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報考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2022級碩士研究生
重慶大學大數據與軟件學院是教育部和原國家計委于2001年12月批準成立的首批35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主要培養高層次、復合型、實用型、國際化的創新型軟件人才。當前,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教育部制定《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重慶市大力推進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為滿足國家和地方發展戰略對大數據智能化軟件人才的培養需求,2018年3月重慶大學軟件學院正式更名為大數據與軟件學院。2018年,學院被批準為重慶市新型二級學院立項建設。2019年,學院新增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兩個本科專業。2021年,學院被確定為重慶市特色化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單位。
(1)教學質量。大數據與軟件學院長期致力于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軟件工程專業于2007年首批入選國家“特色專業”,2008年獲批國家“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2年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入選重慶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2018年入選重慶市首批本科“一流專業”和“大數據智能化類特色專業”,2019年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20年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2005年和2014年兩次獨立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重慶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次、二等獎1次。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質量高、辦學聲譽好、社會影響大,據麥可思統計,軟件工程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近年來多次位居重慶大學第一。
(2)學科建設。軟件工程學科是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12年學科評估位列全國第11位,2017年學科評估為B+,2020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重慶大學軟件工程列全國第12名。學院基于軟件工程學科基礎,緊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在服務計算與軟件服務工程、軟件項目管理、嵌入式系統及軟件、智能穿戴與物聯網、分布式系統與云計算、數據分析與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網絡空間安全理論與技術、大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領域開展研究。
(3)師資隊伍。擁有碩士研究生導師40余名(含博導15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25人。先后承擔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發改委高技術服務業研發及產業化重大專項、國家自然基金、重慶市重點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創新專項、重慶市科技計劃項目基礎與前沿研究計劃等一系列國家和地方政府科研項目以及企業技術研發項目,年均科研經費約800萬元、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篇左右。
(4)科研平臺。建有信息物理社會可信服務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重慶市農業大數據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與微軟、IBM、阿里巴巴、華為等國內外著名IT企業和研究機構合作創建了國家Linux推廣應用與培訓中心、微軟創新中心、IBM Power系統教育中心、華為ICT學院創新人才中心、重慶市信息安全中心等10多個專業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極大促進了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提高。
(5)獎助體系。①推免生新生獎學金:直博生、來自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專業排名前20%以內(以國家推免系統里的排名信息為準)的碩士生、來自于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專業排名前10%以內的碩士生每人一次性獎勵1萬元;來自于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專業排名前5%以內的碩士生每人一次性獎勵5千元;該獎學金和其它獎學金可重復獲得。②國家助學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全員享受,標準為500元/人∙月,每年按12個月發放。③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分為A等和B等,A等為8000元/人∙年,B等為4000元/人∙年。④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2萬元。推免生入學第一年可優先獲得學校A等學業獎學金參評資格。進入大數據與軟件學院學習,有90%左右的研究生將獲得不同等級的學業獎學金。此外,重慶大學還設有研究生新生獎學金(統考)、華為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等專項獎學金供品學兼優的同學申請。現有獎助政策如有調整或還有其他獎助學金政策,以最新通知為準。
(6)初試科目。學碩: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301數學一;877 C語言程序設計和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專碩:101思想政治理論;204英語二;302數學二;877 C語言程序設計和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該考試科目僅供參考,以研究生院發布的招生目錄為準)
咨詢電話:023-65112331,65678339
招生郵箱:rjxyjwb@cqu.edu.cn
咨詢QQ:2676135996
推免生政策:http://yz.cqu.edu.cn/news/2021-05/1720.html
真誠歡迎數學類、信息類等相關專業或其它專業但有志于從事軟件工程、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研究的學生免試攻讀或報考我院碩士研究生!
大數據與軟件學院
2021年8月12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