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功能評定》大綱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康復評定的對象
三、康復評定的意義和作用
第二節 康復評定的方法
一、康復評定方法的分類
二、常用的康復評定方法
三、康復評定方法的質量要求
第三節 康復評定的內容
一、病史
二、體格檢查
三、功能評定
四、制定康復治療計劃
第四節 康復評定的實施
一、康復評定的場所
二、康復評定的過程
三、康復結果的描述
四、注意事項
第二章 肌力評定
第一節 肌力概述
一、肌肉的分類
二、肌肉的收縮類型及影響因素
第二節 評定的工具與方法
一、肌力檢查的方法
二、注意事項
第三節 主要肌肉的手法檢查方法
一、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檢查
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檢查
三、軀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檢查
四、面部主要肌肉的手法檢查
第四節 應用儀器評定肌力
一、常用的評定設備和方法
二、等速運動測定
第三章 關節活動度評定
一、滑膜關節的類型
二、關節的生理運動及其影響因素
第二節 關節活動度評定的工具與原則
一、關節活動度評定工具
二、關節活動度評定的原則及注意事項
第三節 主要關節活動度的測量方法
一、脊柱
二、上肢關節
三、下肢關節
第四章 平衡與協調功能評定
第一節 平衡與平衡的反應
一、平衡與人體平衡的維持機制
二、平衡反應極其表現形式
第二節 平衡評定的目的與內容
一、平衡評定的目的、分級和適應證
二、評定的內容與指標
第三節 平衡的種類與評定方法
一、平衡種類
二、平衡評定方法
第四節 臨床常用平衡評定方法
一、Fugl-Meyer平衡反應測試
二、Lindmark平衡反應測試
三、Berg平衡量表
四、MAS平衡功能評測
五、靜態平衡儀測試
六、動態平衡儀測試
第五節 協調與共濟失調
一、協調與協調運動
二、共濟失調
第六節 協調評定的目的與內容
一、協調評定的目的
二、協調功能的分級
三、協調評定的內容
第七節 協調評定的方法
一、觀察法
二、協調實驗
三、協調實驗的選擇
四、東京大學康復部的協調實驗
五、上下肢協調性試驗
第五章 步態分析
第一節 正常步態
一、正常步態的基本構成
二、正常步態的運動學變化
三、正常步態的動力學變化
四、步行中的能量消耗
第二節 步態分析方法
一、臨床定性分析
二、定量分析
第三節 常見異常步態模式的評定
一、中樞神經受損所致的異常步態
二、周圍神經受損所致的異常步態
三、骨關節疾患所致異常步態
第六章 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
第一節 手功能評定
一、手運動功能評定
二、手感覺功能評定
第二節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概述
一、定義
二、分類
三、內容
四、評定目的
五、評定步驟
六、評定方法
七、評定時間
八、評定場所
第三節 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方法
一、常用的評定量表
二、評定的注意事項
第七章 生活質量評定和社會功能評定
第一節 生活質量概述
一、生活質量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概念
二、康復醫學實踐中進行QOL評定的意義
第二節 生活質量評定的內容
一、與生活質量有關的因素
二、生活質量測定的內容
第三節 生活質量評定的方法
一、訪談法
二、觀察法
三、主觀報告法
四、癥狀定式檢查法
五、標準化的量表評價法
第四節 QOL評定的注意事項
一、建立有用的生活質量評價指標
二、QOL量表的本土化的民族化
三、針對性地使用QOL量表
四、注意建立QOL測評與功能分類建立聯系
五、注意與國家生活質量研究的結果相對照
第五節 生活質量評定量表舉例
一、普適性量表
二、疾病專用量表
第六節 社會功能評定
一、社會生活能力評定
二、就業能力評定
三、行為評定
參考書目:《康復評定學》、主編: 惲曉平、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4-06-01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