F
|
Sig.
|
Between Groups
|
82.637
|
4
|
|
|
.020
|
Within Groups
|
|
21
|
|
__
|
__
|
Total
|
200.654
|
25
|
__
|
__
|
__
|
要求:
(1)寫出方差分析的原假設和備擇假設;
(2)完成方差分析表(見表3);
(3)以α=0.01的顯著水平檢驗各地區平均每天交通事故次數是否相等。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