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環節進行過程中,有時面試老師會提一些challenging questions(具有挑戰性的話題),即一些比較難回答的問題,類似“If you fail to pass this examination, how would you do?”(如果你沒考上怎么辦?) 問類似問題,并不意味著你真考不上,而是面試官想要考查一下你的心理素質,看一下你的反應。我們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前面表現的不好,千萬不能出現慌亂的情緒,要take it easy. 也有的同學為了表決心,會這樣回答,說:“不成功便成仁”。如果這樣回答的話,其實沒有哪個老師敢要你。因為做科研什么的,實驗失敗的概率太高了,動不動就成仁,這還了得,那該怎么答呢?
其實面試老師更愿意聽到這樣的答案,“老師,我會再考一年,但失敗后,我會主動去找各位老師談一下,搞清楚與其他學生相比,我的弱勢在哪兒?然后進行針對性查漏補缺,希望明年能考上”。接到類似具有挑戰性的話題,一定要想好該如何回答。再比如,如果問你,Did you pass the CET-6 during the college time? (在大學期間,你通過六級考試了嗎?)如果沒過,就一定要坦誠的說,“沒過”。然后再加以補充說,“但我已經認識到了英語的重要性,我會努力通過的”。可千萬不要說,“我平時做實驗很忙,沒時間考”之類的話。這是很明顯在為自己找借口,老師一聽就聽出來了,一定要坦誠些。
除此之外,要注意面試過程中,問題的關聯性。所謂關聯性,就是提的問題前后有聯系。很多面試老師在提問時,喜歡在你對上一個問題的回答中,搜索下一個問題的影子,相關性非常強。比如,面試官會問,Do you have any hobbies?(你有什么興趣愛好嗎?)有同學會說,I like reading books, especially celebrities' biographies.(我喜歡閱讀書刊,尤其是一些名人傳記)。為了避免自己給自己挖坑兒,出現回答不上來的尷尬場面,那么回答每個問題時都需要小心謹慎,盡量提前把有可能問到的問題梳理一遍。