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就業工作擺在學校工作突出位置,以服務國家需要為導向,以“四個強化”為抓手,切實做好畢業生就業各項工作,努力推動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強化責任擔當、完善工作機制,構建“全員參與”就業工作格局。積極分析研判就業形勢和特點,健全由校領導擔任組長的就業創業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部署、統籌協調、督促指導做好就業創業工作。落實各部門、各院系抓就業工作責任,就業部門與各學院建立“一對多”“點對點”的工作聯絡制度,積極引導教師、畢業生導師、班主任、輔導員及校友“全員參與”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探索建立就業情況評價指標體系,以多元協商、客觀評價、動態調整為原則,積極構建以招生促進就業、將就業反饋招生的聯動機制。
強化就業育人、引導基層就業,健全基層就業服務保障體系。突出就業育人導向,加強就業價值觀教育和引導,探索完善畢業生赴西部、基層就業“宣傳—選拔—培養—成長”的長效機制,引導和鼓勵畢業生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之中,在奉獻國家、服務人民中實現人生價值。 制定引導和鼓勵應屆畢業生面向西部、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定期舉辦基層就業校友經驗分享活動、成長論壇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赴西部、基層就業的校友典型事跡。嚴格規范從報名到簽約的全流程管理,確保各推薦人優中選優、各環節公平公正。組織學生開展基層暑期就業實習實踐活動,開展專題培訓,從政治品格修養、意志品質磨練、實踐能力鍛煉、工作經驗積累等多個方面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堅持“扶上馬,送一程,關愛一生”的工作理念,實施“青年選調生成長成才計劃”,關心關愛畢業生成長,為基層就業校友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支持。
強化供需對接、拓寬就業渠道,搭建立體化就業信息服務平臺。開辟就業“大市場”,通過教育部“24365網絡招聘服務”平臺、“國聘行動”平臺等,大力拓展就業空間;舉辦多場線上招聘活動,利用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實現就業信息個性化訂閱,提升人崗匹配精確度;積極參與各地人才交流活動,不斷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定期舉辦畢業生生源信息發布會、用人單位需求研討會等,集中簽訂就業實習基地,拓展就業及實習崗位。守好校園招聘“主陣地”,抓牢校園招聘主渠道,每年組織500余場招聘活動,邀請20余個地市來校開展專場招聘活動;發揮學科資源優勢,舉辦行業性、特色性專場招聘活動,主動對接中小微企業人才需求,開發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數字經濟等新型就業崗位,引導畢業生多元就業。用足用好國家“政策包”,出臺《中國人民大學科研助理崗位管理辦法(試行)》,鼓勵支持畢業生積極參與“大學生應征入伍”“西部計劃”“三支一扶”等基層就業項目。
強化就業服務、注重精準幫扶,推動實現科學有效“靶向指導”。立足學校實際,對就業指導活動進行優化調整,打造以校內 “十大系列品牌”活動為主,校院聯動,涵蓋各年級、各學歷層次的就業指導活動體系。梳理掌握特殊群體畢業生就業情況,分類建立就業檔案和幫扶臺賬,督促學院實行“包干到人”,按照“一人一案”“一生一策”,實行“經濟上幫扶、信息上關注、心理上疏導”的三位一體扶持措施,努力推動特殊群體畢業生充分就業。將優化就業服務作為“我為師生辦實事”的重點工作,完善任務清單,著力推動解決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應用“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與畢業去向登記平臺”,開發“往屆生網上就業手續辦理平臺”,推動實現畢業生就業手續全流程網上辦理,努力為畢業生提供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就業服務。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