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中國哲學史》考試大綱
一、大綱綜述
本考試大綱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哲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目標在于考察考生對中國哲學史上的哲學家、哲學派別和哲學觀念等基本知識的儲備和掌握;同時考查考生分析和解決中國哲學史上綜合問題的實際能力等。
二、考試內容
第一篇先秦時期的哲學★
★第一章孔子創立的儒家哲學
★第二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學
★第三章墨子建構的墨家哲學
★第四章早期儒家的性命說與孟子對儒學的深化
★第五章道家思想的弘揚與莊子的精神追求
★第六章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與《易傳》的氣化流行論
第七章名辯思潮與后期墨家
★第八章荀子對儒家“外王學”的拓展
★第九章法家集成者韓非子的哲學
第二篇漢唐時期的哲學★
★第一章秦漢之際的“黃老”思潮
★第二章董仲舒的天人相與說與儒學的神學化
★第三章王充的自然哲學
★第四章道家的新發展與魏晉玄學
第五章早期道教的神仙思想與丹道理論
第六章佛教的傳入與兩晉南北朝的佛學源流
第七章佛教的鼎盛與隋唐佛教哲學
★第四節禪宗的頓悟成佛論
★第五節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的交融
第八章道教的國教化與隋唐道教哲學
第九章經學的重整與唐代儒家哲學
★第一節儒學對佛學的回應與唐初經學的重整
★第二節韓愈的道統論
第三篇北宋至明中葉時期的哲學★
第一章道學初創
★第二章張載的本體論與境界論
★第三章程顥、程頤的“義理之學”
★第四章朱熹的理學
★第五章陸九淵的心學
第六章陳亮、葉適的功利之學
第七章陳獻章、湛若水的心學思想
★第八章王守仁的心學體系
第九章羅欽順、王廷相的氣學
第十章劉宗周對宋明理學的繼承與總結
第四篇明中葉至鴉片戰爭時期的哲學
★第一章黃宗羲的哲學和社會政治思想
★第二章方以智的科學哲學思想
★第三章王夫之對宋明理學的總結
第四章顏元、李塨與實學學派
★第五章戴震的哲學傾向
第五篇近代中國(鴉片戰爭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哲學發展
第一章鴉片戰爭以后的社會變革思潮
第二章戊戌維新運動中的哲學啟蒙
第三章辛亥革命前后的哲學思想
★第四章新文化運動與中西古今哲學的融合
★第五章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
三、考試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掌握中國哲學史每一歷史時期各哲學學派和哲學思潮及其代表人物思想,了解中國哲學發展的基本脈絡,熟悉中華人文精神和中國哲學的特點,在掌握基本概念、知識點基礎上重點把握中國哲學整體性、規律性問題。
四、試題結構
1、名詞解釋(約占30分)
2、簡答題(約占60分)
3、論述題(約占60分)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為150分。
六、主要參考書
馮達文、郭齊勇《新編中國哲學史》(上下冊),人民出版社,2004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