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南方醫科大學考點考試安全、有序進行,根據《廣東省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疫情防控考生須知》等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現就我校考點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公告如下,請本考點考生詳細閱讀,并按要求做好準備、準時赴考。
一、考前準備
1.建議所有考生考試前14天(12月11日)起在廣州市備考,非必要不跨地市流動,以免受疫情影響不能參加考試。考生在備考期間應積極配合接受相關部門健康排查,避免前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做好個人防護。
2.本考點所有考生須提供本人考前48小時內【12月23日(含)以后】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3.12月11日起,所有考生進行考前連續14天健康監測。通過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微信公眾號【辦事服務—健康上報】每日申報個人健康情況和行動軌跡。監測期間,凡出現發熱(體溫≥37.3℃)、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應及時主動向本考點報告。
4.考前,考生身體狀況出現異常的,應及時到指定醫療機構診治排查。根據排查結果,在保障廣大考生和考試工作人員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前提下,綜合研判評估是否具備正常參加考試的條件。凡不具備的,安排在備用隔離考點參加考試。
5.考試當天,所有考生須憑準考證、有效身份證件、考前48小時內【12月23日(含)以后】的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粵康碼綠碼和《健康信息申報表》紙質版(12月25日和26日上午考試時交監考老師),體溫檢測低于37.3℃,方可正常參加考試。
體溫異常的考生可適當休息后使用其他設備或其他方式再次測量。仍不合格的,服從考點應急處置或安排在備用隔離考場參加考試。
6.考試期間考生在校園內、考場內須全程佩戴口罩(考生進行身份核驗時需摘除口罩),請考生自行配備口罩。考試結束后,考生要按監考員的指令有序離場,不得擁擠,保持人與人之間距離大于1米。
7.對于刻意隱瞞病情或者不如實報告發熱史、旅行史和接觸史的考生,以及在考試疫情防控中拒不配合的人員,將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傳染病防治法》和《關于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理。
考試疫情防控措施將根據疫情形勢變化適時調整。考生應密切關注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網站(http://eea.gd.gov.cn/)、微信公眾號(gdsjyksy),以及本考點官網、微信公眾號、研招網發布的通知;同時,隨時查看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和本考點發送的手機短信,如有疑問應主動咨詢核實。
二、考試期間
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不允許校外車輛及考試陪同人員進入校園,不允許考生入校提前查看考場,考前一周我校將發布考場教室分布,考生可在網站提前查看,務必做好出行規劃并提前到達。
1.考場分布和校門開放:
我校考點所有考場均設置在南方醫科大學教學館
僅限南方醫科大學東門出入(廣州市白云區沙太南路1023號南方醫科大學東門)。
2.交通指引:
由南方醫科大學東門入校,經查驗準考證、查驗“粵康碼”48小時核酸、體溫檢測后入校。
距離我校最近公交線路:
①地鐵到站:3號線京溪南方醫院站;
②公交到站:南方醫科大學站;
③出租車/滴滴到站:沙太南路南方醫科大學東門。
請考生務必提前熟悉赴考路線,合理安排時間并提早出行,避免路上擁堵,確保準時參加考試!
3.進入考場:
①時間:12月25-26日上午7:30-8:45,下午13:00-14:15。
②程序:由教學館正門排隊入場,經查驗“粵康碼”、核酸證明、健康申報表、準考證、體溫檢測、人臉識別,入場候考。
注意:
(1)臨時出現體溫異常的考生,須在專業人員指引下,先在臨時醫學觀察區進行復核評估后作下一步處置。
(2)發熱考生憑準考證、身份證和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材料,經衛生專業人員評估后,具備條件的,由專人引導,前往備用隔離考場。
(3)考生進考場前用酒精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或者洗手。
(4)全程佩戴口罩。
三、考試結束
考生散場時要按監考員的指令有序離場,不得擁擠,保持人員間距。
考試結束后我考點將由專人進行教室和教學樓的清潔和消毒,請考生盡快離開教學樓,原路返回。
請廣大考生認真閱讀相關內容,合理安排赴考和作息時間,做好考前準備。
祝大家考試順利,取得優異成績!
特別提醒:所有考生必須嚴格按照我考點疫情防控要求參與考試,務必遵守校園管理要求,維護考試秩序。如有違反我考點疫情防控要求的,按違反考場規則處理。本考點相關事宜陸續公告,請考生密切關注。
附件:
南方醫科大學2022年研考健康信息申報表.doc
考點聯系方式:廣州市白云區沙太南路1023號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603招生辦公室,020-61648036、020-61648841。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2021年12月9日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