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農林經濟學綜合》考試大綱
《農林經濟學綜合》考試共包括農業經濟學和林業經濟學兩大部分,各部分考試大綱分述如下:
一、農業經濟學(部分)
(一)大綱綜述
《農業經濟學》是報考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專業課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幫助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有關要求,特制訂本考試大綱。
本考試大綱主要根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農業經濟學》教學大綱編制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試內容
1、緒論
農業的概念與特性、農業的地位、作用、貢獻與農業多功能性;糧食安全。
2、農產品供給與需求
農產品供給與需求及其影響因素、農產品供給彈性與需求彈性概念、類型、影響因素及其應用、農產品供求均衡理論應用、恩格爾定律、農產品需求定律。
3、農產品市場
農產品市場的概念與作用、農產品流通及其環節、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零售市場概念與類型、農產品市場的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概念、功能及其運行原理。
4、農業家庭經營
農業家庭經營的概念、家庭經營的理論分析、中國農業家庭承包經營產生與發展。
5、農業合作社
農業合作社的含義、原則與作用、農業合作社的運行機制、農業合作社的發展、合作社與其他組織形式的比較。
6、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內涵、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及其影響因素、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理論。
7、土地與水資源
土地概念與特性、土地集約經營與適度規模經營、土地制度與土地產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及其流轉、中國農村現行土地制度及未來發展、水資源概念及其經濟學特性、水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
8、農業勞動力
農業勞動力概念及其特性、農業勞動力的供給與需求、農業勞動力轉移理論、農業勞動生產率、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概念、規律和主要理論。
9、農業技術進步
農業技術及農業技術進步概念、內容、作用和特點、誘致性技術進步理論、農業技術進步道路的選擇。
10、農業保護政策
農業保護、農業保護政策的含義、理論依據與判別標準、農業保護政策的內容、發展與演變、農業保護政策的后果、有關農業保護政策的爭論。
11、食品質量安全
食品質量安全的內涵及其經濟特性、食品質量安全的特點、食品質量安全管理中市場主體行為與政府監督。
12、農業產業結構
農業產業結構的概念與基本特征、農業產業結構的演進趨勢、中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其理論依據。
13、傳統農業的改造與農業現代化
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的概念與特點、傳統農業的改造、農業現代化的內涵、特征與主要內容、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戰略。
(三)考試要求
考生應全面掌握經濟學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掌握農業經濟學的有關方法,并能夠運用農業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各類農村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四)試題結構
農業經濟學考試內容占農林經濟學綜合試卷內容的60%,按照試卷總分150分計,農業經濟學按90分設計試題結構。
農業經濟學試題的基本結構為:
1、名詞解釋(20分);
2、辨析簡答(30分);
3、綜合論述(或案例分析)(40分);
綜合論述題要求用農業經濟理論結合當前實際生活中的經濟管理與農村發展問題進行回答。案例分析要求在分析案例的基礎上,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五)考試方式及時間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兩部分的考試時間合計為3小時,總分為150分(其中,本部分占90分)。
(六)主要參考書
《農業經濟學(第3版)》,李秉龍,薛興利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5.12。
二、林業經濟學(部分)
《林業經濟學》是報考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專業課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便于考生明確考試復習范圍和了解考試要求,特制定本考試大綱。
本考試大綱主要根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林業經濟學》教學大綱編制而成,適用于報考北京林業大學農村發展和農業管理全日制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考生。
林業經濟學的基本概念、森林資源的經濟屬性、林業經濟學的特點和主要內容。
2、市場經濟與政府管理
經濟效率和機會成本、生產要素分配理論、市場失靈和林業的外部性、政府干預與政策失靈。
3、林業投資分析
時間和利息的作用、復利和貼現與現值、投資決策的標準、風險和不確定性、森林經營的經濟分析。
4、木材供給、需求和價格
供給和需求與價格均衡、林產品的供給與需求、木材的供給與需求、長期木材供給預測。
5、無市場價格的森林價值
無價格森林價值的計量、消費者剩余作為價值的計量、無價格的野外游憩評價、外部性和內在價值。
6、土地配置和多邊利用
土地使用的集約程度、土地使用的粗放邊界、用途的選擇、不同用途的組合、實踐中土地配置面臨的困難。
7、最佳森林采伐期
林價的確定、最佳采伐年齡的經濟學涵義、影響最佳采伐期的因素。
8、林產品貿易
全球林產品貿易趨勢、比較優勢和專業化原則、影響國際林產品貿易的因素、貿易管理的政治經濟學。
9、林業政策的經濟學
森林產權的特征及經濟意義、我國集體林制度與國有林制度、國家林業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考生應全面掌握林業經濟學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各種林業經濟理論的內涵和具體應用要求;了解主要林業經濟分析研究方法的理論模型和內容;能夠運用各種林業經濟理論和方法,對林業經濟的實踐問題進行分析。
林業經濟學考試內容占是農林經濟學綜合試卷內容的40%,按照試卷總分150分計,林業經濟學按60分設計試題結構。
林業經濟學試題的基本結構為:
1、簡答題(20分);
2、辨析題(20分);
3、論述題(20分);
考試方式為閉卷、筆試,兩部分的考試時間合計為3小時,總分為150分(其中,本部分占60分)。
《林業經濟學》,張道衛,【加】皮特.H.皮爾森著,劉俊昌等譯,中國林業出版社,2013.9。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