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科目代碼:342 科目名稱:農業知識綜合四
(農村發展領域考生適用)
一、考試說明
農村發展專業:請參照“農業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兩部分內容復習。其中,農業經濟學80分,發展經濟學70分,共計150分。
二、考試范圍
第一部分 農業經濟學(80分)
(一)農業經濟學基本概念
1、農業的概念和特點
2、農業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
3、農業的地位和作用
考試要點:農業的概念、特征;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農業的基本貢獻及其多功能性。
(二)土地與水資源
1、土地類型與土地制度
2、土地集約經營與適度規模經營
3、中國的農地“三權分置”制度
2、中國水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利用
考試要點:土地的自然和經濟特點;土地的粗放經營與集約經營的區別;實行土地集約型經營的重要意義;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含義及原因;我國實行農地“三權分置”制度的背景和意義;我國農地經營權流轉的必要性、方式、原則;我國農業水資源的分布特點、合理配置的意義和節約用水。
(三)農業勞動力
1、農業勞動力資源概述
2、農業勞動力供求關系
3、農業勞動力轉移理論
4、中國農業剩余勞動力轉移
考試要點:農業勞動力資源內涵、意義、特點;如何認識農業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的關系;農業勞動力轉移的一般規律;我國農業剩余勞動力形成的原因、轉移特點和存在問題、應采取的措施等。
(四)農業技術進步
1、農業技術進步概述
2、農業技術進步的動力機制
3、中國農業技術進步與創新的道路選擇
考試要點:農業技術進步的內涵、特點、作用;農業技術進步的類型及其特征;中國農業技術進步的基本路徑。
(五) 農業資金
1、農業資金概述
2、農業財政資金
3、農業信貸資金
4、農戶資金
考試要點:農業資金的內涵、特征、作用;農業財政資金類別及投入原則;農業信貸資金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農戶在農業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六)農業信息與農業信息化
1、信息與信息化
2、農業信息化
3、中國農業的信息化
考試要點:農業信息化的基本內涵、功能;我國農業信息化的意義及途徑。
(七)農業家庭經營
1、農業家庭經營的歷史演變
2、農業家庭經營的必然性
3、中國的農業家庭經營及其問題
考試要點:農業家庭經營的含義、歷史演變;我國農業家庭經營的優點與缺點;我國農業家庭經營問題與對策。
(八)農業合作經濟
1、合作思想的產生與發展
2、農業合作社的原則與特點
3、中國農業合作社的發展
考試要點:農業合作經濟的內涵及其進步性;農業合作社的原則與特點;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本特征及其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九) 農業產業化經營
1、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內涵及其作用
2、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利益機制
3、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
考試要點: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內涵、特征;農業產業化經營產生和發展的原因;農業產業化經營主要模式;我國農業產業化發展前景。
(十)農業保護政策
1、農業支持保護的依據
2、農業支持保護政策
考試要點:農業保護政策的含義;農業保護政策的理論依據;傳統農業保護政策存在的突出問題;現代農業保護政策改革方向與趨勢。
(十一)農業產業結構與布局
1、農業產業結構概述
2、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3、農業生產布局
考試要點:農業產業結構的含義、基本關系、特征;農業產業結構演變的一般規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必要性;農業產業結構合理化的標準;我國農業產業結構面臨問題及其戰略性調整的原則、方向。
(十二)現代農業與農業農村現代化
1、現代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
2、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征
3、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
考試要點:區分現代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關系;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相比具有的基本特征;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和特征;中國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意義及其保障措施。
(十三)農業可持續發展
1、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涵與基本特征
2、農業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
3、中國特色的生態農業
考試要點:農業可持續發展內涵、特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中國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意義;中國如何發展生態農業等。
第二部分 發展經濟學(70分)
(一)發展中國家與經濟發展
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劃分
2、經濟發展的含義
3、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4、衡量發展的指標
考試要點: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具有哪些基本經濟特征;經濟發展的含義;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衡量經濟發展的指標應當主要包括哪些等。
(二)經濟增長理論
1、什么是經濟增長
2、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
3、經濟增長方式及其類型
4、經濟波動和經濟增長的階段性
考試要點:經濟增長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經濟增長方式及其類型;比較羅斯托經濟增長階段論、波特的競爭發展階段論。
(三)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
1、影響發展中國家增長實績的因素
2、生產率與增長核算
3、中國的經濟增長
考試要點:影響發展中國家增長實績的因素;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特點;我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意義。
(四)資本形成與經濟發展
1、資本與經濟發展
2、資本形成的來源
3、金融深化與經濟發展
考試要點:資本形成的內涵及其來源;資本形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金融深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五)人力資源與經濟發展
1、人口增長及其變動規律
2、教育與人力資本
3、就業與勞動力充分利用
4、中國的人口、人力資本投資與就業
考試要點: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的關系;人力資本的形成途徑及其對經濟發展的作用;教育與人力資本的關系;發展中國家加快人力資本積累的意義;中國的人力資本開發戰略。
(六)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
1、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
2、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
3、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及原則
4、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考試要點:自然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意義;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及原則;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意義、面臨挑戰和對策。
(七)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
1、技術進步的含義
2、技術進步的類型
3、技術進步的源泉
4、技術進步的影響
5、技術進步的途徑
6、技術引進與中國經濟發展
考試要點:技術進步的含義、類型、源泉;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發展中國家技術引進的必要性和需要注意的問題;中國技術創新與技術引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
(八)農村發展
1、小農經濟及其出路
2、傳統農業的改造
3、發展中國家的農村非農產業
4、中國“三農”問題
考試要點:小農經濟的內涵、特征及其出路;對傳統農業的改造的必要性、基本途徑;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工業等非農產業發展的意義;中國“三農”問題及其具體表現。
(九)工業化與城市化
1、工業化的含義及其模式
2、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
3、城市化的含義及其與工業化的關系
4、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
5、中國的工業化與城鎮化
考試要點:工業化的含義及其模式;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特點;城市化的含義及其與工業化的關系;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特征、存在問題;中國的工業化與城鎮化特點、問題與對策。
(十)平衡與不平衡增長戰略
1、平衡增長戰略
2、不平衡增長戰略
3、平衡增長與不平衡增長的相對性
4、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問題
考試要點:平衡增長戰略、不平衡增長戰略的內涵及其二者關系;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
(十一)內向型與外向型發展戰略
1、發展的國際環境
2、內向型發展戰略
3、外向型發展戰略
4、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
考試要點:發展中國家面臨的發展的國際環境特點;內向型發展戰略與外向型發展戰略的含義及其優缺點;中國的對外開放戰略的必要性及其成功經驗。
(十二)增長與分配戰略
1、庫茲涅茨的倒“U”形理論
2、增長與分配戰略的類型
3、中國的增長與分配戰略
考試要點:庫茲涅茨的倒“U”形理論;增長與分配的關系;增長與分配戰略的類型及其利弊;中國選擇適合國情的增長與分配戰略重要意義。
(十三)市場與政府
1、市場與經濟發展
2、市場的局限性
3、政府的作用
4、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
考試要點:市場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市場效率與市場的局限性;市場失效與發揮政府的作用;發展中國家市場發展的特征及其政府作用的發揮;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與政府職能轉變的意義。
三、參考教材與文件資料
1.李秉龍,薛興利主編,農業經濟學(第2版)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馬春文,張東輝主編,發展經濟學(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版;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7-10-27);
4.2017年—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