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01學院簡介
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是2018年12月在整合信息工程學院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的教學科研并重型學院。學院是深圳大學首批博士點、首批碩士點、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首批省級名牌專業授予單位之一,F有1個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擁有1個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電子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2個專業型碩士點。
02師資隊伍
學院建有一支實力雄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是學院科研、教學、培養人才的中堅力量。學院現有教職員工182人,其中專任教師134人,博士生導師24人,教授34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23人。教師中有院士1人,國家杰青2人,國家優青2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2人,IEEEFELLOW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珠江學者1人,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1人,中組部、省級、校級“千百十”人才6人。
本專業現有導師83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家杰出青年2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學術骨干3人,鵬城學者2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
03科學研究
學院面向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全國對電子信息科技人才和關鍵技術的需求,設立了一批特色鮮明、技術領先的實驗室,涵蓋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智能信息處理、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無人機、移動通信等領域。
目前,學院承擔了一批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防科技項目等在內的科研任務,為培養和提升研究生創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撐。近三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超過250項,總經費達1億元。
本專業科研條件優越,依托的科研環境包括一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室:“ATR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智能信息研究室”,以及四個深圳市重點實驗室:“現代通信與信息處理實驗室”、“媒體信息內容安全實驗室”、“先進導航技術實驗室”、“微波與天線實驗室”等。此外,本專業還與ADI、TI、MOTOROLA、XILINX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有聯合實驗室。同時,還與美國康奈爾大學、密蘇里大學、英國赫瑞瓦特大學、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等國際知名大學簽訂有聯合培養協議。
04人才培養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著力培養一批批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素養高、創新實踐能力強、具有使命感、責任心和良好國際視野的現代電子信息領域的專業技術人才及行業骨干。目前,學院在校博士研究生60余人,碩士研究生500余人,本科生2300余人。本專業現有碩士生導師83人,碩士研究生156人。
學院現有教學科研用房總面積1.5萬平米,大型儀器設備1198臺,總價值1.24億元;中文藏書4.14萬冊,外文藏書0.36萬冊,電子刊物2451種;中文數據庫43個,外文數據庫33個,包括IEE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數據庫。
目前,學院與康佳、高科新農、大德激光、深信服等國內外數十家高新技術企業建立了聯合培養基地,其中省級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有6家。
05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本專業是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是授予深圳大學的首批碩士點之一。本專業所在學科1997年獲批為廣東省重點學科,2012年獲批為廣東省重點學科攀峰學科,2015年獲批為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項目中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本專業緊密結合國家和深圳市經濟建設需要,在承擔的國家重要科研任務,以及深圳科技研發實踐中提煉科學問題,開展科學研究。
專業方向
根據學科發展及社會需求,本專業設立了5個培養方向:數字創意技術、多媒體信息處理、信息感知與智能處理、無線通信系統、信息編碼理論與應用。
培養成果
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取得的科研成果顯著,包括發表高水平SCI論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和國際PCT專利,在國家級和省級競賽中獲獎等。畢業生主要就職于深圳市高新企業和相關的政府部門,就業率100%,部分就職企業包括騰訊、中興通訊、百度、金碟軟件、國民技術等知名企業。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