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團)是在武漢郵電學院的基礎上建立的,是原郵電部的二大直屬研究院之一,是直屬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管的100余家國家大型高科技單位之一,是“武漢·中國光谷”的科研核心龍頭機構,是國家首批獲得工學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招生單位,是教育部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試點單位,是國家批準的博士后工作站,擁有1個一級學科、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信息安全為今年自主設置學位點,是高水平有特色的通信與信息領域的研究生培養單位。在斯普林格自然集團發布的產業機構全球實力排名中,我院位列Nature指數16位。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余少華、趙梓森,國家973首席科學家、國家級專家、教授、高級工程師近3000人、博士生導師和碩士生導師200余人。自1974年建院以來,承擔了我國從“六五”到“十三五”計劃、“863計劃”、“973計劃”通信領域和新材料及光電子領域的大部分重點課題,并在一系列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做出了重大貢獻;我院在通信領域累計申請國內外專利超2.37萬件,連續11次榮獲“中國專利獎”,5次榮獲“中國專利金獎”;2000年以來,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36項,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數百項,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中國通信學會科技獎45項,中國電子學會科技獎5項,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科技獎56項,信息產業部科技獎3項,省市科技類一等獎18項。此外還參與ITU-T、IEEE-SA等多個國際標準組織,并擔任ITU副主席等多個重要職位。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是集科研、生產、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機構,經國家批準為:“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光纖通信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光電子工藝中心(武漢分部)”、“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成果產業化基地”、“亞太電信聯盟培訓中心”、“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光通信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創新型企業等。是目前全球唯一集光電器件、光纖光纜、光通信系統和網絡于一體的通信高技術機構。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覆蓋光纖通信技術、數據通信技術、無線通信技術與智能化應用技術四大產業的發展格局,我院牽頭的“光纖接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正式被科技部等六部委批準為首批試點之一,并牽手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發起了“武漢·中國光谷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發行《光通信研究》等核心期刊。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以自有知識產權的光電子設計與制造技術、ASIC芯片設計技術、軟件開發技術和光纖制造技術以及光纖傳感技術為核心技術,構筑競爭優勢,以提供下一代網絡(NGN)、下一代互聯網、下一代無線移動網和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為主攻目標,整合資源,構建合理的產業結構,逐步成為集傳輸、數據、交換、無線通信、光電器件、光纖傳感為一體的信息通信設備制造商和綜合服務提供商,為客戶提供全面的產品和智能化應用解決方案。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創造了中國通信領域的無數個“第一”,從中國的第一根光纖,第一個數字光通信系統,第一套全系列同步數字體系(SDH)傳輸系統。我院牽頭承擔的國家973項目“超高速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傳輸基礎研究”項目完成了100.23Tb/s超大容量傳輸80公里實驗,入選兩院院士評出的2014年國內十大科技進展。作為國際知名的信息通信網絡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烽火近年來積極探索并加速ICT轉型,發布了“云網一體化戰略”,整合了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通信網絡等關鍵技術,大力推動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變革。隨著“云網一體化”戰略的落地,南京云數據中心、楚天云數據中心等都已經投產使用,其他大型云數據中心布局的步伐正在加速進行中。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90%以上的科技創新成果均實現了產業轉化。作為國內領先的光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光電子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成為全球排名前五的知名光器件供應商。全系列光傳輸產品和系列光纖光纜產品的市場份額均位居國內制造商前列,光纖、光纜年產能雙雙跨越三千萬芯公里,并實現了對海外市場的大規模出口,成為中國光纖光纜市場的領軍企業之一;作為中國FTTx產業積極的倡導者、推動者和主要標準制定者,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提供互聯網、語音和視頻等三網融合業務的全套FTTx解決方案,始終引領光纖接入產業的發展方向,保持著國內FTTx技術和市場雙領先地位。近年連續獲得“中國光通信最具競爭力企業十強”第一名。我院的品牌影響力已延伸至智能化應用領域,成為國內運營商和行業客戶智慧應用和物聯網產品的主要設備供應商之一。2018年6月,國務院國資委新設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科集團”),將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與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整體劃入新公司,兩院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中國信科總部設在湖北武漢,列入中央企業序列。目前武漢郵科院2.4萬員工,電信科研院1.4萬員工。下屬企業分布在武漢、北京、上海、南京、廣州、西安、成都、重慶、大連、長春、新疆、香港等三十個省市,并在美、法、德、丹麥、瑞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厄瓜多爾、非洲等九十多地設有分支機構。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以培養通信、電子、軟件領域的高級研究開發應用人才為己任,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我院極為重視,習近平、胡錦濤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來我院視察。2018年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參觀了我院烽火科技園區,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國之重器必須立足于自己,科技攻關要摒棄幻想,充分發揮我們的制度優勢和舉國體制,堅持不懈做下去,更主動、更快一點、更好一點。研究生的理論課程集中在第一學年完成,從第二學年開始進入課題研究,長期以來,我院的研究生教育逐漸形成了一個既出科研成果、又出通信人才的良性循環。依托我院寬厚的科研實踐平臺、前沿的研究課題,研究生在培養階段參與核心科研項目研發,研究生畢業前都至少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1篇以上的學術論文。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為中國的通信行業輸送了大量人才,其中包括國家通信領域的專家和大型企業總裁(毛謙、呂衛平、徐杰)等優秀人才,絕大部分畢業生已成為該領域專家、骨干,活躍在科研、生產與市場的第一線。我院2016屆畢業生張霽,2020年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獲得最高年薪201萬元職位。
作為工信部、商務部及科技部指定援外培訓機構,我院從1994年起至今,共承擔各類涉外培訓項目百余期,目前每年接待來自亞、非、拉、歐、大洋洲百余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余名高級技術人員和官員,我院研究生都有機會參與援外培訓各項工作,幫助研究生擴大視野,獲得援外獎學金,參與援外培訓的工作經歷和經驗積累還為申請國內外知名大學讀博的成功獲批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我們熱忱歡迎計算機、通信、網絡、軟件、電信、光信、自控等相關專業的有志青年來我院學習、工作,為通信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單位代碼:84011聯系人:027-87691546余老師陳老師,87691207王老師,87691543程老師
Email地址:lincenpark@163.com
通信地址:武漢市洪山區郵科院路88號(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部)
郵政編碼:430074研招報名網址:www.chinayz.com.cn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學院網址:https://www.cict.com/portal/list/index/cid/27.html#resource_4
微信號:wriyjs
說明: 招生指標以當年教育部審批的名額為準,各專業均接受高校的推免生。
復試時:應屆生提供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非應屆生提供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
學術型碩士研究生(非定向)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人數 |
初 試 考 試 科 目 |
復 試 考 試 科 目 |
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
080901物理電子學 1光纖通信技術 2物聯網技術 3 光電子器件與模塊
080904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4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 5衛星定位技術與應用 6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7 光纖與光波導技術 |
2
3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④ 801信號與線性系統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一 ③ 301數學一 ④ 803 通信原理 |
專業課: ① 501微機原理應用 ② 502脈沖與數字電路 ③ 503計算機網絡 ④ 504物理學(電磁學、光學) (501、502、503、504任選一門)
綜合測試: 英語口語、英語聽力、綜合素質面試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