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045103 學科教學·語文《文學綜合》
二、招生學院(蓋學院公章):文學與傳媒學院 Ⅰ考查目標
文學綜合考試以文學基本原理以及中外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學思潮流派、主要文體及其成就等為考試內容,用來檢驗考生的是否具有相對完整的專業基礎知識結構,以及相應的探討分析論證能力。
Ⅱ考試內容
一、文學理論部分 (一)文學理論的性質與形態 1.文學理論的性質 2.文學理論的形態 (二)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 1.文學活動論、文學反映論、文學生產論 2.文學審美意識形態論 5.藝術交往論 (三)文學作為活動 1.文學活動的構成 2.文學活動的發生與發展 (四)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1.文學的含義 2.文學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 3.文學的話語蘊藉屬性 (五)文學創造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產 1.文學創造作為特殊的生產 2.文學創造的主體與客體 3.文學創造的主客體關系 (六)文學創造過程 1.文學創造的發生階段 2.文學創造的構思階段 3.文學創造的物化階段 (七)文學創造的審美價值追求 1.藝術真實 2.情感評價 3.形式創造 (八)文學作品的類型與體裁 1.文學作品的基本類型 2.文學作品的基本體裁 (九)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 1.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 2.文學典型、意境、文學意象 (十)敘事性作品 1.何為敘事 2.敘述內容(故事、結構、行動)、敘述話語、敘述動作 (十一)抒情性作品 1.何為抒情 2.抒情作品的構成 3.抒情的方式 (十二)文學風格 1.風格的定義與內涵 2.文學風格的類型與價值 (十三)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 1.文學消費與一般消費 2.文學接受的文化屬性 (十四)文學接受過程 1.文學接受的發生(期待視野、接受動機、接受心境) 2.文學接受的發展(還原與異變、理解與誤解) (十五)文學批評 1.文學批評的模式 2.文學批評的實踐 二、中國文學史部分 (一)緒論 1.中國文學的演進 2.中國文學史的分期 (二)先秦文學 1.《詩經》 2.《左傳》 3.《孟子》《莊子》 4.屈原與楚辭 (三)秦漢文學 1.秦及西漢散文 2.司馬相如與西漢辭賦 3.司馬遷與《史記》 4.兩漢樂府詩 (四)魏晉南北朝文學 1.從建安風骨到正始之音 2.兩晉詩壇 3.陶淵明 4.南北朝民歌 5.謝靈運、鮑照與詩風的轉變 6.永明體與齊梁詩壇 7.魏晉南北朝小說 (五)隋唐五代文學 1.盛唐詩人群體 2.李白、杜甫 3.韓孟詩派與劉禹錫、柳宗元 4.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5.散文的文體文風改革 6.唐傳奇與俗講文學 7.晚唐詩歌與李商隱 8.詞的初創與晚唐五代詞 (六)宋代文學 1.柳永與北宋明期詞風的演變 2.歐陽修及其影響下的詩文創作 3.蘇軾 4.南渡前后詞風的演變 5.陸游等中興四大詩人 6.辛棄疾和辛派詞人 7.姜夔、吳文英及宋末詞壇 (七)元代文學 1.話本小說與說唱文學 2.關漢卿 3.王實甫的《西廂記》 4.白樸與馬致遠 5.北南方戲劇圈與雜劇創作 5.元代散曲 (八)明代文學 1.《三國志演義》、《水滸傳》 2.明代傳奇的發展與繁榮 3.湯顯祖 4.《西游記》 5.《金瓶梅》 6.三言二拍 (九)清代文學 1.《長生殿》、《桃花扇》 2.《聊齋志異》 3.《儒林外史》 4.《紅樓夢》 三、現代文學部分 (一)中國文學現代化的發生 晚清文學改良 (二)五四文學革命的興起與發展 1、文學革命的發生與發展 2、外來文藝思潮與社團、流派 3、20年代文學論爭 (三)20年代小說(一) 1、現代白話小說的誕生 2、問題小說、鄉土小說 3、自敘傳抒情小說 (四)20年代小說(二) 1、魯迅生平及文學思想 2、《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 3、《吶喊》《彷徨》 (五)20年代新詩 1、新詩的誕生 2、郭沫若 3、聞一多、徐志摩 (六)30年代文學思潮與運動 左翼文學主潮及論爭 (七)30年代小說 1、茅盾 2、巴金 3、老舍 4、沈從文 5、京派與新感覺派 (八)30年代新詩 1、現代派 2、戴望舒 (九)30年代戲劇 1、中國話劇藝術的成熟 2、曹禺 (十)30年代散文 1、30年代散文概況 2、魯迅雜文 (十一)40年代小說 1、錢鐘書 2、張愛玲 3、趙樹理
四、歐美文學部分 (一)古希臘羅馬文學 1.古希臘神話、荷馬史詩、古希臘悲劇。 2.古羅馬文學與古希臘文學的關系、古羅馬三大詩人。 (二)中世紀文學 1.中世紀文學與基督教文化 2.文學的四種類型 3.但丁與《神曲》。 (三)文藝復興時期文學 1.文藝復興運動和人文主義文學。 2.意大利文學、西班牙文學、法國文學、英國文學。 (四)十八世紀文學 1.啟蒙運動和啟蒙文學。 2.英國文學、法國文學、德國文學。 (五)十九世紀文學 1.浪漫主義思潮、德國文學、法國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 2.批判現實主義文學思潮、法國文學、英國文學、俄國文學、美國文學。 (六)二十世紀文學 1.20世紀現實主義文學基本特征、美國文學、英國文學、法國文學。 2.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的產生、思想特征與藝術特征。 3.象征主義文學、表現主義文學、超現實主義、意識流小說、存在主義文學、新小說 、荒誕派戲劇、黑色幽默文學、魔幻現實主義等。
Ⅲ參考書目(須與專業目錄一致)
1.《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2000)朱棟霖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文學理論教程》,童慶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國文學史》袁行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外國文學史》,鄭克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