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鄭州輕工業大學位于河南省會鄭州市,是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學校創建于1977年,原隸屬國家輕工業部;2009年被列為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國家煙草專賣局簽約共建高校;2018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12月由鄭州輕工業學院更名為鄭州輕工業大學;2020年被河南省確定為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專業技術水平過硬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7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3人,博士、博士后43人,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師、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教學標兵等16人。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現有1個省級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河南省磁電信息功能材料實驗室),1個省級教學示范中心(河南省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設有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化學物理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2個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物理)。學院建有完善的教學、科研平臺,擁有拉曼光譜儀、紅外光譜儀、正電子譜儀、綜合物性測量系統等一批精密儀器設備,設備總值3000余萬元。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已形成了四個穩定的特色研究方向:多鐵材料結構與磁電調控、新型低維信息材料與器件、光電功能材料設計及應用、光電檢測技術。近年來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項,省部級及廳局級科研項目50余項,獲各類科研獎勵20余項,到賬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450余篇,其中SCI、EI收錄30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30余項;出版教材及學術專著10余部。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始終堅持把育人作為根本任務,注重研究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每年都有多名學生到中科院、985或211高校攻讀博士研究生,畢業研究生深得用人單位的好評。
二、擬招生專業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6YRjXnJsx9OPv5xURElVpw
三、報名咨詢
1. 聯系方式:
翟老師:15137172577(微信同號)
劉老師:0371-86608910
鄭輕大物電學院研究生招生咨詢QQ群634638284
2.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研究生教育網址:
http://jswl.zzuli.edu.cn/4986/list.htm;
3. 鄭州輕工業大學研究生處網址:
http://yjsc.zzuli.edu.cn/;
4. 鄭州輕工業大學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地點: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區科學大道136號鄭州輕工業大學科學校區。
四、報考條件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 身體健康狀況復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4. 考生學業水平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①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等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或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
②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③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滿2年(從畢業到2021年9月1日)或2年以上,以及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身份報考。
5. 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應為高等學校學生應征入伍退出現役,且符合碩士研究生報考條件者。
6. 考試專業課相關信息請參考《鄭州輕工業大學2022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2021年9月份登陸學校研究生網站查詢)
7. 歡迎物理、材料、光電等相關學科的考生報考。
五、獎助辦法
對符合國家政策規定的全日制研究生實行兩級助學金、三級獎學金、“三助崗位”等政策獎助:
1. 助學金制度
①國家助學金:每生每年6000元。
②校級助學金:每生每年3000元。
2. 獎學金制度
①國家獎學金:每生20000元,覆蓋面為學生總數的3%,主要針對研二、三年級學生。
②學業獎學金:分別設一、二、三等獎,獎勵比例分別為10%、14%、16%,獎勵標準分別為11000元、8000元、6000元。
③校級單項獎學金:平均額度為1000元/生/年。
3. 三助崗位設置(助管、助教、助研)
助教、助管設在一年級,助研設在二、三年級,具體標準按照《鄭州輕工業大學研究生“三助”管理辦法》執行。
4. 優秀生源獎勵政策
第一志愿報考我校工學類學科專業(不包括工業設計工程)且被錄取的考生,獎勵3000元。
附:2021年招生專業目錄,供參考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詳見https://mp.weixin.qq.com/s/6YRjXnJsx9OPv5xURElVpw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