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為做好我校2022年接收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以下簡稱推免生)工作,我校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章程。
一、接收條件
1.申請人必須獲得所在院校推免生資格,占用其本科就讀學校的推薦免試指標,推薦手續完備,材料齊全。最終推免生資格以教育部“推免服務系統”備案信息為準,未經推薦高校公示及“推免服務系統”備案的推免生無效。
2.具有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社會主義信念堅定,社會責任感強,遵紀守法,積極向上,身心健康。
3.勤奮學習,刻苦鉆研,成績優秀;學術研究興趣濃厚,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專業技能。
4.誠實守信,學風端正,無任何考試作弊和剽竊他人學術成果等違法違紀受處分記錄。
二、接收時間與專業
1.接收推免生申請時間:2021年9月28日至10月20日,推免生通過“推免服務系統”填寫報考志愿、接收并確認招生單位的復試及待錄取通知。
2.接收推免生專業:我校除工程管理(代碼為125601)專業外,其它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3.我校一級學科博士點(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均可通過推免招收“直博生”,招生人數原則上不超過本單位博士生招生計劃的20%。
三、申請程序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完善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工作辦法的通知》(教學廳〔2014〕5號)等文件精神,2022年我校接收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的基本程序如下:
1.推免生填報專業志愿。獲得推免生資格的應屆本科畢業生確定擬申請我校專業后,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推免服務系統”(網址:http://yz.chsi.com.cn/tm)填報專業志愿。
2.學校發出復試通知。學校研招辦通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推免服務系統”向申請我校的推免生發出復試通知。推免生接到復試通知后應盡快確認是否同意復試。
3.申請者提交材料。申請者接到學校復試通知確認后請盡快將申請表(附件下載)、所在學校研究生部門開具的推免生資格證明、學習成績單(加蓋所在學校教務部門公章)、獲獎證明以及其它成果證明資料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辦公室,電子版發送至研招辦郵箱。復試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四、學習方式、修業年限和收費標準
1.學習方式:2022年我校招收的推免生,學習方式為全日制研究生。
2.修業年限: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基本修業年限為3年,“直博生”基本修業年限為5年,全脫產在校學習。
3.收費標準:按國家和省相關文件規定,我校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8000元,博士研究生的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10000元。
五、獎助政策
我校研究生獎助體系由獎學金、助學金、科研成果獎勵、學科競賽獎勵和出國研修資助項目等組成。
1.國家獎學金。碩士生獎勵標準為20000元/生/年,博士生獎勵標準為30000元/生/年,名額以每年省教育廳下達指標為準。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者可以兼得學業獎學金、國家助學金。
2.學業獎學金。學業獎學金每年評審一次,學業獎學金覆蓋面為100%。新生第一學年獎勵標準是一等12000元/生(比例60%)、二等10000元/生(比例40%),原則上按照推薦免試、第一志愿、調劑志愿等入學情況來確定學業獎學金推薦等級。第二、三學年的學業獎學金按學校文件要求評選。
3.院士獎學金。用于獎勵品學兼優、科研和創新能力突出的研究生,每年評選10名碩士研究生,2名博士研究生,獎勵標準分別為6000元/生/年、8000元/生/年。
4.社會捐助獎學金。由企業或個人在學校設立的用于獎勵品學兼優學生的各類獎學金。如:土木年華獎學金、三正助學金、國華科技獎學金、宏大爆破獎助學金等,獲獎比例和獎勵標準以相關學院評獎文件通知為準。
5.國家助學金。覆蓋全部無固定工資收入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資助標準為碩士6000元/生/年、博士13000元/生/年,每年按10個月計發。
6.“三助一輔”崗位資助。用于資助研究生從事“助研、助教、助管”和擔任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工作。根據崗位與工作任務確定,一般為每崗每月300元。助教、助管和輔導員、班主任崗位津貼,由學校承擔;助研崗位津貼,由導師或課題組承擔。鼓勵導師從科研課題經費中適當增發研究生助研崗位津貼。
7.國家助學貸款。按照國家政策,開辟入學“綠色通道”,確保已經辦理助學貸款的經濟困難研究生順利入學。需要貸款的研究生可在入學之前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貸款額度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8.研究生單項獎。學校設立優秀研究生學位論文獎、研究生創新基金等。
9.科研成果獎勵。獎勵在學術論文、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科研成果方面取得成績的研究生,詳見學校科研成果獎勵相關管理辦法。
10.學科競賽獎勵。獎勵在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挑戰杯”競賽等全國重大賽事中取得突出成績的研究生,個人獎項最高獎勵4000元,集體獎項最高獎勵8000元。詳見大學生學科競賽獎勵辦法。
11.出國(境)研修項目。目前我校已與德國、美國、韓國、墨西哥、臺灣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多所高校開展了研究生研修項目。
12.安徽礦山機電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等有關培養單位將為招收的推免生、一志愿考生等優秀研究生提供更多資助和優惠政策,具體咨詢相關培養單位。
六、其他事項
