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師范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為主線,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持續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努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培養造就更多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
聚焦立德樹人,構建研究生思政教育新格局。著力完善研究生思政教育體系。加強黨建思政、心理健康、安全穩定等方面制度建設,推進研究生思政工作制度化,不斷提高思政工作質量和水平;鞏固深化網絡思政、社會實踐、骨干培養、志愿服務等方面工作成效,打造研究生思政工作品牌;優化思想道德、文化知識與學術創新教育,推進精準化成長服務平臺建設,拓展研究生思政工作陣地。著力夯實導師立德樹人職責。明確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職責,引導導師做好研究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建立負面清單制度,對存在師德師風失范、育人職責履行不力等情形的導師作出限制招生等處理。著力深化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協同建設。創新教育教學方式,豐富思政課實踐教學環節,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打造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研究生思政課教師隊伍。注重將學科資源、學術資源有效轉化為課程思政的生動育人資源,將課程思政開展情況作為研究生教學質量和培養單位工作績效的關鍵評價考核指標。著力加強基層黨建創新。推進黨支部(黨小組)與課題組(項目組)的深度融合,推動黨建工作與學術、科研等工作齊頭并進。培育一批優秀研究生樣板黨支部,選樹一批理想信念堅定、學業成績優秀、帶頭作用突出、師生高度認可的研究生黨員標兵。成立博士生理論宣講團,加強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深入研究和廣泛傳播。
聚焦生源質量,優化研究生招生規模結構。深化考試招生管理制度改革,探索本碩博一體化培養的招生選拔機制,進一步完善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請—考核”方式;優化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科目和內容設計,強化復試考核環節,探索基礎能力素質與專業創新能力相結合的考試(考核)方式;強化考試招生工作隊伍建設,優化考試管理崗位設置,建立校院兩級監督檢查機制。健全招生計劃分配與管理機制,完善招生規模動態調整機制,建立以培養質量為主導的招生計劃資源配置機制,向重大科研平臺、重大項目、創新團隊、“雙一流”建設學科領域等傾斜;建立招生計劃分配負面清單機制,對學位點評估、學位論文抽檢、師德師風、考試招生違規違法等問題突出的培養單位,堅決削減招生計劃。優化研究生類型結構,加大對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和關鍵領域人才培養的支持,加強一批博士培養特色專項計劃的實施,超前謀劃和繼續加強研究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專項計劃的規劃設計,探索設立西部師范大學紅燭計劃,不斷提高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關鍵領域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能力。
聚焦過程培養,推進分類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加強學術學位研究生知識創新能力培養,依據學科類別和學科特色推進學科交叉,改革創新研究生培養模式,強化原始創新能力培養;依據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科學設置課程內容,加強科學研究過程設計和管理,推進“研中學”和“學中研”,努力提高學術素養和創新能力;積極開展研究生“雙創”教育,持續推進“互聯網+”大賽和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加大研究生創新項目支持力度,增強“曲江講壇”和“西部大講堂”等品牌項目的輻射作用。加強課程與教材建設,著眼建設高質量課程體系,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制定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加大專業學位實踐性課程比重,突出案例教學;實施優質課程資源建設工程,加強實踐性教材和專業學位案例庫建設,有效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加強教育專業學位人才培養綜合改革,完善并實施《教育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綜合改革方案》,統籌協調教師教育人才培養資源,增加培養、指導和管理隊伍的投入保障,加強導師隊伍的統籌規劃、管理和指導。加強研究生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建立與國際高水平教學科研機構的雙向交流和聯合培養機制,加大對研究生參加國際會議、國外研修、交流訪問的支持力度,制定《國際合作研究生指導教師聘任辦法(暫行)》,致力推動研究生國際化培養。
聚焦質量監控,完善評價機制與過程管理。完善學位論文質量監控制度,切實發揮導師、培養單位和學位評定分委員會的質量把關作用,嚴格執行階段考核制度,完善研究生學業警示和分流選擇機制。健全學位申請過程質量管理和追蹤制度,優化學位論文評閱規則,保證學位論文質量。健全與研究生學業相關的申辯申訴救濟機制,保障學生合理訴求和合法權益。完善導師崗位管理制度,修訂研究生指導教師崗位管理辦法,嚴格崗位設置,加強崗位動態管理,實行競爭上崗;設立導師學校,加強導師培訓。強化評價考核體系,建立師德師風評議和培養質量跟蹤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導師招生計劃分配、崗位評聘、評獎評優的重要依據。完善學風建設制度,將科學精神、學術誠信、學術(職業)規范和倫理道德作為導師培訓和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內容,將學風建設成效與培養單位資源配置、導師上崗、評先評優等緊密關聯。健全學術不端行為預防和處置機制,加強正面引導和宣傳,對學術不端行為加大查處力度、堅決執行“零容忍”。完善質量評價制度,推動管理重心下移,依托基層培養單位推進實施分層分類評價,注重對科學研究和實踐應用過程及學位論文的質量考核,依據學科特點和培養目標,科學設置學位授予質量標準和導師崗位管理考核內容,堅決破除“五唯”傾向。
聚焦資源配置,強化投入保障與服務支撐。完善資源管理及調配機制,利用信息技術對研究生培養實施全方位、全過程動態管理,推動研究生教育管理現代化、規范化、科學化。改革完善獎助體系,建立學校、社會、導師多方聯合的資助體系,提升研究生資助標準,完善“三助一輔”制度;積極尋求社會、企業、科研機構和個人為研究生科研學習提供多元支持。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健全校、院(所、中心)兩級研究生教育管理體系,充實基層培養單位研究生管理力量,配齊建強專職管理隊伍;完善工作考核制度,搭建多角度、多層次的創先評優平臺,加大研究生管理隊伍的培訓力度,不斷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