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716《西方哲學史》考試大綱
一、大綱綜述
《西方哲學史》是哲學專業的基本課程之一。本科目主要考察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西方哲學史發展的大致線索;二是主要哲學家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三是各個時期哲學產生、形成和發展的社會歷史背景和內在規律。
二、考試內容
本科目考試范圍涉及從古希臘到近代的全部哲學家及其思想和理論。包括古希臘哲學,如早期自然哲學、智者運動、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中世紀哲學,包括基督教哲學、經院哲學;近代哲學,包括培根、霍布斯、笛卡兒、斯賓諾莎、康德和黑格爾等;
★前言
★第一章希臘哲學的精神和問題
第一節希臘哲學的非宗教精神
希臘神話世界觀的特征
希臘哲學的背景和環境
自然哲學的基本觀念
第二節希臘哲學的思辨精神
詫異與思辨
希臘哲學思辨的特點
★第二章早期自然哲學
第一節伊奧尼亞派
水本原說
無定說
氣本原說
火本原說
邏各斯學說
生成辯證法
第二節畢達哥拉斯派
靈魂觀
數本原說
第三節愛利亞派
理神論
“是者”意義的辨析
芝諾悖論
第四節元素派
四根說
種子說
第五節原子論
原子和虛空
原子的性質
流射與約定
小結關于自然哲學的結論
★第三章智者運動和蘇格拉底
第一節智者運動概述
何謂智者
自然說和約定說之爭
智者的功過
第二節智者的代表人物
普羅泰戈拉
高爾吉亞
第三節蘇格拉底
認識你自己
德行就是知識
蘇格拉底方法
★第四章柏拉圖哲學
第一節生平和著作
作品概要
柏拉圖和蘇格拉底
第二節兩個領域的區分
分離學說的論證
“四線段”的比喻
太陽的比喻
洞穴的比喻
第三節理念論
何謂理念
分有和摹仿
“分有”說的困難
通種論
兩分法
第四節靈魂學說
靈魂的三重區分
靈魂回憶說
“國家是大寫的人”
★第五章亞里士多德哲學
第一節生平和著作
第二節物理學
“自然”的概念
三本原說
現實與潛在
四因論
目的論
位移運動
時間
連續性和無限性
天界與地界的區別
第三節形而上學
對理念論的批判
形而上學的對象
系詞“是”的邏輯功能
“是者”的實體意義
兩種關于第一實體的理論
具體實體
神學
第四節靈魂學說
靈魂的性質
靈魂的功能和類別
靈魂的感覺活動
靈魂的理性認識
第五節實踐科學
善和幸福
有意與無意的行為
實踐智慧
中道學說
國家的起源
政體的分類
第六章晚期希臘哲學
★第一節伊壁鳩魯派
原子論的自然觀
快樂主義
第二節斯多亞派
概論
物理學
按照自然生活
命運和自由選擇
世界城邦
★第三節懷疑派
皮羅主義
懸擱判斷
不動心
第四節新柏拉圖主義
第一本體“太一”
流溢說
第二本體“理智”
第三本體“靈魂”
可感世界
人的靈魂
靈魂的上升
希臘哲學的衰落
★第七章基督教哲學的誕生
第一節教父哲學的基本傾向
《圣經》和哲學
教父的思想傾向
理性辯護主義
信仰主義
第二節奧古斯丁
“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學”
對懷疑論的反駁
上帝存在的知識論證明
光照說
時間學說
神正論
意志自由說
原罪和恩典
上帝之城
★第八章早期經院哲學
經院哲學的誕生
辯證法與反辯證法之爭
第一節坎特伯雷的安瑟爾謨
“信仰尋求真理”
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
高尼羅的反駁
安瑟爾謨的回答
第二節阿伯拉爾
苦難人生
辨證神學
第三節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波菲利問題
羅色林與安瑟爾謨之爭
阿伯拉爾對實在論和極端唯名論的批判
阿伯拉爾的概念論
第九章經院哲學的亞里士多德主義
第一節13世紀經院哲學的概況
亞里士多德主義的傳播
中世紀大學建制
拉丁阿維洛伊主義
七七禁令
★第二節托馬斯主義
哲學和神學
上帝存在的證明
存在與本質的區分
實體學說
感覺認識論
理智抽象論
共相理論
意欲和行為
道德觀
自然論
托馬斯的影響
★第十章英國的經院哲學家
第一節羅吉爾·培根
基督教學術革新
實驗科學
第二節司各脫主義
形而上學與神學的區分
個性學說
意志主義
第三節奧康主義
指稱與指代
對普遍性的唯名論解釋
自知知識與證據知識
奧康的剃刀
唯名論的后果
第十一章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思想