1.申請人必須保證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申請推免過程中弄虛作假將取消推免資格。
2.我校確定接收的推免生,2022年入學前未取得本科畢業證書,錄取資格無效。
3.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4.請認真填寫本人詳細地址、聯系電話及電子郵箱,避免因聯系不到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我校實行“碩博連讀”制度,每年選拔部分優秀碩士研究生提前攻讀博士學位,我校錄取的推免生,符合有關政策及資格條件,可優先錄取攻讀相關專業博士研究生。
6.我校地球與環境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土木建筑學院與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機械工程學院與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等聯合培養研究生。
7.其他有關事項,請參見《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如本章程與教育部2022年招收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有關規定沖突,以教育部文件要求為準;上級主管部門關于2022年推免生接收工作有新規定的,按新規定執行。
8.歡迎考生關注我校研究生招生網(http://yjszs.aust.edu.cn/),了解我校招生政策,查詢相關信息。
聯系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泰豐大街168號,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院(舜耕樓203室);
郵編:232001;聯系人:何老師;聯系電話(傳真):0554-6668749;
電子郵箱:yjszb@aust.edu.cn。
各招生培養單位聯系方式見附表。
熱忱歡迎各位推免生申報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
安徽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二〇二一年九月十三日
附件:
安徽理工大學2022年研究生招生培養單位咨詢聯系方式
系所碼
|
招生培養單位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電子郵箱
|
001
|
地球與環境學院
|
楊老師
|
0554-6690441
|
yangliuyin2016@163.com
|
002
|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
|
董老師
|
0554-6634093
|
xdong919@126.com
|
022
|
礦業工程學院
|
劉老師
|
0554-6668013
|
936587033@qq.com
|
003
|
土木建筑學院
|
吳老師
|
0554-6601691
|
tmyjs@aust.edu.cn
|
004
|
機械工程學院
|
姜老師
|
0554-6668949
|
jxxky@aust.edu.cn
|
005
|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
吳老師
|
0554-6668584
|
wuxin.91@foxmail.com
|
006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劉老師
|
0554-6670517
|
liu_aust@163.com
|
007
|
化學工程學院
|
杜老師
|
0554-6668970
|
hgky@aust.edu.cn
|
008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吳老師
|
0554-6683092
|
wujh@aust.edu.cn
|
009
|
力學與光電物理學院
|
陳老師
|
0554-6679901
|
chzhchen@aust.edu.cn
|
010
|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
|
王老師
|
0554-6682016
|
slxjx@aust.edu.cn
|
011
|
醫學院
|
付老師
|
0554-6658770
|
Yxyjscx@aust.edu.cn
|
012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耿老師
|
0554-6683359
|
jgyjs@aust.edu.cn
|
013
|
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學院
|
楊老師
|
0554-6633011
|
zyang@aust.edu.cn
|
014
|
外國語學院
|
張老師
|
0554-6643367
|
wgyxy@aust.edu.cn
|
015
|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
呂老師
|
0554-6683055
|
iivy1022@qq.com
|
016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朱老師
|
0554-6683818
|
zhuguangliang@ruc.edu.cn
|
017
|
人工智能學院
|
華老師
|
0554-3311359
|
zmp3800@126.com
|
018
|
聯合培養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
楊老師
|
0554-6690441
|
yangliuyin2016@163.com
|
019
|
聯合培養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
|
吳老師
|
0554-6601691
|
tmyjs@aust.edu.cn
|
020
|
聯合培養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
|
姜老師
|
0554-6668949
|
jxxky@aust.edu.cn
|
021
|
安徽礦山機電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姜老師
|
0554-6668949
|
jxxky@aust.edu.cn
|
023
|
深部煤礦采動響應與災害防控
國家重點實驗室
|
朱老師
|
0554-6650097
|
cqzhu@aust.edu.cn
|
10361
|
安徽理工大學
|
何老師
|
0554-6668749
|
yjszb@aust.edu.cn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