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綱內容
下面針對今年的考試大綱,為廣大考生簡單解讀一下大綱規定的考試要求。2022年管理類聯考初等數學部分考試大綱為:
(一)算術
1. 整數
(1)整數及其運算
(2)整除、公倍數、公約數
(3)奇數、偶數
(4)質數、合數
2. 分數、小數、百分數
3. 比與比例
4. 數軸與絕對值
(二)代數
1. 整式
(1)整式及其運算
(2)整式的因式與因式分解
2. 分式及其運算
3. 函數
(1)集合
(2)一元二次函數及其圖像
(3)指數函數、對數函數
4. 代數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組
5. 不等式
(1)不等式的性質
(2)均值不等式
(3)不等式求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二次不等式,簡單絕對值不等式,簡單分式不等式。
6. 數列、等差數列、等比數列
(三)幾何
1. 平面圖形
(1)三角形
(2)四邊形(矩形、平行四邊形、梯形)
(3)圓與扇形
2. 空間幾何體
(1)長方體
(2)柱體
(3)球體
3. 平面解析幾何
(1)平面直角坐標系
(2)直線方程與圓的方程
(3)兩點間距離公式與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四)數據分析
1. 計數原理
(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
(2)排列與排列數
(3)組合與組合數
2. 數據描述
(1)平均值
(2)方差與標準差
(3)數據的圖表表示
直方圖,餅圖,數表。
3. 概率
(1)事件及其簡單運算
(2)加法公式
(3)乘法公式
(4)古典概型
(5)伯努利概型
二、考綱解讀
對比今年和往年大綱可以發現,管理類聯考數學基礎部分的考試大綱沒有變化,可見隨著管理類聯考考試次數的逐漸增加,其命題趨勢逐漸趨于穩定,F中公考研初數研究院就今年的大綱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解讀,幫助學生們了解各個模塊的重難點以及后期的復習方向。
第一模塊算術部分整體難度不高,主要考察基本的運算能力和簡單知識點的運用能力,這部分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
第二模塊代數部分整體難度較第一模塊增加,充分體現在題目的綜合性、靈活性和運算量明顯增強,這部分的題目中大多都是綜合知識點考察,這就需要我們對知識點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和靈活運用的能力。
第三模塊幾何部分能夠很好的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平面幾何和立體幾何部分考察重點在于公式的結合使用,需要我們考生在它們之間的關系上多加思考內在規律,解析幾何部分題目思路的難度不高,但計算量較大,學生可能會出現運算錯誤丟分的情況。可見這一模塊考察難度雖然不高,但涵蓋的知識點以及公式寬泛,而且靈活多變,因此對考生的綜合能力有較高要求。
第四模塊數據分析部分整體難度稍高,要求考生對該類題型有較好的辨識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夠從題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且能夠合理安排計算步驟,使其滿足題目要求,對于考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學生都失分在多算或漏算上,這也要求考生在謀劃計算方法時要思慮周全。
除了以上四大模塊以外,應用題是我們考綱要求外,但又每年都會考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這部分能夠全方面的考查考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常考題型主要包括行程問題、工程問題、濃度問題、增長率問題、利潤問題、容斥問題、最值問題和與其他知識點相結合的應用問題,要求我們的考生對知識全局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三、復習建議
針對考研大綱的相關內容,小編為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復習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各位考生。
① 回歸基礎知識,筑牢地基
增強階段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復習時間,將基礎知識至少過一遍,仔細甄別各知識點是否已經掌握牢固,對于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切記不可貪心不足,這山望著那山高,導致每一個知識點都只是粗粗了解,認識不夠深入。現階段還是要回歸基礎知識,以免造成簡單的做錯,難的不會的局面。因為基礎知識永遠都是各位考生要進行一而再,再而三復習的內容,永遠是綜合運用知識點的前提,只有把每一個基礎的知識點掌握透徹,才能更好的做好綜合性極強的歷年試題。
② 查漏補缺,歷年試題模擬
管理類聯考的歷年試題比較少,所以不建議大家過早地進行歷年試題的訓練,基本上進入10月份,再回歸到歷年試題,是比較適宜的時間。因為考生做歷年試題的目的一般有三個,一個是12月份的考試是以歷年試題為導向,通過做歷年歷年試題,可以熟悉歷年試題的考試套路,從而查漏補缺;二是提前進入歷年試題狀態,以便更好的適應考試環境和考試氛圍;三是根據歷年試題的成績,預估自己的考試成績,了解自己的真實實力,不高估也不低估,合理報考院校。
總之,希望通過以上對大綱的解析,讓參加今年管理類聯考的考生朋友們對初數部分能有一個宏觀的把控,提前關注到以往歷年試題中這些重難點的綜合應用,并做到有側重點的進行復習,那么在今年的考試中一定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