第一節人的發現
人的尊嚴
人的才能
人的自由
第二節自然的發現
和諧的自然
能動的自然
經驗的自然
★第十二章近代哲學與自然科學的精神
第一節近代自然科學與理性主義的哲學
近代自然科學的哲學精神
近代哲學的科學精神
近代哲學的思辨與實踐精神
近代哲學的開端
英國經驗論的開端
第二節培根
傳統科學觀批判
“四假相”說
科學的實驗方法
科學的歸納方法
歷史功過
第三節霍布斯
機械論的哲學
社會契約論
★第十三章笛卡兒的唯理論
第一節方法論的反思
普遍數學
方法論規則
第二節第一哲學的沉思
普遍懷疑
“我思故我在”
真理的標準
關于上帝存在的證明
“廣延”的概念
心物二元論
錯誤的根源
笛卡兒主義
★第十四章唯理論的發展
第一節斯賓諾莎
尋求拯救與幸福的哲學
真觀念與幾何學的方法
實體的概念
屬性和樣式
能動的自然和被動的自然
身心平行論
人性與自由
第二節萊布尼茨
二迷宮
邏輯與事實
單子論的理論背景
單子的特征
生機論
間斷性與連續性
神正論
萊布尼茨的后學
★第十五章英國經驗論
第一節洛克
批判天賦觀念論
白板說和雙重經驗說
萊布尼茨的反批判
簡單觀念和復雜觀念
第一性的質和第二性的質
知識的分類
知識的范圍
社會契約論
洛克的后學
第二節貝克萊
存在就是被感知
對“物質”實體的批判
視覺理論
精神實體的存在
第三節休謨
印象和觀念
觀念關系的知識和事實的知識
對實體存在的懷疑
對因果關系的懷疑
對因果關系的自然主義解釋
溫和懷疑論
情感主義的道德觀
第四節蘇格蘭常識哲學
“觀念理論”的批判
常識原則
★第十六章法國啟蒙哲學
什么是啟蒙運動
第一節啟蒙主義者
貝爾的懷疑論
孟德斯鳩的法的精神
伏爾泰的理神論
第二節盧梭
自然和文明的對立
自由和平等的理想
良心論
第三節百科全書派
孔狄亞克的感覺主義
拉美特利的“人是機器”說
狄德羅的生機論的唯物主義
愛爾維修的功利主義倫理觀
霍爾巴赫的機械決定論
★第十七章康德的批判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的一般特征
第一節康德理論哲學概述
前批判時期
哲學領域的“哥白尼革命”
什么是先天綜合判斷?
先天綜合判斷何以可能?
第二節先驗感性論
感性直觀
空間和時間
先驗唯心論和經典實在論
第三節先驗知性論
先驗范疇的形而上學演繹
范疇的先驗演繹
認為自然界立法
第四節先驗理性論
先驗理念
先驗幻相
理性心理學的悖謬
理性宇宙論的二律背反
理性神學的理想
形而上學何以可能?
第五節實踐哲學
自由的概念
善良意志
絕對命令
道德公設
理性宗教
第十八章絕對唯心論
第一節費希特的知識學
“知識學”的概念
關于自我的第一原則
自由和義務
第二節謝林的絕對唯心論
自然哲學
先驗哲學
同一哲學
天啟哲學
第十九章黑格爾哲學體系
★第一節黑格爾體系的特點
真理是全體
哲學無前提
否定辯證法
實體就是主體
辯證法、歷史和認識論的統一
★第二節精神現象學
一意識
感性確定性
知覺
知性
二自我意識
欲望
主奴關系
自由意識
三理性
觀察的理性
道德的理性
自律的理性
四精神
五宗教和絕對知識
第三節邏輯學體系
一存在論
二本質論
三概念論
第四節自然哲學
一機械論
二物理論
三有機論
第五節精神哲學
一主觀精神
二客觀精神
三絕對精神
第二十章黑格爾哲學的余波
第一節青年黑格爾派
黑格爾派的分化
青年黑格爾派的特征
第二節費爾巴哈
對黑格爾的批判
人本學
上帝即是人的本質
愛的宗教
第三節新黑格爾主義
概論
克羅齊
布拉德雷
羅伊斯
學習注意事項:
1、應在通讀全書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整體性、趨勢性和規律性的問題上。
2、標★者為必讀部分
三、考試要求
試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西方哲學史上的哲學家提出的概念、觀點、思想,掌握重要哲學家哲學思想的內在聯系。能準確判斷一些現象、事件蘊含的基本思想,能準確判斷現象反映的本質,具有運用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能力,能對理論和現實進行正確的分析和總結。
四、試題結構
1、名詞解釋(占30分)
2、簡答題(占60分)
3、論述題(占60分)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為150分。
六、主要參考資料
趙敦華.《西方哲學史簡史》(修訂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